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順著歷史學古詩》讓無數讀者意猶未盡!

精品!《順著歷史學古詩》讓無數讀者意猶未盡!

第三章 秦漢

《大風歌》

我們之前學的《詩經》,都沒有作者。但是這首《大風歌》不一樣。它有作者,而且作者還很厲害,是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

劉邦其人,在歷史上非常獨特。一方面,他開創了兩漢四百多年的基業,雄漢盛唐,直到現在都是我們中國人深感驕傲的高光時刻;另一方面,他又留下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比如項羽囚禁了他父親劉太公,威脅說要烹了老爺子,想以此迫使劉邦投降。沒想到劉邦卻說,咱們倆曾在楚懷王面前結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你若真烹了咱爸爸,別忘了分給我一杯羹。又如,劉邦逃難的時候,嫌車子載重太大,跑得不夠快,居然把一雙兒女都推下車去,可謂六親不認。其他諸如對著大臣洗腳、往儒生的帽子裡撒尿,等等。真是劣跡斑斑,讓人覺得,這是個有點兒流氓氣的開國皇帝。可是,恰恰是這個不怎麼文質彬彬的皇帝,寫下了一篇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頗有分量的傳世名作——《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詩非常簡單,只有三句,沒有什麼特定的知識點,我們很容易就能翻譯出來:

大風猛吹啊白雲飛揚,我平定了四海啊回到故鄉,到哪裡尋找猛士啊鎮守四方?

和之前的《木瓜》以及《無衣》相比,這首詩有什麼特點呢?可能好多人都看出來了,這不是《詩經》經典的四字句,也沒有《詩經》那樣的復沓結構。它的句子更散,而且每一句話都帶一個“兮”字,這不是《楚辭》的基本特徵嗎?

確實如此。中國古代文學有兩大源頭,一個是黃河流域的《詩經》,一個是長江流域的《楚辭》。《楚辭》相傳是楚國大詩人屈原創造的文學形式,很多人都會背誦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或者“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大風歌》其實屬於漢朝的樂府詩,那它為什麼具有《楚辭》的特徵呢?因為劉邦和屈原一樣,都是楚人。戰國末年,楚國的實力不亞於秦國。秦滅關東各國,都能找出些打仗的理由,或者叫藉口,但楚國從來沒敢得罪過秦國,可楚懷王還是被秦國囚禁至死,楚國也最終被秦國所滅,這讓楚國上下非常悲憤,當時有一個貴族楚南公就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什麼意思?楚國就算只剩下三家,也一定會滅掉秦國。這是何等強烈的仇恨,又是何等強大的信念啊!那麼,楚南公這個說法到底應驗沒有呢?還真應驗了。大澤鄉起義,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是楚國人,一把火燒了咸陽的項羽是楚國人,最終建立漢朝的劉邦還是楚國人。

是楚人就有楚人的歌唱方式。雖然劉邦最終定都長安,但是,當他建立了大漢王朝,又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亂,重新回到家鄉沛,大宴鄉親父老的時候,楚腔楚調立刻湧上心頭,把酒臨風,脫口而出的就是《大風歌》。

先看第一句,“大風起兮雲飛揚”,上來就寫天氣,寫自然景象。很多小學生會說,我寫作文也是如此呀。比如《記一個有意義的週末》,我會寫,今天天氣特別好,天藍藍的,水清清的,媽媽帶我去上補習班。這一樣不一樣呢?當然不一樣。

《大風歌》的開頭可不是一般的天氣描寫,這叫作“起興”。什麼是“大風起兮雲飛揚”?這狂躁的大風,流動的長雲確實是一種宏大、壯闊的天氣場景,但它又不僅僅是一種天氣描寫。這長雲大風背後,是秦末漢初波瀾壯闊的政治風雲。

曾經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呼啦啦如大廈傾,包括劉邦在內的英雄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好不容易打敗了秦帝國,緊接著又要和項羽爭奪天下。四年艱苦卓絕的楚漢戰爭打下來,項羽自刎烏江,劉邦終於一統天下。但是沒過多久,他又要面對諸侯王造反的困局。事實上,就在寫這首詩之前,劉邦才剛剛打敗了叛亂的淮南王英布。這一個接一個的政治變故,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才是真正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劉邦就在這風雲中崛起,也在這風雲中翻滾。一句“大風起兮雲飛揚”,既是自然的風雲,也是社會的風雲,更是他心中的風雲。所以,這不是一般的天氣描寫,而是要營造出一種悲壯的氣氛,也是要觸發一個真正的話題。

起興之後呢?看第二句,“威加海內兮歸故鄉”,這才是劉邦真正想要說的事情。這句詩一出來,這首詩的背景就交代清楚了,皇帝威風凜凜的樣子也出現了。劉邦是在家鄉父老面前唱出這首歌的,他這不是小朋友放學回家,也不是“打工人”過年回老家,他是“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也就是所謂的衣錦還鄉。當年,他離開家鄉的時候,連他爸爸劉太公都認為他是個浪蕩子,不如在家種田的哥哥有出息。可想而知,鄉親也不會高看他一眼。可是現在呢,天上的風雲匍匐在他的腳下,天下的百姓也匍匐在他的腳下,這種感覺,是何等威風凜凜,躊躇滿志!

看到這裡,有沒有人想到劉邦的老對頭項羽呢?當年,項羽火燒咸陽宮,殺了秦王子嬰之後,有人勸他說,關中是個好地方,不如就在此定都吧。項羽回了一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然後就踏上了東歸故鄉的道路。那時候的項羽,又何嘗不是威風凜凜,躊躇滿志!兩個人都是“威加海內兮歸故鄉”,那麼,劉邦和項羽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就在最後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一句真了不起,有了這一句,這首詩昇華了,劉邦這個人也昇華了。“威加海內”確實讓劉邦志得意滿,但是,他絕對沒有忘乎所以,他心裡始終有一種深深的危機意識。打贏了天下,就能治理好天下嗎?連當年同生共死的英布都能謀反,其他大臣就一定可靠嗎?到哪裡找那忠誠而又勇猛的壯士為他守住這錦繡江山呢?到這一句,劉邦的心一下子從過去飛到了未來,感情也一下子從昂揚轉為了感慨,而且我們也一下子就能明白,為什麼是劉邦,而不是項羽站在歷史的“C位”上了。

大家都知道,項羽也寫過一首很著名的詩,叫作《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是項羽在

這兩首詩歌從文學的角度來說都很好,但是,換到歷史的角度,就能看出差距來了。差距在哪裡呢?在看問題的視角。劉邦在最得意的時候,看的是別人;項羽在最失意的時候,看的是自己。他說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之所以失敗只是因為時運不濟。放眼四周,他只能看到自己的寶馬和美人,這和看自己不是一回事嗎?正因為項羽的眼裡只有自己,所以他身邊的謀臣猛士紛紛離他而去,最後只能落得個孤家寡人,自刎烏江。

但劉邦不一樣,他眼裡有別人。當年,天下一統,在洛陽的慶功會上,他曾經說過:“要講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要說安撫百姓,供應糧草,我不如蕭何;要說率軍打仗,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夠重用他們,才能得到天下。”這番“三不如”的高論,奠定了劉邦一代英主的地位。現在,在家鄉父老面前,劉邦又說:“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才是一個皇帝的眼光和胸襟。一首詩收到這裡,既昂揚,又感慨;既有高度,又有厚度。真是好詩!

據說,劉邦在唱完這首《大風歌》後,“慷慨傷懷,泣數行下”。一個只知道笑,不知道哭的人成不了大器;一個只會耀武揚威,不會居安思危的人也成不了大器。這正是這首詩教給我們的道理。

這首詩講了哪些內容呢?

1.劉邦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楚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3.什麼叫起興?

4.這首詩教給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長歌行》

《長歌行》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一種詩歌體裁。

所謂“樂府”,其實是秦漢時期設立的一個政府機構,主管音樂。漢朝的時候,主管音樂的機構有兩個:一個是太樂,管理嚴肅音樂;一個是樂府,管理流行音樂。在樂府裡,有些歌曲是文人寫的,有些歌曲是從各地蒐集來的。按照當時的想法,各地的民歌能夠反映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社會問題,所以要收集起來,讓天子聽一聽,好讓天子瞭解民間疾苦。這樣的活動叫“採風”,是樂府的重要工作。由樂府蒐集的詩歌被稱為“樂府詩”。後來,樂府詩的特徵越來越鮮明,人們就不管它是不是樂府採集來的了,只要是這一類詩歌,就都叫樂府詩。於是,樂府詩就變成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因為樂府詩主要流行在西漢、東漢乃至魏晉時期,所以,人們又把樂府詩稱為“漢樂府”。

講完樂府詩,再說《長歌行》。“長歌行”其實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這種曲調的特點就是舒緩悠長。大家可能會想,既然有《長歌行》,就應該也有《短歌行》吧?確實如此。漢樂府裡既有《長歌行》,也有《短歌行》,我們熟悉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就是《短歌行》。

那麼,這首《長歌行》寫了些什麼呢?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先看幾個關鍵字。

第一個,“葵”。這個“葵”不是我們今天熟知的向日葵,而是葵菜。在元朝以前,葵菜可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百菜之王”。《詩經》裡有“七月亨葵及菽,說的都是這種菜。葵菜易種易活,家家庭院裡都種,是古人的當家菜。到了明清時期,北方不怎麼種了,但是南方還有殘存。

第二個,“晞”。“晞”是日字旁,跟太陽有關,原始意思就是曬乾,也可以引申成拂曉、天亮。

第三個,“焜黃”。“焜”是火字旁,跟火有關,本來是明亮的意思。但是,焜和黃連在一起,卻不指明亮的黃色,而是指秋天草木枯黃的樣子。

第四個,“華”。“華”在這裡讀成“花”,指的就是花。這在古詩裡很常見,比如我們熟悉的《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個“華”的意思也是花。

第五個,“衰”。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讀shuāi,是枯萎、年老、衰弱的意思;一個讀cuī,意思是遞減,或者指一種粗麻布製作的喪服。如果按照詞義來考慮,這裡應該讀shuāi還是讀cuī呢?應該是shuāi。可是大家注意,古代詩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押韻。“衰”字按照今天的音韻來讀與光輝的“輝”、迴歸的“歸”字並不押韻,但是按照古代的《平水韻》,它們都屬於上平“十灰”韻,是押韻的。因此,我們在朗讀的時候,為了押韻,可以把它讀成cuī。

講完知識點,整首詩的意思就非常明確了。

(溫馨提示:全文小說可點選文末卡片閱讀)

園中的葵菜鬱鬱蔥蔥,等著太陽把露珠曬乾。

溫暖的春天播灑恩澤,讓天下萬物都光輝燦爛。

它們只怕秋天一到,花朵和枝葉都萎黃變幹。

百川奔騰東歸大海,何時見到它掉頭西返!

少年人若不及時努力,年老後只會涕淚漣漣。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詩句吧?老師也罷,家長也罷,都常常拿來教育少年人。而少年人呢,又往往聽得心生厭倦,感覺它說教氣太重。是不是呢?如果只拿出這兩句詩來,確實有點兒生硬,但是這首詩的好處恰恰在於並不生硬,它不是上來就講大道理,而是層層鋪墊,催人奮進。鋪墊在哪裡呢?除了最後兩句,其他都是鋪墊。用什麼鋪墊呢?用當時人最熟悉的東西鋪墊。

漢代是農業社會,大家最熟悉的東西就是農作物。而在所有的農作物中,葵菜是家家庭院裡都種植的蔬菜,每天推開窗子就會看到。既然如此熟悉,就用它來起興,來打比方吧。所以,詩歌的第一句就是“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庭院裡的葵菜綠油油的,只要給點陽光雨露就能生長,而春天又是那麼慷慨,毫不吝惜地播灑著雨露陽光。這就叫“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一個有求,一個必應,多美的事呀!那麼,如此美好的景象是不是會一直延續下去呢?才不是。“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葵菜雖然此刻欣欣向榮,但它也害怕秋天啊,一到秋天,天冷了,葉黃了,葵菜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葵菜是眼前的事物,如果把眼光再放遠些,放到天地之間呢?天地之間,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山川河流了。我們中國的河流基本上都是自西向東流的,古代人很早就從百川入海的景象中體悟出人生一去不復返的道理了。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同樣,《長歌行》的作者也說:“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百川東流,奔騰入海,幾曾看見哪條河流再折返西回!就這麼一小一大,一近一遠,層層遞進看過去,人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自己。葵菜有生有死,大河一去不復返,那我們不是也終歸會死嗎?而且,就在你這麼想的時候,又有一段時間從指縫中溜走,再也不會回來了。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漢朝人已經為此感覺到深深的痛苦了。怎麼辦呢?可能有人會說,既然人都會死,那就及時行樂吧,工作也不用做了,身體也不用鍛鍊了,整天就混吃等死好了。行不行呢?這是一種想法,但絕不是漢朝人的主流想法,也不是中國人的主流想法。

我們經常講雄漢盛唐,漢朝人很是豪邁,他們是不甘心受命運擺佈的。所以,他們給出了另外一種答案:“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也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層意思:催人奮進。既然人都要死,為什麼還要努力呢?因為葵菜知道自己秋天要枯萎,也照樣會努力生長;大河知道自己要入海,也照樣會努力奔流。人難道不也該這樣嗎?

儒家知道,人都會死,肉體都會腐朽,但是,儒家又說,人有“三不朽”。哪三不朽呢?“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一個人若是留下萬眾敬仰的德行,或者立下萬眾受益的功勞,或者是留下了萬口傳誦的言語,那他就不朽了。換句話說,人若是能留下點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生命就有意義了。怎樣才能留下點東西呢?那就要努力呀!就像葵菜只有在春天才能茁壯成長一樣,人也只有在少年的時候,才最有精力,最有勇氣,所以這個時候最應該努力。否則,等你到了年邁的時候,就不是學什麼會什麼,而是學什麼忘什麼,就像葵菜到了秋天一樣,想努力也不能夠了,再後悔也沒用了!這不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嗎?這樣一來,一個最令人悲傷的話題,就有了一個最催人奮進的答案。這不僅是這首詩的答案,也是漢朝人的答案,所以,張騫才會出使西域,司馬遷才會發憤著書,霍去病才會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朝才會顯得那麼生機勃勃。

這樣看來,這首《長歌行》寫得真好,既寫出了當時的田園風光,更寫出了當時的人生信念。這個信念從此就成為中國人的主流信念,晉朝“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還是這個信念。正因為有了這個信念,有了一代又一代少年人的努力,我們的人生才有了意義,我們的國家也才走到了今天。這就是《長歌行》的力量。

這首詩講了哪些內容呢?

1.什麼是樂府詩,樂府詩的特點是什麼?

2.長歌和短歌的區別是什麼?

3.你怎樣理解“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江南》

《長歌行》是勵志詩的鼻祖。《江南》是採蓮詩的鼻祖。為什麼漢朝的詩歌中產生了那麼多類題材的鼻祖呢?因為漢朝早呀。西漢的建立,是在公元前206年;而東漢的結束,是在公元220年。漢朝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年左右的時間,很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事情都是漢朝創造的。比如。

這首詩的題材是採蓮詩,具體的詩題叫《江南》。江南在哪裡呢?我們今天說到江南,大體上是指長江中下游地區,比如蘇南、浙北、皖南、贛東北以及上海一帶,都是典型的江南。但在漢朝,說到江南,位置可要偏西得多,它主體上指的是湖南和江西,也就是現在的長江中游地區。今天的江南也罷,歷史上的江南也罷,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是水網密佈,河渠縱橫。到處是河,到處是湖,所以,我們一提到江南,就會想到水鄉。是水鄉就有水鄉的景色,水鄉的生活,水鄉的勞動。而這首詩寫的,就是漢朝江南水鄉的樣子。

那麼,這首《江南》寫了些什麼呢?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先看幾個知識點。

第一個是“田田”。什麼是“田田”?現在老師們給學生解釋田田,都會說,田田是形容詞,是茂密的樣子。為什麼田田就意味著茂密呢?其實,把田田解釋成茂密就是這首詩的一個發明。中國古代的田不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嘛,田的四周還有田埂,田埂有的是南北走向,叫阡;有的是東西走向,叫陌。一小塊田和一小塊田連在一起,遠遠看過去,就是那麼一片橫橫豎豎的小格子。這麼多小格子,引申開來,不就是茂密了嗎?於是,原本是名詞的“田”,重疊之後,就成了形容詞,形容荷葉茂盛。用這個詞來形容荷葉太貼切了,所以在這首詩之後,田田不僅可以指茂密的荷葉,還可以指荷葉本身。比如,我們可以說,荷葉田田,隨風搖曳。在這裡,田田是作為形容詞使用的。也可以直接說田田出水,隨風搖曳。在這裡,田田就是指荷葉,是名詞。

第二個是東、西、南、北那四句詩:“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可能有人會覺得,這詩人好囉唆,直接說魚圍著蓮葉遊了一圈不就行了嗎?行是行,但那不叫詩。這四句相似度很高的詩,其實是用了古代詩歌一個很重要的表現手法,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復沓。

我們講《詩經·衛風·木瓜》的時候說過,第一段裡“投我以木瓜,報我以瓊琚”;到第二段,變成了“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到第三段,又變成了“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只是變了幾個名詞,其他的都不變,這就叫復沓。

這一首《江南》更厲害,它連續四句,只變了幾個表示方位的字:從東變到西,從南變到北。為什麼要用復沓呢?還是那個道理,古代的詩都是要配樂吟唱的,而復沓,就是歌曲的反覆迴旋。根據學者們的研究,這首詩的唱法可能還要更復雜一些,它不是分成幾段迴旋,而是有領唱,有合唱。其中前三句是領唱:“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後四句是合唱:“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想想看,如果合唱的人分成四組,一個組唱一句,是不是就湊成了一個東、西、南、北的迴旋呼應?

這彼此之間的呼應,其實是這四句詩使用的另一種修辭方法,叫作互文。

這首《江南》也是如此,並非魚兒先游到東邊,再游到西邊、南邊、北邊,而是魚兒就在蓮葉旁邊自由自在地穿梭往來,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句式呢?還是為了句子漂亮。如果說魚兒在東、西、南、北遊蕩,多無趣!可是如果說“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馬上詩歌的節奏感就出來了,句子也俏皮起來了,魚兒那種活潑的樣子也出來了,這是多麼美的詩句啊!

知識點講清楚了,那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

江南又到了採蓮的時節,滿池的荷葉挨挨擠擠,迎風招展,魚兒就嬉戲在茂密的蓮葉之間。

你看那魚兒,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在那兒,分不清到底是在東邊、在西邊、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這首詩寫得特別美。美在哪兒呢?

第一,景美。

旱地勞動是什麼樣子呢?大家都學過李紳的《憫農二首》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臉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我們看了都覺得辛苦。所以千百年來,大家才都用這首詩來相互提醒,要珍惜勞動,節約糧食。

採蓮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勞動,但是因為勞動的場景太美了,讓人感覺勞動本身都是快樂的。所以後世有好多采蓮歌,都特別美,特別俏麗。比如,南朝有“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是不是都像畫一樣,讓人悠然神往呢?

第二,人美。

有姑娘的地方,也會有小夥子吧?他們肯定在跟姑娘們開著玩笑,而姑娘們呢?一邊笑著,一邊躲來躲去,這是多麼歡樂、多麼富有青春氣息的場景啊。所以,這裡頭蓮葉的“蓮”字,又可以解釋成憐愛的“憐”,代表著美好的感情,這也是中國古代民歌的一個常識。一首詩里根本沒出現人,卻又讓人覺得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是多麼精彩啊!

就這樣,一首詩看下來,夏日的風光撲面而來,青春的快樂也撲面而來了。內容這麼飽滿,但文字又是那麼清新明快,彷彿帶著荷葉、荷花的香氣,這就是漢樂府的魅力。

整個秦漢部分,我們跟大家分享了《大風歌》,那是開國皇帝的慷慨悲歌;又分享了《長歌行》,那是哲人對生命意義的思考;還分享了《江南》,那是水鄉女子在享受著勞動的快樂和青春的喜悅。什麼是漢朝?這些最美好的特質加在一起,才是富有魅力的漢朝。

下一篇,我們就要進入魏晉南北朝了,那可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這首詩講了哪些內容呢?

1.在地理位置上,今天的江南和漢朝的江南有什麼不一樣?

2.田田是什麼意思?

3.什麼叫互文?

4.這首詩用了哪些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順著歷史學古詩

蒙曼

文學藝術

免費閱讀

(點選上方卡片可閱讀全文哦↑↑↑)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感覺小編推薦的書符合你的口味,歡迎給我們評論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小編為你持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