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始終沒有想通,不過一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杜甫始終沒有想通,不過一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寶應元年(七六二)四月肅宗死了,太子李豫即位,隨即為永王璘進行昭雪,宣佈李璘不是叛變,當然李白也不算從逆了。肅宗在靈武稱帝以後,當時的大事是怎樣和安祿山的部下作戰,奪回長安。肅宗的策略是結好回紇,進行反擊。當時西方的回紇王朝和吐蕃王朝都是大唐帝國的強大成員,但是有一些不同。吐蕃和李姓王朝爭奪領導權,從西北到西南,一直和李姓王朝對峙著,特別在西北方面,雙方都在不斷地死拚死一打的當中。

杜甫始終沒有想通,不過一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不出賣大唐帝國的領導權是無從獲得吐蕃的支援的。肅宗下不了這樣的決心,因此只能轉向回紇。當時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肅宗要求回紇支援奪取長安。他自己開出的條件是”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這就是說土地和完糧納稅的人民歸唐,財帛和青年男女皆歸回紇。這是對於人民的出賣。不僅如此,後來肅宗還出賣自己的女。肅宗的次女寧國公主,本來已經出嫁過兩次,在戰事再次緊張中,許嫁給回紇王朝英武可汗。

杜甫始終沒有想通,不過一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無論是出嫁過幾次,究竟是自己的女兒,肅宗特派自己的堂弟漢中王瑀伴送,自己也送到咸陽磁門驛。皇帝哭了,公主也哭了。公主流著眼淚說”『國家事重,死且不辭。」在這一點,公主是有一些自我犧牲精神的。到了回紇,英武可汗著赭黃衣、胡帽坐在帳中榻上,一邊問李瑀”「來者和天子是什麼關係?是天子的堂弟。」英武可汗要漢中王下拜,李瑀不屈服,只是一直站著。「兩國君臣有禮,何得不拜?』漢中王瑀毅然地說”『唐天子以可汗有功,將親生的女兒嫁與可汗以結姻好。往常中國和外蕃結親,出嫁的公主,都是宗室的子女,號稱公主。現在寧國公主,是天子親生的女兒,有才有貌,不辭萬里,嫁與可汗,可汗是唐家天子女婿,應當懂得禮節,那有坐在榻上接受詔命的道理?經過這一番折衝,英武可汗起立接受大唐的詔命。次日冊命寧國公主為可敦,這就是說,是回紇的王后了。

杜甫始終沒有想通,不過一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推向乾元二年(七五九),我們就會看到那年回紇的軍隊在相州大敗,一直退到長安,並不是怎樣的勇決。也就在這一年英武可汗死了。回紇的貴臣按照回紇的風俗,要求寧國公主殉葬。公主說”「殉葬的風俗,是大唐沒有的。』她還是有骨氣,堅決拒絕這種落後的禮節。貴臣們說”『殉葬不殉葬,各依各的風俗,但是可敦沒有子女,那就得仍回長安。」回長安並不難,因為公主並不願意留在回紇。可是可汗既然死了,寡居的可敦,總不能安然地回去。貴臣們執行回紇的風俗,在寧國公主的玉容上割了幾刀。公主只有帶著創傷,號啕地回到長安。

那年杜甫有詩一首;聞道花門破,和親事卻非,人憐漢公主,生得渡河歸。秋思拋雲髻,腰肢剩寶衣,群兇猶索戰,回首意多違。一《即事》公主回來了,肅宗只有下詔百官到鳴鳳門外迎接。寧國公主為了爭取回紇的支援,遠嫁萬里,三年了,現在僥倖回來,總算是一件幸事,但是千千萬萬的國中婦女受到回紇軍隊蹭蹋的,有幾個倖存呢!肅宗這次和親的故事,是歷史上又一次恥辱的記載。

杜甫始終沒有想通,不過一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