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老虎的武松,為何打不死一條狗?

武松被一隻黃狗欺負,恐怕也是《水滸傳》中一個不太好理解的情節。這個情節,被有的讀者理解為“武松虎頭狗尾”,做了行者的武松便不如江湖上那般英雄了,最終果然成了廢人。

“武黑”認為,武松竟然連一隻黃狗都打不過,還談什麼英雄好漢?武二郎的武功也不過打打那些江湖混混罷了。

這些文字上的解讀都有些道理,但卻未必是施耐庵的本意。其實,這個情節要與魯智深吃狗肉、楊志賣刀對看,其中隱藏了歷史大事。

打死老虎的武松,為何打不死一條狗?

《水滸傳》中的“狗”是什麼意思

在武松被黃狗欺負之前,有一段魯智深吃狗肉,懷揣狗腿大鬧五臺山的故事。在楊志賣刀時,要以一隻狗來驗證寶刀“殺人不見血”,牛二卻堅決不答應。

這是發生在二龍山三大頭領故事中,與狗有關的情節,為什麼魯智深、楊志、武松都與“狗”打過交道呢?

我先說說魯智深吃狗肉,懷揣狗腿大鬧五臺山的故事,看看武松因何打不過一條黃狗。

花和尚這天遊玩五臺山,因山下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音,便來到了“父子客店”間壁的鐵匠鋪,定製了一把戒刀和一條六十二斤重的水磨禪杖。這條禪杖的重量,其實是一個時間標識,表示從嘉佑三年(1058年)誤走妖魔,到魯智深打造禪杖時,已經過去了六十二個年頭,魯智深打造禪杖,就是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二月的事。

打死老虎的武松,為何打不死一條狗?

這一年,北宋發生了兩件大事:宋金海上之盟啟動、宋徽宗下“革佛詔”革佛。這兩件事都寫進了《水滸傳》中,隱藏在故事深處。所以,鐵匠鋪的掌櫃被寫成“父子客店”隔壁的“待詔”。

民間叫剃頭匠為“待招”,後來,引申為手藝人的稱謂。施耐庵把“待招”寫成“待詔”,說的是皇帝身邊的傳達詔書的人。所以,“待詔”在“父子客店”的隔壁,“父子客店”則影射的是宋徽宗、宋欽宗這對父子皇帝。

宣和元年時,宋徽宗下“革佛詔”革佛,魯智深接到了“待詔”的詔令,便去吃了一頓狗肉,然後懷揣狗腿大鬧了五臺山。

魯智深為何一定要先吃狗肉、懷揣狗腿,然後大鬧五臺山呢?這是因為,宋徽宗是屬狗的。

搞清楚魯智深故事中的“狗”,那麼,楊志要殺狗,武松被黃狗狂吠而毫無辦法,這些故事中的“狗”也就不難理解了。

打死老虎的武松,為何打不死一條狗?

楊志殺狗的另一層隱喻

青面獸楊志是五侯楊令公之孫,累代將門之子。施耐庵的這一筆,非常有深意,寫的就是楊家將與契丹之間的恩怨,隱藏著梁山好漢與遼國之戰。假如施耐庵的《水滸傳》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則必定有楊志斬殺遼國“番王”,替祖上報仇的故事。

歷史真實中,楊志確實在种師道、种師中手下做過“選鋒首”,以先鋒敢死隊主將的身份,攻打過幽州。而《水滸傳》中,楊志的經歷卻是魯達故事來隱伏的。這也是魯智深、楊志雙奪寶珠寺,聚義二龍山的原因所在。

上文講到,魯智深吃狗肉,以狗腿大鬧五臺山,隱射的是宋徽宗革佛。那麼,楊志賣刀,要以狗血驗刀,是不是要殺宋徽宗呢?而牛二堅決反對楊志殺狗,是不是要保護這個皇帝呢?

打死老虎的武松,為何打不死一條狗?

牛二,說的其實是兩個人,都是生於953年的後周恭帝柴宗訓、遼國蕭太后。953年,農曆干支癸丑,這兩人都是屬牛的。所以,楊志賣刀殺牛二,隱藏的是趙匡胤奪位,楊志殺遼國的故事。

宋太宗雍熙三年,也就是公元986年,北宋發起“雍熙之戰”,準備收復燕雲十六州。蕭太后率領遼國奮勇抵抗,俘獲了西路主將楊繼業。楊令公被俘之後,絕食而亡,蕭太后下令斬其首級,傳檄邊關,鼓舞遼軍鬥志。遼國兵將因此士氣大振,全面擊潰北宋軍隊,宋太宗趙光義不得不坐著驢車逃命,僅以身免。

雍熙三年,干支丙戌,是狗年。楊志要殺狗,報國仇家恨,“牛二”當然不會答應了。

楊志故事中的“狗”,也有梁山好漢造宋徽宗的反這層寓意。但是,更是隱藏了梁山好漢“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真故事。

二龍山兩大頭領故事中,“狗”有著相同與不同的隱喻。那麼,寶珠寺排名第三的頭領武松,在上二龍山之前遇見黃狗,其中的寓意又會有什麼不同呢?

打死老虎的武松,為何打不死一條狗?

武松遇黃狗隱喻了明朝的事

孔家莊的孔明、孔亮兄弟,說白了就是諸葛亮,《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多智而近妖的諸葛孔明,在《水滸傳》中竟然成了宋江的徒弟。這對兄弟不文不武,施耐庵認為諸葛亮“無用”,不能光復漢室,因而,《水滸傳》中便隱藏了北宋被金國滅亡,南宋被元朝取代的歷史,以及明朝被“金”所滅的超級大預言。

同時,孔明、孔亮的姓名、星號、綽號也與明朝有關。所以,武松是先在孔家店搶了一對大雞吃,然後醉打孔亮。諸葛亮就是屬雞的,孔亮被打,那還“明亮”什麼呢?

在祝家莊的故事中,時遷偷報曉公雞,實則隱藏的雞鳴寺,也就是南京城中景陽樓附近的寺院,是靖難之役的暗喻。

施耐庵認為,燕王朱棣早有異志,並非完全因為朱元璋立孫子做皇帝,被建文帝削藩逼反。因為武松遇黃狗,其中就隱藏著道衍和尚在洪武十五年時,借給孝慈高皇后辦喪事之際,給燕王朱棣獻白帽子的秘史。

打死老虎的武松,為何打不死一條狗?

這段在當時來說是鮮為人知秘史的故事,早就以白衣秀士王倫做了隱寫。王倫的“王”字頭上加個“白”字,就是“皇”字。也就是說,朱棣至少是從洪武十五年,也就是1382年的時候,就蓄謀奪取皇帝之位了。1399年,也就是建文元年時,燕王“清君側”奉天靖難,不過是個藉口而已。

這些歷史,還隱藏在《水滸傳》中,武松景陽岡打虎、陽穀縣殺嫂,以及十字坡、血濺都監府等等情節中都暗藏了靖難之役的秘史。

洪武十五年,農曆干支壬戌,也是狗年。

因此,武松所遇見的黃狗,其實就是“皇狗”。施耐庵都把皇帝寫成了“狗”,《水滸傳》還能不反皇帝嗎?

武松這個人物,有很多重隱喻,做了行者,上二龍山在寶珠寺與花和尚魯智深聚義,便共同影射了給朱棣送白帽的道衍和尚。道衍和尚,就是後來大明王朝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打死老虎的武松,為何打不死一條狗?

至於武松、魯智深是如何隱喻姚廣孝的,我在其他文章中有非常詳細的解讀,此處不再重複。

慫恿皇子造反謀逆,“皇狗”還能不吠他嗎?如此“黃狗”吠武松,武二敢殺他嗎?殺得了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