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冠禮,也就是男子的成人禮。周公制禮作樂為此後的中國文化定下了“禮樂文明”的基調。《禮記》曰:男子二十冠而字。也就是說男子二十實行加冠禮,給予正式的名字,意味著成年了,可以結婚,可以入仕,可以承擔起一個男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和擔當了。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對於帝王而言,冠禮具有更特殊的意義。周代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在位之王去世,嫡長子無論年長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年行冠禮則不可親政,常常由其他人攝政。秦王嬴政十三歲即位,但一直由呂不韋、趙後攝政,直到冠禮之後才親政。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儀禮·士冠禮》詳細介紹了周代冠禮的過程,包括三加,初加緇布冠,象徵將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務,即擁有人治權;再加皮弁,象徵將介入兵事,擁有兵權,所以加皮弁的同時往往配劍;三加爵弁,擁有祭祀權,即為社會地位的最高層次。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在近來的古裝劇中對於冠禮常常有所體現,例如《大秦賦》中的秦王冠禮,《大宋宮詞》中的趙禎冠禮。但事實上過去天子冠禮的年齡,各種歷史記載不一而足,有十一二歲,十五六歲的,並不一定都是二十歲。而且在歷朝歷代對於冠禮的重視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宋代就是一個不怎麼重視冠禮的朝代。司馬光曾經痛心疾首地說:“冠禮之廢久矣。近世以來,人情尤為輕薄,生子猶飲乳。巳加巾帽,有官者或為之制公服而弄之。過十歲猶總角者蓋鮮矣。彼責以四者之行,豈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長,愚呆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因此司馬光在其《書儀》中,制訂了冠禮的儀式:男子年十二至二十歲,只要父母沒有期以上之喪,就可以行冠禮,而且根據當時的社會習俗,將三加改為: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頭。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朱子家禮》沿用了司馬光《書儀》的主要儀節,但將冠年規定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曰“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經》、《論語》,粗知禮義之方,然後冠之,斯其美矣。”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最近熱播的《大宋宮詞》提到了宋真宗和劉娥商議為未滿十歲的趙受益加冠,趙受益是宋真宗現存的唯一的兒子,從出生開始就被給予厚望,而且宋真宗身體狀況不佳,期待兒子能早早參與朝政。趙受益也就是後來的宋仁宗,他是兩宋歷史上加冠、出閣年齡最小的皇子,僅僅只有六歲。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宋史記載,“皇太子冠儀,常行於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委政於皇太子,加冠監國”。在當時朝堂還引起了激烈的爭執,一般認為“以星終為年紀,十二而一週,於天道備”,人君十二而冠,可是宋真宗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堅持給六歲的皇太子加冠。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宋代比加冠更重要的是皇子出閣制度。出閣也就是皇子出就封地。冠禮意味著成人,重點在於禮儀上的完備,而出閣意味著擁有政治權利上的參與度。年幼的皇子養育在宮中,而出閣的皇子就可以賜封地、建造府邸,獨立居住。還可以開府置官,皇子在宮中生活有專人照顧,學習也有專門的老師,沒有權利結交認識其他的臣子,而一旦出閣,就要選朝臣“行輔導之職”,逐漸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皇子出閣後就可以上朝聽政了。就像《大宋宮詞》裡演繹的那樣,皇太子和皇帝一起坐在朝堂之上,參與政事。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宋仁宗創造了宋代歷史上的兩項之最,其一,他是兩宋歷史上加冠、出閣年齡最小的皇子,僅僅只有六歲;其二,他也是宋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整整四十二年。

《大宋宮詞》:男子二十而冠,而他只有六歲

教科書裡沒有的宋史

¥

28。7

京東

購買

往期回顧:

那些以《紅樓夢》命名的名人書齋,太美了!

《唐詩三百首》一共只有三百首唐詩嗎?

你知道《聖經》是什麼時候出現中文全譯本的嗎?

女人和井——那些充滿了香豔和悽美的故事!

柳永到底是多情還是痴情,他流連於煙花之地或許別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