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1900》的故事背景是什麼?《告白:1900》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告白:1900》

故事背景是1900年後的美國——以及美國的象徵:位於紐約灣的、來往船隻都能看到的自由女神像。從1886年開始,她作為美國獨立和自由象徵。

《告白:1900》的故事背景是什麼?《告白:1900》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美國在對抗英國的獨立戰爭中,法國有較大的幫助作用,之後於1776年美國獨立。作為聯盟,是法國贈送給美國的禮物。自由女神的創作者是一個義大利人,而影片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也出生於義大利。

18世紀中期之後,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發達,造船業是工業代表。以發生在船上的故事作為載體,有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美國的工業化,吸引了大批透過乘坐往來歐美的弗吉尼亞號的人前往淘金。

船上的人們各個階層各種型別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來處就是歐洲移民。裡面有冒險家、殺人兇手、罪犯、穿著別人的衣服試圖躋身上層船艙的年輕人,更多是三等艙的貧民。移民本身意味著背離舊有的相對穩定的秩序,渴望獲得更多的財富和自由。在當時的環境下,恐怕沒有比美國更吸引人的。

新舊兩種文化衝突,船在這裡起到過渡作用。1900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可以想象一熱切地追求自由和獨立的、急於要擺脫累贅和束縛的去往美國的母親,在船上生下他後,想象性地以為鋼琴代表上層社會,將孩子放在鋼琴上等著一個上流社會的人來收養。

影片中的演員高度演繹了一個成人嬰兒的狀態:眼神乾淨,不諳世事,永遠好奇地微向前探著身子,對於船上的人觀察細緻入微,又完全置身事外。

這種無師自通的原始活力用在鋼琴上,呈現了非凡的創造力。使他彈奏的任何樂曲沒有章法,無需樂譜,也沒有規則和秩序。也因此可以隨心所欲,充滿感覺和想象,隨時可以吸引他人的全部注意。

原始的都是更充滿吸引力的,因為那是每一個人的來處,最早期未被規則化的精神貫注。也因此,1900可以用琴鍵任意捕捉每一個人的表情和動作,用琴鍵想象船以外他未曾涉足的世界。沒有被外在環境更多汙染,也就能全然地活在渾然天成裡。那顯然是在被規則化之前的天性的部分,鋼琴成為了1900內心天然部分的表達通道。

但是在1900早期被遺棄,以及之後被收養的過程中,另一部分的破壞性也體現了結果。早期的原始自戀沒有很好地在養育中形成。後期在船上身為社會底層的丹尼的照顧,以及1900在8歲時丹尼意外去世後由其它工人代為照顧,由於自身的侷限,都無法提供給1900較好的社會規則引領。養育功能欠缺,社會化無法進行。也因此當然1900身上保留了天然的部分,沒有戶籍,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身份,也就沒有了自我,因為自我與自己的存在感相關,如果沒有存在感,何談自我。

他的真的部分,是因為沒有被社會化的真,沒有學習和模仿的真,與一個人在社會中保留的真並不相同。也因此在琴鍵上,沒被人工化的自然性的純度,使得1900如魚得水,縱情演繹自己內心沒有被轉化的感覺。同時這一份真,也確實無法進入社會體系中去。

《告白:1900》的故事背景是什麼?《告白:1900》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無論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樣巨大的改變,一個停留在自己內心幻想世界中的1900,所有的世界就是弗吉尼亞號。在一個動盪的時代、動盪的人群裡,作為一種不變:一方面是對於社會的變缺乏感知,另一方面處於心理發展階段停留在早期,未進入下一階段,即使透過康恩(馬克斯)這樣一個來自外在社會的代表,幾次試圖使他走下船去,走出這個某種意義上禁錮之地。告訴他他的能力、他的名聲、他可以獲得的社會認可、成就、名利和地位,他可以真實地走進想象中的鮮活的世界。

但是這一部分離1900太遠了。

他望著不遠處的岸上夢幻的高樓:“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他說:“上了岸,何去何從?”他說:“在有限的鋼琴上,我自得其樂,我過慣那樣的日子。”他說:“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一個三等艙裡的女孩帶給1900帶來了一個下船的機會。

《告白:1900》的故事背景是什麼?《告白:1900》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正在錄製一個唱片的1900——新興事物又一代表,通過錄制的方式可以使他的音樂有機會聞名世界。正在彈奏時的邂逅,使他即興的彈奏到了一個巔峰。那麼,這一個短暫的相遇為什麼會使1900幾乎差一點踏上陸地呢?可以理解為,他內在的心理發展原先一直處在一個較原始的狀態中,一個女孩的出現,使他的內在發展稍朝前走了一點。因為喜歡一個人,並試圖與之產生聯絡,親密關係與和康恩的關係不同,只有親密關係才是早年關係的重現。但是很可惜,雖然1900試圖主動接近,並且也幾乎差一點因此改寫了命運,但是出生和早年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太欠缺好的養育人,人格品質太匱乏,更何況這差一點都不行,於是再一次退回到了自己原先的位置。

但同時,原始的生命力已經隨著這一次心動被帶動,原先渾然天成的部分缺損了,無名者1900應當再也回不去了。

自此之後,1900的命運已經註定。或者,原先早已經註定。與一艘象徵時代的大船一樣,從繁華走向沒落,直至毀滅。

應該說現代心理學尤其強調一個人的未成年期的重要性。早年養育幾乎決定了人的終身。可以想象,1900假若常規被父母較好地養育,也許他可能會成為像康恩一樣的人,像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一樣,努力活著,養活自己,戀愛結婚,生兒育女,有著任何一個人都有的所謂幸福和煩惱。也就是說,不見得康恩比1900有不如。某種天賦的方面是的,但是相比較社會適應,顯然康恩身上——或者說每一個有煙火氣的普通人身上有的品質也是1900所不具備的。

但是1900的出生即被遺棄,以及後來整個的生長過程,象徵層面上的缺乏社會身份,沒有自我,機緣巧合帶來了另一端的天賦得以發揮,但那好像是一個孩子無意中獲得了一個通靈寶物,得到既毫不費力,失去也順理成章——包括自己的生命。在太早期的過於深的無意識裡,外在的一切也不存在所謂得失。因為連這種概念都不存在。

同時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船上每一個在船上前往美國的人們何嘗不是一樣呢?每一個人被時代裹挾著,自以為很知道自己要去向哪裡,去獲得什麼,有什麼目的,其實如果在一個更大的格局下,誰不是像被遺棄的嬰兒,抱著虛幻的狂熱,要名,要利,征服,要勝利,最後被新的土地拒絕、遺棄,在一個金碧輝煌的城市裡遺失了自己。

《告白:1900》的故事背景是什麼?《告白:1900》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這一部影片的人物塑造是鮮明的,同時如果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又是模糊的。1900更像是代表“舊時光”的一個標誌,他離得太遠,但是他又如此之近。像每一個人內心的兩個部分。今天的我們也是一樣。工業化正在反過來裹挾了每一個人,我們處在其中,自以為所確定的、追逐的、渴望的、獲得的、愛的恨的,也許終不過是另一個時代、另一群人眼中的一場電影:一場浮光掠影。

另外關於影片中的幾個主要構成部分。

爵士樂是一個貫穿了影片始終的元素。

開場時康恩在樂器店賣掉自己的小號時最後一次孤獨的演奏開始,影片中的爵士樂的沒落,也代表了一種作為時代變化、社會轉變導致的舊有事物的沒落。作為非洲前往美國的黑人移民後裔發揚光大的一種音樂形式,在影片中的高潮部分,以來自紐約的黑人“爵士樂發明者”傑利。羅爾。莫頓前往船上挑戰1900,使1900一戰成名,以爵士樂挑戰失敗為終結,都象徵了舊的部分的沒落,不論好壞,必然會隨新生事物被代替。

《告白:1900》的故事背景是什麼?《告白:1900》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影片中的康恩,原名馬克斯。有意思的是當他與傳說中的(已經在陸地上廣有名聲的)1900第一次見面時,1900就稱呼他為康恩——他的小號的品牌名。在沒有名字、沒有國籍,沒有身份的1900那裡,對於其他人,他也無法看到名字的意義,也因此,別人對於他而言,或者對於這個時代的船上的所有人而言,一個確定的身份和名字本身已經相當弱化,個人與時代一樣,沒有歸屬,只有未知的前路。

而前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這樣的:“舊時光”的時代背景——20年代,美國社會和生活保守,重點之一就是反對移民。大部分美國人開始抵制來自歐洲各國移民。所以可以理解為,影片中的人們在船即將靠岸時視線所及之處金碧輝煌的紐約城,其實對他們是拒絕的。

此外兩個他們上岸以後面臨的是 “禁酒令”——當時美國保守派認為的社會動亂的源頭,以及抵制現代科學。美國本身當時也面臨保守派基督教新教教堂的傳統理念,對對自身社會發生的種種變化感到害怕。由於這一類人佔據了主流,這個新興的國家很快付出了巨大代價。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一場深刻的經濟危機,把美國經濟帶到了大蕭條時期,人民生活也遇到了極大困難,可想而知當時移民的前途。

直到1933年初,也是影片中康恩離開弗吉尼亞號的時間,當時羅斯福當選總統,新政幾乎涉及美國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直接效果是此後美國社會在很多重要領域發生巨大變化,後面才有了各個方面拉開了與其它國家的距離。

為什麼一個心理學的文章會大篇幅地談到社會背景?很簡單,沒有獨立存在個體,沒有脫離環境的人。如果不放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之下,無法更好地瞭解心理。正如看到一個孩子,你就會知道他有一個什麼樣的母親。

《告白:1900》的故事背景是什麼?《告白:1900》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最後,借用影片中1900的話:“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裡的人。你是唯一一個,而且你最好習慣如此。原諒我,朋友,我不會下船的。”

這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船是1900的搖籃、母體。歸於大海,可能是1900最好的歸宿。而對於我們,現在的社會和時代是我們的船。我們的存在,他人也不大會記得我們的存在。但不同之處是,我們應該、對自己向內的部分有更多的覺知。存在可能更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因為當我們終歸大海的那一刻,可能唯一能帶走的,是曾經經歷、體會所帶來的種種感受。

船可能會存在。除此以外,海上鋼琴師不存在。1900不存在。你和我,也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