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風貌與審美意蘊

電視作為綜合藝術,透過熒屏的視聽語言融合並重塑了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戲劇等諸多藝術門類。舞蹈作為形成於人類矇昧時期的古老藝術,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的樣態風貌與審美意蘊。《舞蹈風暴》是頗具話題效應和創新意義的一檔舞蹈類競技綜藝節目,自湖南衛視推出後,豆瓣評分高達8。9分,2019年全國網收視率高達0。46,份額佔比4。55%;全國城域收視率高達0。62,份額佔比5。24%,斬獲雙網收視第一佳績。

舞蹈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風貌與審美意蘊

《舞蹈風暴》在借鑑加拿大《舞蹈革命》的基礎上進行了本土化編排,相較於我國之前的一些舞蹈類綜藝節目,在賽制設計和時空審美方面都有許多經驗可循。舞蹈類競技綜藝節目的成功是多重因素使然,而其中的賽制創新與舞蹈呈現是決定節目競技性與審美性的重中之重。《舞蹈風暴》的賽制拓新《舞蹈風暴》是一檔具有娛樂性質又具備審美價值的競技類綜藝節目,這既有別於純粹作為藝術鑑賞物件的電視晚會舞蹈表演,也有別於純粹作為人才選拔手段的電視舞蹈大賽。要做到專業性與娛樂性並存、小眾品位與大眾文化兼顧,就要強化競技的緊張感,也就是說賽制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敘事話語,其呈現形式與節奏緩急都影響著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舞蹈風暴》則在賽制創新上集中體現為本體性、兼顧性、層次性。

舞蹈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風貌與審美意蘊

一是本體性,彰顯為《舞蹈風暴》之以舞為本。賽制的設計在於選出某領域優勝者,應該強調專業本體性,而當前許多競技類綜藝節目忽視了這一點,過於追求娛樂性,主打“明星牌”和“感情牌”。音樂、舞蹈、戲劇等領域的明星固然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但知名度與專業性並不完全成正比,也就是說,大多數競技類綜藝依然以明星流量為重,而非以專業能力為本。現象級的一些舞蹈競技綜藝,諸如《舞動奇蹟》《舞林大會》由明星擔綱舞者,《熱血街舞團》《這,就是街舞!》由明星擔任評審。特別是《舞動奇蹟》主要由非舞蹈專業的明星現學舞蹈參加競技,不免過度強調娛樂性而缺乏專業性,這裡的“舞”只是造就“眼球經濟”的招徠術,而非真正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大眾的舞蹈審美素養。還有一些素人參與的舞蹈競技比賽則突出了他們的情感故事,這種博得大眾同情的“感情牌”也已過時。

舞蹈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風貌與審美意蘊

《舞蹈風暴》則秉持著舞蹈本體的專業屬性,從海選中脫穎而出的50名選手全部是各類舞種當中的佼佼者,評審成員的選擇也強化了評委的專業性而非一味追求明星知名度。節目對每個參賽作品的介紹和評審對每名選手動作的入微點評都流露著《舞蹈風暴》對技藝的嚴格要求和對舞蹈的敬畏之心。在舞蹈呈現中,螢幕上還會經常出現“黑池舞蹈節”“當代芭蕾”等專業小貼士,使觀眾更為深入地瞭解舞蹈歷史與文化。《舞蹈風暴》提出“從未出現之最強舞蹈模式”口號,雖然帶有一定的商業廣告性質,但至少這是以舞為本的一種專業性表現,值得日後同類綜藝節目借鑑。二是兼顧性,體現為《舞蹈風暴》之評審環節。節目考慮到專業性和大眾性的並存,從舞蹈、音樂、表演、觀眾四個角度選擇評審嘉賓,在評分權重上兩位舞蹈專業評審各佔1票,音樂與表演共佔1票,既保證了舞蹈評價的專業性,也考量了同為表情藝術的音樂表達和演員在技術之外的表演水平,還考慮了大眾對於舞蹈的審美趣味與直接感受。

舞蹈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風貌與審美意蘊

在對評審的稱謂上,採取“風暴見證官”,這其實兼顧了評審的多重身份職能,他們既是評判者,也是見證者。這一方面把原有的選拔與被選拔關係向見證與被見證的方向轉化,使得評審與選手之間更為平等,在藝術層面實現平等交流,淡化了評審選拔的權力性,強化了專業探討的權威性;另一方面,“風暴見證官”實現了與大眾審視方位的“共謀”,打破了以往競技比賽評審、選手、觀眾各執一方的審視方位,拉近了評審與觀眾的心理距離,“風暴見證官”與大眾共同見證選手成長的同時,透過專業點評引領大眾的舞蹈審美,提升觀眾的鑑賞能力。三是層次性,表現為《舞蹈風暴》之淘汰機制。第一輪的甄選賽是50名經過海選獲得資格的選手,經過“單打獨鬥”後淘汰14名選手,剩餘的36名選手進入第二輪。在新的比賽中,實行“2V2”PK賽。這就使淘汰率從第一輪的28%驟增至50%,在觀眾隨著第一輪甄選賽融入節目情境後,競爭的激烈程度驟增,加快了節目的敘事節奏,增加了節目敘事的層次性與競技的緊張感。

舞蹈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風貌與審美意蘊

值得指出的是,節目在賽制的“規定性”之外也增加了選手的“自主性”,開創性地提出了“組合排位”比拼方法,這是對選手想法與創作自由的尊重。所謂“組合排位”是選手可以任選其他一位選手組成搭檔。一位古典舞選手本著對舞蹈的探尋,第一次嘗試與現代舞選手搭檔,還有一位選手則在有限的編排時間內將芭蕾舞與現代舞實現融合,這些嘗試都是邁向藝術新境地的第一步,優劣成敗極具懸念,這也是競技類節目增強敘事層次性的重要表達技巧。不僅如此,淘汰賽為了增加競爭的激烈性,還運用了反轉。當新晉組合還沉浸於同甘共苦的作品成果中時,立即面對組合內部的PK,搭檔瞬時變為對手。這種設計雖然在淘汰率上依舊是50%,但是此刻的競爭已經從表層深入內部,讓選手、觀眾與評審面對“戰友”突然變“敵人”的殘酷現實,這在心理接受上是一種深層的巨大反轉,從而強化了節目敘事的戲劇層次感。

舞蹈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風貌與審美意蘊

《舞蹈風暴》的時空審美電視舞蹈是以鏡頭語言記錄和演繹舞蹈的一門綜合視聽藝術,特別是伴隨著影像科技的突飛猛進,熒屏對舞蹈的詮釋也在時間空間維度上令人耳目一新。《舞蹈風暴》在視聽語言的時空呈現上是業界的一次革新,極具鏡鑑價值,並在時間維度上表現為“子彈時間”,在空間審美上表現為“圓形舞臺”,在創作理念上表現為“大時空觀”。電視作為大眾傳媒的代表性媒介,透過競技綜藝節目不斷促進競爭、優中選優,在行業選拔人才、樹立榜樣、傳遞導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別是在媒介融合時代的網臺聯動機制下,正在形成更大範圍的“議程設定”。因此,綜藝節目的賽制設計、專業高度、審美品位、文化理念就成為節目成敗的關鍵。我們對節目成敗的評判決不能僅僅依靠收視率和點選率而定,而要本著“美學的歷史的”品鑑之尺來品評。

舞蹈在影像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呈現出別樣風貌與審美意蘊

總體而言,《舞蹈風暴》於眾多同類綜藝中,在創作觀念、專業水準、技術融合方面都更勝一籌。雖也難免不足之處,卻能夠令人感受到創作者的一份匠心,能夠看到主創者正在朝著“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方向不斷邁進,為我國電視舞蹈藝術的未來之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