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

宋國在春秋時期是一箇中等大小的諸侯國,其第一代君主是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微子啟因為沒有繼承帝位,本來就對紂王非常不滿,後來成了商朝內部反對派的重要成員。

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

商朝末年,周武王準備討伐商朝,但是還不知道商朝的虛實。紂王殺了比干囚禁了箕子之後,微子啟便和太師、少師逃跑了,還指使太師、少師給周武王報信,告訴說商朝內部空虛,正好前來討伐。周武王得到訊息,看到殷商統治集團已經四分五裂,便一鼓作氣攻破了其都城朝歌,推翻了商朝。武王進入朝歌以後,微子啟自己綁了自己,跪在周武王面前請罪。周武王感覺微子啟帶路有功,而且正是表明自己過來是解放義士討伐罪人的好時機,便當場給他鬆綁還恢復了他的爵位。

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

周武王把紂王的兒子武庚封在舊殷都一帶,讓他管理殷商的遺民,為防止其造反,還把自己弟弟管叔、蔡叔等封在周圍監視他。武王去世之後,武庚不甘心商朝失去統治地位,便和不滿周公掌權的管叔和蔡叔一起叛亂。周公為了維護周朝的統治,便率主力前往東方平叛。微子啟在這場戰爭中再次站在周朝一邊,因此叛亂平定後便被執政的周公封在宋國,管理殷商遺民。

宋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國君當屬春秋時期爭霸不成反而喪命的宋襄公了。他繼位之後以自己的庶兄目夷為相,國家得到了一段時間的穩定發展。齊桓公召集諸侯在葵丘會盟的時候,宋襄公也曾經參加,齊桓公霸業的興盛也深深地刺激著宋襄公。齊桓公生前,曾經把太子昭託付給宋襄公照顧。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奸臣易牙、豎刁等人擁立庶子無虧即位,將公子昭等趕出來了。宋襄公帶領一些小國討伐齊國,以齊國貴族作為內應,成功地送公子昭回國繼位,這就是齊孝公。

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

這件事成功之後,宋襄公就開始自我膨脹了,看到霸主之位空缺,便也想會合諸侯成為中原霸主。目夷曾經勸諫,說以宋國這樣的小國會合諸侯容易招來禍患。宋襄公不聽,執意在曹南進行會盟,但到的只有曹、邾這些小國的國君。宋襄公很生氣,還把不想參加的鄫國國君殺死祭祀河神,想借此在諸侯面前立威。宋襄公這樣做影響非常惡劣,以他這樣中等諸侯國的力量,居然敢擅自殺害其他小國君主,不但不能讓其他諸侯害怕,反而讓天下人痛恨,還會成為其他大國進行干涉的藉口。

後來宋襄公感到沒有大國的參與,自己根本算不得真正的盟主,便於公元前639年邀請齊國、楚國兩個大國和一些小國在鹿上之地會盟。會上宋襄公以盟主之位自居,齊孝公受過宋國的恩惠沒有說話,但楚成王心中強烈不滿。宋襄公和楚成王商定秋天在盂地再次會盟,還讓楚國帶一些小國過來,楚成王答應了。秋天諸侯會盟的時候,目夷讓宋襄公帶兵前去以防不測,宋襄公不聽。會盟的時候,宋襄公和楚成王因為爭當盟主而發生爭執,被楚成王早已埋伏好的部隊當場抓起來,直到同年冬天才在魯僖公的調停下被釋放。

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

釋放回來的宋襄公感到羞憤難當,對楚國十分痛恨,可奈何不了遠比自己強大的楚國,就只好向臣服於楚國的鄭國發動進攻。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也正想打擊和自己爭霸的宋國,便派大軍直奔宋國都城。宋襄公帶領部隊趕緊回撤,雙方在泓水發生遭遇戰,史稱泓水之戰。目夷勸諫宋襄公趁楚軍渡河之時攻打他們,宋襄公拒絕,還表示仁義之師不能趁別人渡河的時候突襲。後來楚軍度過河還沒有布好陣,目夷再次勸宋襄公趕緊攻打。宋襄公再次拒絕,說:“君子不能攻打沒有布好陣地的敵人。”等楚國布好陣地之後,小小的宋軍哪裡是強大的楚軍的對手,一下子就打的大敗。宋襄公大腿被射傷了,第二年就死去了。

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

宋襄公犯的錯誤同吳王夫差、齊閔王有點類似,都是其目標和自身實力不匹配。吳國和齊國都是強國,尚且支撐不了過於宏大的目標,何況是宋國這樣的中等國家。一兩次成功之後,宋襄公過於自我膨脹,制定了不切實際的目標,這是其敗亡的根源。為了這種不切實際的目標,宋國居然挑釁強大的楚國,這本身無異於戰略自殺。

在已經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宋襄公又迂腐地固守仁義道德信條,不懂得兵不厭詐的道理,就更是愚蠢至極,直接導致了其敗亡。對於這點,韓非在《韓非子。亡徵》裡面也說過:“見到根本的利益不懂得追求,聽說了禍端也不提前防備,帶兵打仗懂得很少,卻竭力用仁義粉飾自己的可能滅亡。這也完全說中了宋襄公。

小國即使有強大的外援,最好也不要主動挑釁或倨傲地侮辱鄰近的大國。韓非子曾經說,仗恃有外援而怠慢鄰國,因為有強大國家的支援就輕侮鄰近的國家,這是可能滅亡的。春秋時期,曹國、衛國的國君當年就因為侮辱晉公子重耳,後來又仗著楚國的支援和晉國為敵,結果被晉文公生擒,幾乎導致國家滅亡。

小國雖然有大國做外援,但這個外援不一定那麼及時,真打起來外援國也不一定能取勝。更糟糕的是,有時候這個外援國可能不肯為了這個小國而和其他大國發生戰爭,反而和對方妥協而犧牲了這個小國。

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國的末代君主宋康王。宋康王名偃,他奪取了兄長的位置自立為君,後來又稱王。宋康王這個人有兩下子,他即位之後改革內政發展軍事,使得宋國變得強盛。他在東邊打敗過齊國,取得了五座城池;在西邊打敗了魏國,取得兩座城池;往南曾經打敗楚國,奪取了土地三百里。

宋康王以小小的宋國軍力,能在軍事上取得如此戰績,確實不易。然而宋康王過分迷信武力,不能採取正確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四面樹敵的境況,和齊、魏、楚等大國都成了敵人。宋國的勝利引起了這些大國的忌憚,他們絕不可能再允許一個小國發展起來威脅他們的勢力,於是齊閔王趁宋國內亂便聯合楚國和魏國一同攻打。小小的宋國在內亂之際怎能抵擋這三個大國的軍隊,結果很快就被攻佔,宋康王被殺死,宋國土地被齊、魏、楚三家瓜分。

宋康王雖然比宋襄公在軍事上能幹多了,卻依然不能正確估計自身實力,制定了其國力不能負擔的國家目標。宋國的基本實體太小,受其領土面積和人口所限,又處在大國的夾縫裡,根本沒有辦法爭霸天下。如果宋康王發展經濟穩定國內政局,發展軍事用來積極防禦,在大國之間進行謙虛的多元平衡外交,也許還能保持國土維護基業。然而他被勝利衝昏頭腦,不顧國力有限,居然試圖和齊、魏、楚等大國進行爭霸,這就是自取滅亡了。

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

諷刺的是滅亡宋國的齊閔王居然犯的錯誤和宋康王一樣,同樣是由於這個原因而身死人手。齊閔王也是東征西討,取得了對諸侯之戰的多次勝利,攻佔了很多領土,最後引起了幾乎全部大國的討伐,結果齊國差點滅亡,齊閔王也被楚國將領殺死。以齊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實力,尚且不能完成太過宏大的目標,何況是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