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糧價為什麼會那麼高?常平倉和正逆回購是怎麼控制市場流動性的

有個成語,叫“青黃不接”,指的是田裡的麥苗還是青色的時候,陳糧已經吃完了,形容資源上下銜接不上的境地。

在古代,針對青黃不接的現象,由國家設定“常平倉”,在豐收的時候,向老百姓收購糧食,防止“穀賤傷農”;在歉收的時候,常平倉對外低價出售糧食,防止糧價太高。有點類似今天央媽的公開市場操作,透過正逆回購控制市場流動性。

古代糧價為什麼會那麼高?常平倉和正逆回購是怎麼控制市場流動性的

在北宋年間,這個制度出了點問題,原因也很簡單,國家不富裕,常平倉經常需要高買低賣,最後的結果就是常平倉日漸枯竭。這樣貧農在災年的時候買不起糧食,最後只能向大地主借高利貸,利息動輒高達100%,還不上的話,大地主就進行強佔貧農的土地,貧農只能流離失所,社會動盪。時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的王安石,正在推進全方面的改革(熙寧變法),經濟改革是最重要的議題之一,“青苗法”就在這個時候問世了。

古代糧價為什麼會那麼高?常平倉和正逆回購是怎麼控制市場流動性的

青苗法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常平倉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一點修改,在每年正月和五月,分兩次,由常平倉發放“農業貸款”,將糧食或錢貸給需要的農戶,農戶用來種地或者購買生產工具,到豐收的時候,再把貸款換上,利息麼,20%。高嗎?比高利貸100%低多了好嗎。貸款還不上咋辦呢?沒事,五到十個人一保,由最富有的一個人充當“甲頭”,負責所有人貸款的擔保,還不上官府就找甲頭。

王安石的想法很直接,透過利息,可以實現良性迴圈,解決常平倉的資金來源問題,貸款也是自願的,有需要的農民才會貸款,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多好。沒想到,青苗法推出不久,就幾乎遇到所有人的反對,反對者包括正宰相韓琦,本來支援改革的蘇轍,文壇老前輩歐陽修等,更不用說那個死磕了一輩子的司馬光了。可以這麼說,除了王安石自己,也就是皇帝宋神宗支援這項改革了。不過這對於王安石也不是事,因為改革本來就阻礙重重,對於這個執拗的人來說,一個人反對還是一萬個人反對,都不重要。

古代糧價為什麼會那麼高?常平倉和正逆回購是怎麼控制市場流動性的

青苗法開始全國推行。很快,這條法令的執行就開始走偏了。因為青苗法的本質是“農業貸款”,屬於商業行為;而執行者,是地方官員,是政府。青苗法雖然說是自願的,但是如果沒人貸款,指標完成的不好,對於官員來說,就是執行不力;還不上呢?更嚴重了,是瀆職。還有的官員,看中了這20%的高額利息,利用青苗法營私牟利。於是幾乎官員們都採取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強行攤派,當時稱為“抑配”。不管你需不需要,必須接受貸款,到期也必須連本帶利還回來。大戶被強攤上,不是啥大事,到期也能還上;但是很多貧民被攤派上貸款,根本無力償還,最後又去借高利貸,反而相當於受了雙重盤剝,一時之間怨聲載道,民聲鼎沸。

輿論壓力很大,宋神宗自己也頂不住了,對改革的態度開始動搖。甚至改革派內部,也出現了分裂的聲音,王安石徹底變成了“孤家寡人”,他感嘆道“天下事像煮湯,下一把火,接著又潑一勺水,哪還有燒開的時候呢?”

之後,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先後兩次辭官回家,遠離了權力中心。不久宋神宗也病逝,幼子宋哲宗繼位,高太后垂簾聽政,啟用保守派司馬光當宰相,司馬光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全面廢除王安石的各項新政。次年,王安石在家鄉病逝,善終。

若干年後,高太后病逝,宋哲宗奪回大權,重啟王安石的多項改革措施,包括青苗法。

古代糧價為什麼會那麼高?常平倉和正逆回購是怎麼控制市場流動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