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屢戰屢敗?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是取自於諸葛亮的出師表,當時諸葛亮為了鞏固蜀國的天下,揮師北伐,特寫了一篇出師表,交給劉禪,希望他能夠親賢臣,遠小人,復興漢室。

當時劉禪的父親劉備為了能夠讓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

取得天下三顧茅廬,而諸葛亮也被劉備的態度所打動,決定幫助他

,就這樣劉備的手下又收得了一個猛將。在劉備臨死之前將蜀國的一切都託付給了諸葛亮,跟諸葛亮說,如果劉禪能夠擔此大任就盡力的輔佐他,如果

不能擔此大任,就可以替代他自己另立門戶。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屢戰屢敗?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然而諸葛亮卻記得劉備對於自己的恩情,

決定輔佐劉禪,穩定蜀國的局勢

,為了能夠擴大蜀國的領土範圍,多次北伐,只可惜每一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最終諸葛亮也死於五丈原,那麼為什麼自從劉備死後用兵如神的諸葛亮卻屢戰屢敗呢?

一、蜀漢內部矛盾激化

在劉備死後,蜀國的政局一度紊亂,多虧了諸葛亮臨危受命,開始以各種的措施治理國家穩定局勢,又

安撫百姓,鞏固人心,蜀漢的實力也因此得到了一定恢復,

從表面上看,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一切朝著很好的方向發展,然而諸葛亮看來蜀國已經瀕臨衰退。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屢戰屢敗?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因為蜀國內部有幾大地方集團,並不是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首先是

諸葛亮的集團,基本上掌握了蜀國大大小小的權力,

其次是劉備的舊部,這些人原本是投入流備的麾下,在劉備死後此蠢蠢欲動,都想把政權推翻過來,自己稱帝。

二、外部勢力過於強大

劉備剛剛去世,曹

魏一直虎視眈眈,希望能夠打敗蜀國,從而統一天下

,而劉禪繼位之後並沒有樹立自己的威望,影響力較小,無法震懾其他國家的騷擾,更何況大軍也在虎視眈眈的等待著下一次的進攻時機。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屢戰屢敗?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一個國家的君主去世之後,其他國家都會虎視眈眈,畢竟一

個君主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象徵和權力

,突然去世只會讓這個國家陷入混亂,政局不穩,只有趁這個時候才能一舉殲滅。

當時蜀國內部

矛盾非常激化,內有宦官弄權,外有強敵來犯,

為了能夠轉移國內矛盾,諸葛亮決定透過北伐曹魏來緩解,不僅能夠緩解國內的矛盾,還能讓自己手握大權,至於興復漢室其實諸葛亮在內心中也並沒有太大的把握,當務之急是讓蜀國振奮起來,而不是統一中原。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屢戰屢敗?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三、五次北伐,二出祁山

決定北伐之後諸葛亮發動了5次戰爭,雖然在過程中奪取了一些城池,但

消耗了不少的國力人力物力財力,國內也是哀聲遍野

,後來諸葛亮去世之後蜀軍大敗。

很多人認為是劉禪過於昏庸無能,不能穩定後方局勢,其實的劉禪態度來看,並沒有拖諸葛亮的後腿,反而給了他極大的信任和支援,他認為諸葛亮就是自己的父親,沒有相父就沒有自己的今天,對於

丞相任何決定都是無條件的服從。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屢戰屢敗?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五次北伐的真正失敗原因,路途過於遙遠,後方的糧草不能及時的供應到前線,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地勢險峻,交通不便,

運輸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天氣出現意外的話,經常會延誤日期。

蜀地易守難攻,雖然能夠阻擋外地進入蜀地,但同時蜀軍也很難大規模的出兵作戰,要想真正的去搶奪曹魏底盤,

必須要翻山越嶺,那更是難上加難,

其實諸葛亮在更多的並不是

人力的原因,而是自然的原因

,只能說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沒有佔據地利的優勢。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屢戰屢敗?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總結

:人力的原因只不過是其中一部分,還是要從客觀條件去尋找,

諸葛亮真正的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詮釋出來

,利用自己的一生去回報君主,就算自己最終勞累而死,卻沒有任何的怨言,

將興復漢室作為自己一生奮鬥的目標,他是真正的一代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