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何宴幼年喪父,在何進死後,家道中落,不過有趣的是曹操娶了何宴的生母為妾,何宴因此成為了曹操的養子,後來,曹操又將自己的女兒金鄉公主許配給他,何宴便成為了曹操的女婿。

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魏晉時期的文人,飄逸灑脫,不拘小節,在文學史上留下了鮮明的色彩。從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賢,再到東晉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當時的文人率直任誕,清俊通脫,淡薄名利,隱居山林,從而有了魏晉風骨之說,這種行為風格也被稱為魏晉風度。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裡,如同魏晉這般大興玄學之風的朝代,幾乎沒有。而魏晉時期也有一個獨特的風氣,便是吃藥與飲酒。

何宴:吃藥始祖

何宴是三國時期曹魏大臣,武將之後,東漢大將軍何進的孫子,魏晉時代玄學的開創人,與當時的曹魏宗室夏侯玄齊名。何宴幼年喪父,在何進死後,家道中落,不過有趣的是曹操娶了何宴的生母為妾,何宴因此成為了曹操的養子,後來,曹操又將自己的女兒金鄉公主許配給他,何宴便成為了曹操的女婿。

何晏七歲的時候,才智過人,曹操當時就特別地喜愛他。因為何晏在宮中長大,曹操想認他做乾兒子,卻被何宴拒絕了。何宴拒絕的方式很巧妙,在地上畫了一個方形框,然後自己站在框裡,並說這個方框是何家的房子。因而有了“畫地為廬”的典故。這一故事在南朝劉義慶所編著的《世說新語》中也有記載:何晏七歲,明惠若神,魏武奇愛之。因晏在宮內,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

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何宴是個美男子,有著傅粉何郎之美名。這裡也有一個典故,因為何宴膚白貌美,魏明帝懷疑他的臉上搽了粉,就想親自察看一番,在夏天的時候,特意請何宴吃熱湯麵,何宴吃完後,大汗淋漓,用朝服擦臉,結果臉擦得更加潔白明亮。因此也證明了何宴並沒有擦粉,而是實實在在的真美男。《世說新語》裡是這樣記載的:“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何宴從小便體弱多病,他起初用五石散的原因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五石散也是由何宴改良而成。據說五石散一開始是由東漢張仲景所研發用來治療傷寒的方子,人食用後,全身會發熱,除了熱酒,不能吃其他熱的食物。

在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對五石散的製作以及藥效有所記載,但後世對於五石散的成分仍存在爭議。東晉時期著名的丹藥家葛洪認為“五石”是“丹砂、慈石、白礬、曾青和雄黃”,隋朝名醫巢元方則認為是“鍾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和赤石”。而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提到:“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樣藥: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還配點別樣的藥。”因而,後來普遍認為五石指的是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五石散的流行

何宴在吃了五石散之後,發現這味藥其實還能夠讓人的神志更加清醒,心情變得很好。正如《世說新語》所言:“何平叔雲: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因此,這味藥也就從他這裡傳開而來。這一傳便不得了,惹出了大麻煩。這味藥如同清朝時的鴉片一般,一旦服用,很難斷絕。五石散自魏晉開始流行,一直到唐朝才斷絕。這六百年來,數十萬人因服用五石散而喪命。唐朝的醫藥學家“藥王”孫思邈指出五石散是毒藥,遵囑自己的徒弟一定要毀了五石散,這才把這味藥從民間給去除了。

在當時流傳的說法是五石散有美容養顏、延年益壽、強身健體以及增強性功能的功效,被稱作“神藥”,也因此被主流人士所喜愛及推崇。魏晉時期民風特別開放,男子愛美也成了一種常態,相傳何宴便是極其愛美之人,連走路時都要透過看自己的影子美不美,來調整走路的姿態,更是喜愛穿女性的衣服,從而引起一股中性風。此外,由於五石散的藥材價格不菲,只有富人才吃得起,服用五石散也逐漸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五石散服用起來很是麻煩,而且這種藥吃完之後,還需要發散,也就是步行,被稱為“行散”。如果發散不及時,藥效就不能發揮出來,百害而無一利。食用該藥之後,除了酒以外,只能吃冷的食物,洗冷水澡,不然就會有性命之憂,因而也被稱為寒食散。正因為如此,在魏晉時期的冬天,如果看到有人裸露著上半身,在路上行走,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這種藥吃了之後,人的面板會變得脆弱,因此,當時服藥的人很少洗澡,原因是不敢洗澡,怕洗澡把面板洗破了,正可謂是面板“吹彈可破”,只不過在當時是面板真的會破開來。雖然現在聽起來很荒唐,但在魏晉時期,是的的確確存在的,而且古書上也有記載。人長時間不洗澡就容易生蝨子,所以就有了“捫蝨而談”的情景出現。這一點,在魯迅一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也有所提及的:“更因面板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於穿舊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蝨。所以在文章上,蝨子的地位很高,‘捫蝨而談’,當時竟傳為美事。”

事實上五石散是一種毒藥。這種藥雖然對於治療傷寒有用,可是普通人服用會對身體有害,具有極強的副作用,服用過量則會喪命,東晉的第六位皇帝司馬丕就是因為服用過量而死亡。五石散吃完後,會使人處於興奮的狀態,有人說,五石散的藥效同搖頭丸一樣,但是這種說法沒人能夠去驗證,原因在於五石散現在已經消失,藥房也已失傳,自然無法去作比較。

竹林七賢與藥酒文化

三國末期,時局動亂。曹操建立魏朝,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族虎視眈眈,司馬懿花了四十年為晉國王朝奠定了基礎,可惜西晉僅僅傳了四代,五十一年。在曹操和曹丕先後病逝之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開始掌握政權,直至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同曹操奪取東漢政權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逼魏元帝曹奐禪讓,從而建立晉朝,實現了統一。

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在曹操死後,司馬家族便開始了密謀篡位之路。在曹操的曾孫曹芳登基之後,軍政大權慢慢落入了太尉司馬懿手中。而在此期間,湧現出了以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山陽嵇康、陳留阮籍、陳留阮咸、河內山濤、沛國劉伶、河內向秀、琅岈王戎。

由於曹操主張唯才是舉和言論自由,因而形成了詩文尚通脫的特點。尚通脫指的是寫文章很隨意,文人雅士可以暢所欲言,從而導致思想格外的開放。何宴作為玄學派的始祖,在他之後,玄學逐漸興起,佛道開始流行,信奉道教的人逐漸增多。王羲之的兒子、謝道韞的丈夫王凝之便堅定不移地信奉五斗米道,直到臨死時,都還通道家的鬼神能夠救自己,死得很是荒唐。

玄學和道教的興起,儒家的衰弱,從而出現了清談之風。清談即空談,也成為了魏晉時期的一種文化特徵。魏晉時期的名士所推崇的正是飲酒、服藥、清談、縱情山水,竹林七賢則是魏晉時期的代表人物。這七個人裡,雖然思想傾向有所不同,但信奉的都是道家文化,都是玄學的代表人物。由於這七個人經常聚在一起,在山間竹林裡飲酒作樂,撫琴作曲,談笑風生,加之七人才華橫溢,因而被冠以“竹林七賢”的美名。

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魏晉風度裡的這七位賢士,以藥酒出名。嵇康以吃藥為主,飲酒為輔,而阮籍以飲酒為主,吃藥為輔。劉伶醉生夢死,以醉死而作為一生所求。阮籍有一女,待字閨中,司馬昭想要同他結為親家,結果阮籍借醉酒來躲避,一醉醉六十天,生生把來他家求親的司馬昭的僕人給逼走。山濤節制不多飲,阮咸是阮籍的侄子,音律造詣頗高,改良琵琶,製造出新樂器,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阮咸”。向秀與山濤為忘年之交,也是由山濤引薦給嵇康、阮籍等人。向秀不善飲酒,喜談老莊哲學,對道家文化深有研究。

竹林七賢都服藥與飲酒,藥與酒一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服用五石散不得吃熱食,但可以喝熱酒。所以,五石散和酒便成了絕配。服藥和飲酒都成為了魏晉風度的特徵。二是當時的政壇中,利用飲酒裝瘋賣傻的眾多,飲酒成了一種掩飾。三是五石散的藥效同酒的效果有相似性。五石散能讓人精神振奮,而飲酒也能刺激人的神經,使人處於亢奮的狀態,有些文人在飲酒之後詩興大發,靈感突增,所以這兩者都受到了當時文人權貴的喜愛。

藥酒文化其實在一定程度讓人意志消沉,只顧飲酒作樂,空談國事,卻不採取實際行動,這對當時的政治風氣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魏晉時期,雖說時局混亂,很多胸懷大志之人,在政壇上屢屢受挫,因而選擇成為隱士,不去趟官場這趟渾水。處在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逃避世俗,歸隱山林,荒誕經世,實屬出於無奈,才將情懷寄託於老莊,現實社會的腐敗已無力迴天,只得在自然之中尋求樂趣。

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嵇康滿腹才華,作為曹操的曾孫女婿,不願意去朝廷為官,為司馬氏賣命,因此得罪了司馬昭。他一而再再而三躲避司馬家族,最後卻還是因為鍾會的嫉妒,加之司馬昭的猜疑而以不孝的罪名被殺害。嵇康處刑之前,三千學子上書請命,為嵇康求情,可司馬昭還是未能放過嵇康。死刑臺上,嵇康演奏了一曲《廣陵散》,這曲子相傳是嵇康從一位高人那裡習得,並且不得外傳,才有了“嵇康死,廣陵散絕”。

當時對於不忠不孝者懲罰極其嚴重,而曹操和司馬昭都是利用不孝的罪名,分別處死了孔融和嵇康。《世說新語》的政事篇中,有談及“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講的是一個小官吏撒謊,聲稱自己的母親生病了,結果被擔任縣令的陳仲弓判處了死刑。因此,也佐證了不忠不孝者確實能夠被判處死刑。

嵇康若是涉及政壇,估計也會惹來殺身之禍,司馬昭早有謀權篡位之心,儘管後面是他的兒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但在司馬昭當權之時,就有了野心。當時的皇帝曹髦,也就是曹丕的孫子,說了一句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可惜曹髦殺司馬昭的計劃洩露,以失敗告終。

嵇康的至交山濤在被召入朝廷之後,不得已而為官,山濤與司馬家族屬於親戚關係,他的表姑是司馬懿的夫人張春華。正因為這一關係,司馬師對於山濤的戒備之心要遠遠弱於嵇康,而山濤也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如果自己拒絕為官,必然會丟掉性命。在大局已定之際,心懷天下者,能造福百姓,也不枉這一身才華。當時山濤舉薦嵇康,卻被嵇康所回絕,因此有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該書中嵇康對司馬家族暗暗諷刺,表明自己不願意為司馬氏賣命的決心。山濤此舉其實有保護嵇康的用意,嵇康在已經得罪了鍾會和司馬昭的情況下,無法獨善其身,加上嵇康的性子直,言辭過於直白,終會成為這司馬氏的威脅。既然不能歸為己用,必會除之,嵇康最終都未能倖免於難。

魏晉風度:曹操為什麼要娶何晏的生母為妾?五石散為什麼會失傳?

後來的文人雅客大多誇讚竹林七賢有魏晉風流,讚揚他們這種飄逸灑脫,淡泊名利,流連山水的高雅志趣,正如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所描寫的那樣,群賢畢至,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曲水流觴,相談甚歡。

竹林七賢嚮往自由,卻無法獲得自由。嵇康死後不久,阮籍鬱鬱而終。除劉伶外,阮咸、王戎、劉秀均入朝為官,以圖避禍。竹林雖在,七賢卻不復矣。

(■ 文| 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