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冷酷無情與項羽的婦人之仁

古今中國對漢高祖劉邦烹父分羹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但對劉邦另一個踢子推女下馬車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烹父分羹,是他看著別人烹殺自己的父親而無動於衷,還要吃父親的肉湯。把自己兒子和女兒推下馬車,那是等於親置自己兒子生死於不顧。這是劉邦的冷酷無情,還是另有隱情?

劉邦的冷酷無情與項羽的婦人之仁

烹父分羹的故事,是說項羽的楚軍與劉邦的漢軍在廣武相持了幾個月,歸附劉邦的彭越將軍返回梁地斷絕了楚軍的糧草,想以此來逼迫楚軍投降。想想軍隊沒有飯吃是什麼後果,幾天沒有飯吃,軍人不是就地餓死,就是操戈起兵造反。項羽眼見就快要斷糧了,憂慮重重、心急如焚。怎麼辦?怎麼辦??不久的一天,劉邦大軍已經兵臨城下,項羽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絕招,準備用殺人質——劉邦的父親劉執嘉,來要挾劉邦投降或者退兵,以解破城之困境。項羽當然不是一刀了結劉邦父親的性命,而是在城門上架起高高的砧板,把太公放在上面,一大鍋的水已經被熊熊的烈火煮開。項羽在城樓大聲喊話劉邦:“如果你不馬上投降,我就煮了太公。”可是地皮牛虻出身的劉邦根本不吃這一套恐嚇,他不僅不在乎,反而若無其事的大聲會話項羽“我們曾經當著楚懷王的面結盟為異性兄弟,你烹了劉太公就等於是在烹你自己的父親,這是令天下人唾罵的事情,如你真的要烹了你我的父親,就分我一杯湯喝喝,那是非常幸運的事情。”別看項羽殺人如麻,但他歷來重視自己的名聲,聽了劉邦這番話,只好打消了烹殺劉太公的念頭,並放回了漢營。

項羽當然不是一刀了結劉邦父親的性命,而是在城門上架起高高的砧板,把太公放在上面,一大鍋的水已經被熊熊的烈火煮開。項羽在城樓大聲喊話劉邦:“如果你不馬上投降,我就煮了太公。”可是地皮牛虻出身的劉邦根本不吃這一套恐嚇,他不僅不在乎,反而若無其事的大聲會話項羽“我們曾經當著楚懷王的面結盟為異性兄弟,你烹了劉太公就等於是在烹你自己的父親,這是令天下人唾罵的事情,如你真的要烹了你我的父親,就分我一杯湯喝喝,那是非常幸運的事情。”別看項羽殺人如麻,但他歷來重視自己的名聲,聽了劉邦這番話,只好打消了烹殺劉太公的念頭,並放回了漢營。

劉邦的冷酷無情與項羽的婦人之仁

這個烹父分羹的故事,似乎顯得劉邦對他父親無情無義、不忠不孝,其實這是一種智慧,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使出的一種心理戰術——你項羽認為我劉邦父親有價值,要以我的投降相交換,我偏偏表現出無所謂的姿態,這樣反而有可能救他父親一命。

但是劉邦在此故事之前,不顧兒子劉盈和女兒劉魯元的生死,多次推下急速的馬車上,卻少有人知曉。

那是公元前二〇五年,劉邦率領56萬人的大軍抵達外黃(河南省民權縣西北),最後輕易攻陷了西楚王國首都彭城(江蘇省徐州市)。劉邦認為大事已定——天下歸一,就把項羽庫藏的金銀財寶跟宮廷美女全部接收,每天酒席筵會樂不可支。

項羽得知劉邦端了他的老巢——首都彭城,怒不可遏,於是發起瞭如萬鈞雷霆的反應,趁劉邦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他親率僅為三萬人的精銳部隊南下,向漢軍發動措手不及的拂曉攻擊,沒有思想準備的漢軍,只能大敗四散逃命。楚軍豈能放過敗散的漢軍,又展開無情的步步追殺,漢軍官兵走投無路,紛紛投入谷水、泗水,被殺及被淹死的,多達十餘萬人。未死的漢軍一窩蜂向南狂奔逃命,楚軍仍然窮追不捨,多數在逃跑途中走散,但還有十餘萬殘軍烏合在一起,最後全被逐入睢水淹死,屍體堆積如山。

劉邦的冷酷無情與項羽的婦人之仁

只有劉邦率領幾十名騎兵,殺出項羽的重兵包圍,乘亂逃生,經過沛縣時,打算帶走家小。但劉邦兵敗的訊息傳到沛縣後,劉邦之妻呂雉帶兒女和劉太公已經逃亡,結果在逃亡的過程中,劉邦的兒女與呂雉等人走散,不知去向。劉邦只好繼續向西逃亡,機緣巧合,在逃跑途中,遇到了他的兒子劉盈和女兒劉魯元,把他們拉到車上,又開始亡命天涯的逃跑。可是殺聲震天的西楚追兵,漸漸迫近,劉邦心膽俱裂、驚恐萬狀,嫌馬車跑得太慢,為了減輕馬車的重量,他竟然把兒子劉盈(5歲左右)和女兒劉魯元(7歲左右)從急速的馬車上推了下去。趕車的太僕夏侯嬰急跳下車把他們抱上車。沒走多遠,劉邦又把劉盈和劉魯元推下車,夏侯嬰再次跳下車抱回,這樣反覆好幾次,夏侯嬰說:“事雖緊急,但馬已跑累,不能再跑,為什麼連兒女都不要了?”夏侯嬰於是把馬車放慢,劉邦咆哮怒罵,問夏侯嬰:“你這是什麼意思?信不信我殺了你?”夏侯嬰說:“你把孩子扔下,他們必死無疑。”劉邦說:“你把他們留在馬車上才是真正的害了他們。他們跟著我會死,但落入項羽之手反而能活。”緊接著,又把兩個小孩推了下去,夏侯嬰還是冒著生命危險把劉盈和劉魯元抱上馬車。

劉邦的冷酷無情與項羽的婦人之仁

劉邦看了看夏侯嬰和驚魂未定的兩個孩子,嘆口氣說:“你還是不瞭解項羽。項羽為人性格殘暴,但卻有些婦人之仁。他恨我入骨,但卻不會因此為難我的父母妻兒。劉盈和劉魯元跟我坐在馬車上,隨時都有可能被楚軍的流矢射死。如果他們落入項羽手中,反而生命安全有了保障。”夏侯嬰對於劉邦的看法並不認同,還是堅持帶上劉邦的兒女,後來他們經過艱難的逃亡,終於擺脫了楚軍的追兵而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