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一生鬱郁不得志,晚年寫下的這首絕句,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

湯顯祖一生鬱郁不得志,晚年寫下的這首絕句,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

公元1580年(萬曆八年),30歲的湯顯祖第二次參加會試,儘管前一次名落孫山,但是作為讀書人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但是同樣很不幸,由於當時首輔張居正的兒子也參加了,為了讓兒子可以有一個好的成績,張居正找到湯顯祖,讓他作為陪襯以此來掩人耳目。湯顯祖自然不滿,因此雖然有真才實學,但是結果可想而知。

湯顯祖在科舉失利後,無論是對於朝廷,還是張居正本人,應當說都非常不滿,可是又無可奈何,直到萬曆十一年,張居正逝世後,湯顯祖才考中進士,卻並沒有受到重用。雖然張四維和申時行等人都想拉攏湯顯祖,可是他同樣放棄了,這直接影響了其仕途,只擔任了一個小小的閒職。

湯顯祖一生鬱郁不得志,晚年寫下的這首絕句,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

此後數年裡,湯顯祖一直鬱郁不得志,儘管在讀書人中有著極高的聲望,可是其仕途一直不順,並且在還被貶到了雷州半島,也就是廣東省徐聞縣,一年後又被調任浙江遂昌。在地方任上,湯顯祖兢兢業業,體察民情,著實是辦了許多的實事,但是對於湯顯祖本人來說,內心是很悲痛,其詩文也發生了變化,大多充滿了諷刺。

公元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朝廷派人到遂昌徵稅,搞得當地民不聊生,一氣之下,湯顯祖辭官回到老家臨川。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湯顯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江西臨川度過,並且先後寫下了《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並把不太成熟的《紫蕭記》改寫成了《紫釵記》,這四部戲劇便是湯顯祖最重要的著作,影響後世深遠的《臨川四夢》。

湯顯祖一生鬱郁不得志,晚年寫下的這首絕句,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

湯顯祖的戲劇作品貼近生活,同時也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以《牡丹亭》為例,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杜麗娘因夢結緣,與書柳夢梅上演一出轟轟烈烈的愛情,這個故事無非就是勸告世人,在愛情裡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愛情。這部戲劇一出,曾一度令《西廂記》減價,成為了一部新的經典,受到了當時很多青年男女的追捧。

《牡丹亭》的成功讓湯顯祖名聲大噪,其實除了戲劇外,湯顯祖在詩歌方面的成就,可以說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在作品裡闡述個人觀點,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憤,尤其是這首《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嶽之遊》,全詩通俗易懂,但是卻句句有深意,從開篇到結尾無不充滿諷刺。

湯顯祖一生鬱郁不得志,晚年寫下的這首絕句,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這首詩創作的時間不詳,但是從字面上來看的話,應當是湯顯祖晚年的作品,由於當時閉門創作《臨川四夢》,於是有友人邀他同遊徽州,但是被拒絕了,從而寫了這麼一首有趣的詩,以此來告訴朋友,自己連做夢都沒有夢到過徽州,並不打算前往遊歷,只安心在家裡創作。

湯顯祖一生鬱郁不得志,晚年寫下的這首絕句,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

徽州非常富有,令無數的文人趨之若鶩,其實無非是希望到那裡尋找門路,以此來打點,湯顯祖自然明白,才會在這首詩中,用一種很含蓄的口吻來表達個人的觀點,並且僅僅是在開篇就寫得很有趣,“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世人都喜歡金銀,想要沾染銅臭氣,那麼大多都是前往黃山白嶽山一帶遊玩,這樣才能夠見識到當地的富有。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最後兩句是千古名言,同時也是整首詩最經典的兩句,湯顯祖也是進一步地闡述了個人的觀點;大部分的人都向往徽州,畢竟那裡很富有,在那裡一定會有機會,可是對於我來說,連做夢都不曾有過,所以自然不想前往徽州遊玩。

湯顯祖一生鬱郁不得志,晚年寫下的這首絕句,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

這首詩讀後耐人尋味,並且也體現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技巧,以及高尚的品格。這很顯然是受到了傳統儒家的思想,其出身於書香世家,父親在江西臨川當地小有名氣,而且湯顯祖在很早的時候也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湯顯祖與別的文人不太一樣,更加註定個人的品格,從而才能夠寫出《臨川四夢》,以及像《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嶽之遊》這種充滿諷刺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