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蝨而談”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史上哪一個猛人?

公元354年,東晉大將軍桓溫北伐,駐軍灞水邊上,有一位身穿破衣短衫的讀書人前來求見。賓主落座之後,二人開始縱論天下大勢。讀書人一邊口若懸河,一邊旁若無人地將手伸進衣襟裡抓蝨子。

讀書人正是王猛。王猛字景略,北海人,家住魏郡,年少時好讀書,才華橫溢,風流倜儻,胸懷大志。然而他不拘小節,不修邊幅,為世人所恥笑。

“捫蝨而談”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史上哪一個猛人?

但王猛不在意他人目光,依舊我行我素,悠然自得。王猛隱居於華陰山中,整日鑽研兵書,以待良主。

後來,東晉大將軍桓溫北伐,駐軍在長安附近的灞水之上時,王猛覺得建功立業的時機到來了,便決定下山碰碰運氣。

桓溫眼前的讀書人,大約三十歲左右,雖然不修邊幅,卻生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滿臉的鬍鬚掩不住他的英武之氣。初次見面,桓溫便對他頓生好感。

“捫蝨而談”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史上哪一個猛人?

賓主相談甚歡之時,王猛竟然地將手伸進衣襟裡捉蝨子,東晉士兵見狀,不禁哈哈大笑。王猛卻毫不在意,邊捉蝨子邊與桓溫交談。

桓溫既是驚奇,又是欣賞,便虛心向他請教道:“我奉天子之令,率十萬精兵討伐賊寇,為何三秦的豪傑都不來投靠我?”

王猛略一沉思,答道:“將軍不遠數千裡深入敵境,長安破城在即,而將軍卻不渡過灞水,老百姓對此有疑慮,所以不來歸順。”

王猛的一番話戳中了桓溫的心思,他此番北伐,並非要收復長安,而只是為了樹威,為將來謀權篡位儲存實力。

“捫蝨而談”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史上哪一個猛人?

桓溫欣賞王猛的才華,在他離開時,想要帶王猛一起回建康為東晉朝廷效力。王猛卻認為,桓溫心懷異志,非所託之人,便拒絕了他的邀請,繼續回山中隱居,期待明主的到來。

王猛沒有等多久,機會再次來臨。

公元355年,前秦苻生當了皇帝,他生性殘暴,不得人心。其堂弟苻堅有了取而代之的打算,便四處網路人才,以樹黨羽。

在苻堅的部下呂婆樓的引薦下,王猛終於見於了苻堅,二人一見如故,縱論時事,相談甚歡。苻堅每每感嘆:他得到王猛,就好比劉備遇到諸葛孔明。

“捫蝨而談”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史上哪一個猛人?

事實上,苻堅的確十分重用王猛。在殺掉苻生後,苻堅自立為秦王后,立即委國政於王猛,讓他放手去幹,而苻堅則甘當王猛堅強的後盾。

王猛在當上左丞相後,對前秦政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推舉賢能,整頓吏治;協調各民族之間的矛盾,穩定了民心;興修水利,勸課農桑,扶危濟困;興辦學校,為國培養人才……

幾年下來,前秦政權出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成為飽受戰亂,歷經磨難的老百姓嚮往的一片樂士。

王猛因為功勞巨大,被苻堅委以重任,一年之內得到了五次升遷。先任吏部尚書,太子詹事,又任尚書左僕射、輔國將軍……

“捫蝨而談”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史上哪一個猛人?

前秦是一個氐族政權,其上層社會由氐族貴族把持,他們自以為高人一等,目無王法,魚肉百姓。

王猛上任以來短短的幾個月內,便殺了20多個官僚豪強,於是“百僚震肅,豪右屏氣。”社會風氣得到大的改善。王猛不畏權貴的行為得到苻堅的讚賞,他常對群臣說:“王景略誠然是管仲、子產一樣的一流人物。”

王猛不光會治理天下,還會領兵打仗。他攻必克,戰必勝,先後領兵攻打東晉的荊州、前涼張天錫,又率軍消滅了前秦最大的敵人前燕,俘虜了燕主慕容暐及其百官。

正當王猛躊躇滿志之時,他忽然一病不起。病中,秦王苻堅親自前來探望,並訪以後事。

“捫蝨而談”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史上哪一個猛人?

王猛握著苻堅的手掙扎著說道:“東晉雖然偏安一隅,然而他們卻是繼承正統,深得人望,老百姓安居樂業。我死之後,願大王不要攻打晉朝。而鮮卑、西羌才是我們真正的仇敵,久必為患,願大王儘早將他們剷除,以安社稷。”說完之後,王猛便與世長辭。

然而,苻堅並沒有聽取王猛的建議,對慕容垂為代表的前燕殘餘勢力以前姚萇所代表的西羌勢力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

在淝水之戰前期,慕容垂等人勸苻堅討伐東晉政權。此時苻堅早已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不顧眾多大臣及妻兒的勸告,執意揮師百萬討伐東晉。

“捫蝨而談”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史上哪一個猛人?

果王猛所料,淝水一戰,苻堅的百萬雄師被八萬晉軍擊敗,家底敗了一個精光。此時,鮮卑族慕容垂與羌族的姚萇趁亂崛起,紛紛復國。

苻堅出逃長安後,在五將山被後秦王姚萇所獲。姚萇逼苻堅交出傳國玉璽未果,派人將其縊殺。可嘆一代雄主,竟落得一個如此悲慘結局。

1、良禽擇木而棲。桓溫心懷異志,王猛料定追隨他必然不會有前途,選擇繼續隱居這是一則來自《資治通鑑》中的故事,讀完後有以下幾點啟示:

,直至遇到苻堅,君臣二人同心協力,開創了前秦偉業;

2、王猛的才華。苻堅曾把王猛比作諸葛亮,但在小編看來,王猛之才勝過諸葛亮。王猛不光有經世之才,還能攻必克、戰必勝,而諸葛亮的軍事成就不是很突出。

3、王猛的遠見卓識。王猛臨終前對苻堅的囑託,後來一一靈驗,可見其目光深遠,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