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加拿大:搶佔朱諾海灘, 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

二戰中的加拿大:搶佔朱諾海灘, 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

關鍵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二戰勝利

前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爆發

1937年,德國、日本、義大利結成法西斯侵略集團,兩年後德國入侵波蘭,英國對德宣戰,隨後英王宣佈加拿大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

二戰中的加拿大:搶佔朱諾海灘, 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

▲德國入侵波蘭

後果:

二戰勝利

1945年德國投降,二戰取得勝利。但加拿大並未在戰後中取得令人滿意的地位調整,仍作為聯合王國的自治領。

二戰中的加拿大:搶佔朱諾海灘, 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

▲德國投降

過程始末

一、

德國閃擊波蘭

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同年9月英王喬治六世宣佈加拿大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加拿大被正式捲入這場人類歷史最大規模的戰爭。

這個當時人口只有1200萬的國家,有上百萬的人民投身於二戰中的歐洲戰場,其中最為光輝的篇章莫過於1944年加拿大皇家海軍參與諾曼底登陸,此役勝利,納粹德國的喪鐘幽幽傳來,加拿大軍隊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其貢獻自然不可磨滅。

二戰爆發後,加拿大作為英國的自治領,又與英法兩國有著頗深的民族淵源,一向奉行孤立主義、帶有反戰情緒的加拿大人這次也無法冷眼旁觀。

時任加拿大總理麥肯齊·金早在1936年,便坦言加拿大無法與世界割裂,世界發生的大小事件無一不影響著加拿大的命運。果不其然,僅在三年後,加拿大便被捲入了這場人類浩劫。

二戰中的加拿大:搶佔朱諾海灘, 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

▲諾曼底登陸戰中的加拿大士兵

二、

加拿大奉行的孤立主義

戰爭初期,加拿大主要負責為盟國生產戰爭物資,避免直接排除軍隊參與戰爭。但歐洲戰況每日愈下,國內輿論敦促馳援歐洲戰場。但此前加拿大奉行的孤立主義,並沒有讓加拿大做充分的軍事準備,至1939年海軍與空軍仍在醞釀擴充,常備部隊不過區區四千人。

即便如此,多方壓力催促之下,加拿大隻得讓沒有訓練充分的加大那第一、二師先後開赴歐洲戰場。

加軍開赴歐洲後,在戰鬥中一直聽命於英國或者盟軍,並陸續擴充軍事力量。在戰爭中,加拿大海軍主要負責護送運輸軍事物資的船隻,陸軍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後抵抗德軍、掩護英軍的唯一完整部隊,貢獻卓越。

在1942年,加拿大軍隊在充當主力進攻法國第厄普城的軍事行動中失利,損失慘重,此後一年內英方都沒有給予加軍較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機會。

直至1943年,加拿大政府對此表示非常不滿,丘吉爾將加拿大第一師投入進攻西西里的戰役中,隨後1944年,加拿大第三師作為參戰的五師之一參加諾曼底登陸。

二戰中的加拿大:搶佔朱諾海灘, 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

▲1940年的丘吉爾

三、

諾曼底登陸

諾曼底登陸,是二戰史上極為重要的篇章,盟軍希冀藉此開闢大陸戰場,使納粹德國背腹受敵,以加速其淪亡。

在這場戰役中,有以傷亡殘酷而為人熟知的血腥奧馬哈,而加拿大所負責登陸的朱諾海灘,也讓無數加拿大軍人在此埋骨,成為這場戰役中傷亡第二慘重的海灘。

但是,與人們的預想並不一致,加拿大軍隊由第三師和特種坦克旅共計兩萬餘人組成,而守衛海灘的德軍其實僅有兩千餘人,其中大部分人也並不是德國人,而是俄羅斯人和波斯人,戰鬥力並不彪悍,甚至軍心渙散,士兵萎靡。

可加拿大軍隊為什麼還會傷亡如此慘重呢?首先分析朱諾海灘的地理環境,供加軍登陸的區域有6英里寬,在這一帶有德軍修築的混凝土堡壘,而相對來說海灘上的障礙物並不多,可德軍又駐紮於海灘沙丘後方,加軍若想進攻德軍,就必須要穿過沙丘,地利被德軍輕鬆佔據。

二戰中的加拿大:搶佔朱諾海灘, 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

▲諾曼底登陸中的加拿大軍隊

四、

導航出現失誤

第二,這也是加軍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導航出現失誤,使得加軍錯失了二十分鐘的最佳登陸時間,而登陸時間的選定是鑑於海灘的潮汐漲落,這僅僅二十分鐘的延誤,卻讓加軍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中遭遇了漲潮。

漲潮後,原本不過45米的距離,卻變成了生與死的博弈之路,試想揹著沉重灌備的加軍士兵要衝過冰冷洶湧的海浪,是多麼困難的事情,所以有不少加軍士兵被活生生溺亡於海。

加拿大在朱諾海灘登陸戰75年週年時發行的紀念幣中,有一枚的設計便是海灘上的一個腳印,這次與死亡賽跑的比賽中每一步的抬起落下,留下一個腳印,都是對生命與勝利的一枚勳章。

有幸活著登陸的加拿大軍人又在穿過沙灘後,靠近沙丘時遭遇德軍的火力攻擊,損傷不計其數,首輪進攻的加軍傷亡率達二分之一。幸好海軍支援很快跟進,使得加軍能繼續推進戰鬥,中午時分加軍佔領城鎮,並繼續行軍得以與英軍會師。

二戰中的加拿大:搶佔朱諾海灘, 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

▲搶佔朱諾灘

結論:

加軍搶佔朱諾海灘的勝利屬於諾曼底登陸戰鬥勝利的一部分,作為朱諾海灘戰役的盟軍部隊加拿大軍隊血灑海域,以深重的代價換取二戰的重要戰機。在遠隔重洋的異域他鄉,這些加拿大軍人與其他反法西斯國家的軍人一同抵禦法西斯的侵略,值得稱頌。

但二戰中加拿大國內經濟膨脹,國內政治雲波詭譎,與英、美兩國關係幾經易折,而戰後加拿大仍作為英國的自治領,地位尷尬,致使加拿大在慶祝二戰勝利的喜悅中留下一抹不盡如人意的無奈。

【參考資料】《加拿大通史》《外國軍事人物辭典》《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