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間的博弈,蕭何、曹參關係不和,是真的嗎?

蕭何、曹參這兩位都是漢初的開國重臣,根據《史記》的記載,這兩位還在一起為官的時候關係還是非常的不錯的。

但是在漢朝天下初定的時候,關係似乎急劇下滑。

《史記》中原文是: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

大意就是說蕭何、曹參兩個人貧寒的時候關係還是不錯的,但是等到兩人都被封侯拜相後,兩人的關係就是開始變差了。

君臣之間的博弈,蕭何、曹參關係不和,是真的嗎?

影視中的蕭何

但是《史記》中還有一個記載非常的有意思,原文是:惠帝二年,蕭何卒。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

大意就是說曹參知道蕭何即將離世的訊息後,就收拾好行李準備接任蕭何的位置。

證明兩人還是對彼此瞭解非常深的,就是這樣互為知己的兩人,為何會在被封為將相以後有了矛盾呢?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蕭何、曹參為何會出現關係不和,這和劉邦有什麼聯絡嗎?

共謀大業、開創了漢室班底

實際上劉邦能夠成為後來的漢室之主和蕭何、曹參是有必然的聯絡的。這一點在《史記》中也是有明確的記載的。

《史記》中的原文是:蕭何、曹參乃曰:“君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聽。原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劫眾,眾不敢不聽。

大意就是說曹參、蕭何對縣令說,縣令您是秦朝的官吏,現在想要起義,估計大家都不會相信,要讓劉邦這樣的人帶頭大家才聽的。

君臣之間的博弈,蕭何、曹參關係不和,是真的嗎?

劉邦和項羽

這段話是發生在劉邦起義之前的時候,還在逃串的時候。

後來當時的縣令反悔了,劉邦也是在蕭何、曹參的幫助下才能順利的起義的。

可以說沒有蕭何、曹參這兩個人的幫助,劉邦不可能有這次回到老家起義的機會。

天下初定、劉邦的心思

注:本段內容可能有些陰謀論的味道。

我們知道,造反、起義這種事情風險是很大的,但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幹這個事情了。

君臣之間的博弈,蕭何、曹參關係不和,是真的嗎?

劉邦和呂后

除了被生活所迫,還有一點就是造反就是一個高風險高彙報的投資。造反成功了,很多人都能由貧變富。

天下初定以後,就要論功行賞了,根據《史記》記載:蕭何文治武功均被劉邦評定為第一。

我們想一下,劉邦為什麼想做這個事情呢?按照正常的朝堂的平衡,文武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劉邦對於蕭何、曹參的關係可是非常的瞭解的。

作為帝王的平衡之術,只要令蕭何、曹參之間產生間隙,這樣對於作為帝王的劉邦才是最好的朝堂。

這就是陰謀論中的劉邦為什麼要評定蕭何為第一的主要的原因。

朝堂的智慧、蕭何曹參的智慧

就像《史記》中記載的: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

蕭何、曹參兩人明顯對於劉邦的想法參悟的也是非常的到位的,他們知道此時作為君主的劉邦在想什麼。

所以就有了“及為將相,有卻”這句話。

如果還不理解的話,我們再想一下在蕭何死後,曹參說的話。

《史記》中的原文是:吾將入相。

這就是曹參在蕭何死後說的話,可見兩人的默契程度真的是非常的高的。

君臣之間的博弈,蕭何、曹參關係不和,是真的嗎?

高祖劉邦

所以默契度這麼高的兩個人在看到劉邦的一系列的舉動後,自然也是該怎麼做,自然也是瞭然於心的。

這就是我們說的君臣之間的博弈,蕭何、曹參關係不和也許只是劉邦、蕭何、曹參之間的博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