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公元前551年,17歲的顏徵在嫁給了70歲叔梁紇,一年後生下了孔子。但司馬遷卻在《史記》說:“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為什麼兩人明明成了婚,卻有“野合”這種說法呢?這還得從頭說起。

叔梁紇(hé)是孔子的父親,他是魯國大將,武力高強,曾打過不少勝仗。然而,這樣猛將也有煩惱。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一次,叔梁紇從戰場上凱旋歸來,卻滿臉愁容。隨行的馬伕十分關切道:“將軍為何事發愁?”

叔梁紇直言不諱地說:“我年已七十,雖一世功名,卻沒有兒子繼承家業,實在是煩惱啊!”

原來,叔梁紇膝下只有1個殘疾的兒子和9個女兒。按照古代的傳統,女兒不能繼承家業,殘疾的兒子也沒有能力守住家業。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馬伕出了個主意:“將軍為什麼不去顏家提親呢?聽說顏家有幾個女兒,都是美貌賢淑的妙人。”

叔梁紇想到顏父與自己交好,覺得這個辦可行,便帶著厚禮上門提親。果然,顏父沒有覺得他唐突,竟然鼓動三個女兒嫁給她。

他勸說女兒道:“叔梁紇雖然相貌不出眾,年紀也比較大,但好在他文武雙全,人品出眾。誰要是願意嫁給他,肯定是個好歸宿。”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大女兒和二女兒聽罷,默默搖頭,不發一言。只有小女兒顏徵在(zhēng)興奮道:“叔梁紇是聖王的後裔,他的後代肯定也不差,不如我嫁給他?”

父親聞言,當即答應。就這樣,顏徵在在大家異樣的目光中,嫁給了大自己53歲的叔梁紇。

一年後,顏氏生下孔子這個鼎鼎有名的偉大人物。然而,這對老夫少妻的婚姻生活十分短暫。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結婚第4年,叔梁紇就去世了,顏氏年紀輕輕就守寡。沒有男主人的大家庭,到處都是勾心鬥角。

顏氏為了兒子的成長深謀遠慮,決定離開充滿是非的家庭,搬到魯國中都居住。

一個單身母親,在古代過得異常艱難,但顏氏卻從未忽視對孔子的教育。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在她的教導下,孔子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成為一個樂觀進取的孩子。

為了讓孔子學習禮儀,激發他學禮、知禮的興趣,顏氏總是帶兒子去參觀祭祀,讓他模仿學習。

如此優秀且善於教育的母親,也讓孔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而,顏氏沒來得及享福,便在孔子17歲時病逝。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孔子深知,母親是因為養育自己操勞過度而早逝,他十分敬重自己的母親,想方設法把父母合葬在一起,並在家服喪三年,以此懷念母親。

對於孔子的身世,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野合”兩個字,非常具有爭議性。叔梁紇提親,明媒正娶把顏氏納為側妃,為什麼被說是“野合”呢?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這兩個字,並不是我們理解中的那樣,在野外結合。司馬遷只是譴責孔子的母親與父親年齡差距太大了,不合禮儀。

然而,正是因為顏氏不懼世俗的眼光,堅定選擇了

叔梁紇

才誕生了“孔子”這樣的偉大人物。

孔子

最終

在學術思想上取得成就,成為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這都離不開母親顏氏的潛心教育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由此可見,顏氏是一個聰明且有遠見、有主見的母親,她不顧

叔梁紇

與自己的年齡差距,選擇優秀的基因來孕育自己的孩子。

事實證明,顏氏的眼光是對的,

孔子

不但

繼承了父親

勇猛

如虎

外貌,也繼承了父母聰明的頭腦和才智。

孔子的父母相差53歲,被司馬遷譴責“野合生子”,真相到底如何?

優秀的基因、母親的悉心教育、自身的努力進取,成就了孔子。

顏氏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也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對此,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