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00年中,英國是國王和女王是家天下還是公天下?

歐洲雖然是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大陸,但是還是保留了不少王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國王室。

14到15世紀,歐洲出現了持續的經濟和社會危機,導致其封建生產方式難以為繼。於是各國王室的權力開始上升,出現了“絕對主義”國家。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相繼實行集權化君主政體,與中世紀時期的金字塔式的君主制及其領地制、封臣制這一整套中世紀社會結構的決裂。歐洲歷史迎來了轉折點,這個轉折點是動盪的、也是走向資本主義的必由之路。

過去500年中,英國是國王和女王是家天下還是公天下?

斯圖亞特王朝

在英國,以王權——國王和女王們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開始確立,出現了近代意義的政權架構。民族國家也開始出現。但是舊時代的特徵和統治模式在很多方面依舊根深蒂固存在。

亨利八世的政權,在封建舊勢力和新興資產階級之間搞平衡,進行“政府革命”,基本建立了近代英國的政府新架構。國家政權中的權力分配呈多元化趨勢,並透過一定的政權組織形式表現出來。各種權力都在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是也引起了不同勢力之間的博弈和競爭,進而引發出政治危機。

過去500年中,英國是國王和女王是家天下還是公天下?

亨利八世

在這種格局中,國家與君主、公域和私域的界限模糊不清,甚至混為一談。某種意義上說,依舊是“家天下”,王室和政府混為一體。雖然沒有具體提出“朕即國家”的口號。

在民族國家建立過程中,國家性質發生了變化,對於“家天下”和“公天下”理念也出現了萌芽。例如:王室日常開支是王室自身的事情,應主要由王室領地收入來解決,也就是傳統的“國王應該以自己的收入來生活”;而戰爭則是國家的事,須由議會透過從公共經濟領域徵收稅收加以解決。特需稅不是隨便可以徵收的,1540年代為了對法國作戰,議會同意亨利八世徵收補助金,總數在650000鎊。但是王室仍在透過掠奪公眾資源滿足自己的需要。

不過王室建立起來的行政制度也在管理公眾事務。到早期斯圖亞特時期,樞密大臣增加,各種專門的常務委員會及其附屬委員會成立,顯示了其把家天下和公天下混在一起。

在沃爾西當政後,樞密院才開始成為名正言順的行政機構。到伊麗莎白時期,樞密院的人數大大減少,但其功能卻增強了,樞密大臣基本上都是王室政府的重要大臣,如,財政大臣等。而早期斯圖亞特的國王不僅增加了其功能,而且細化了樞密院的結構,使得樞密院已具備了近代科層的雛形。

過去500年中,英國是國王和女王是家天下還是公天下?

沃爾西和白金漢的爭吵

基本框架是:由樞密院派出的軍政官任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因軍政官是由樞密大臣擔任,所以,並無精力進行管理,因此委派其親信任代理軍政官實際管理地方行政事務;治安法官位居軍政官之下,由國王直接任命,是地方權力構成中的中堅力量;教區官員一般由治安法官任命,為最基層的行政官員。在中央統領下的各級地方行政從事著各類公共事務的管理。

但是,行政管理官員從選拔、任命到收入的獲取卻停留在私域,庇護制的存在就是這一狀況的反映。在庇護制之下,貴族官員的選任是依靠個人與個人的連線,官員的提名、任免權私人化,官員管理社會的活動以對個人的忠誠和服務為宗旨,官員服務的報酬以國王私人的名義透過各種賞賜給付,中央官員基本上都有薪俸這類的常性收入,但這種收入在官員的總收入中所佔比例極少,貴族官員必須依靠王室的補助性的賞賜維持與其地位相應的生活。

過去500年中,英國是國王和女王是家天下還是公天下?

樞密院

而地方官員大部分是無俸的,完全依賴王室的賞賜。當王室財政無法直接向貴族官員給付現金時,將政府公域權力轉讓給私人成為了維持官員收入的主要辦法,也是政府維持行政機構運轉的重要手段。

由於王室收入不足,開始不擇手段攫取公眾的財富。從都鐸晚期開始,王室政府加強了對市場、行業的控制和規範,國家權力透過超經濟的強制性手段滲入到公共經濟領域的每個角落,從而增加王室收入。

所以,英國是國王和女王是家天下還是公天下?我們千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