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它曾經敢為人先,在全民大鍊鋼鐵熱潮中,結束了西安“手無寸鐵”的歷史;它曾歷經磨難,在生產經營出現“滑坡”時,不得已被迫停產;它曾鼎盛輝煌,用44年的奮鬥歷程記錄了一個鋼鐵時代的變遷;它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承載了無數人的回憶。

它就是“老鋼廠”。在城市復興的程序中,它正在經歷蛻變與新生,以“工業遺存”的新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埋藏在城市裡的“鋼廠記憶”即將揭開。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對“老鋼廠”慕名已久,卻遲遲未能與之“相見”。

有人說它是西安的“798”,有人說它是“大華1935”“半坡國際藝術區”的同胞兄弟……它究竟是什麼模樣?帶著眾多的未知,記者走進了這座深藏在城市一角的“工業遺存”。

清晨,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有著別樣的意蘊。建大華清學院校園內,三三兩兩的學生或談笑風生或若有所思的走向不同方向。想想,這會應該是要去上課了。

穿過校園,記者被一棟爬山虎包圍的古老建築所吸引,簡單的鋼架結構上還附有少許的鏽跡,顯得莊重而富有味道。一些舊時的字元、口號還能看到少許,一下將你帶入那個大鍊鋼鐵的時代,“老鋼廠”的故事由此開始。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打破“手無寸鐵”僵局

說起“老鋼廠”,其實也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它最初的名字叫西安鋼廠。

1958年5月,在西安市東郊幸福路邊荒草叢生、滿目荒涼的土地上迎來了一批創業者。他們有來自西安市各行各業參加鋼鐵會戰的,也有來自鞍山、本溪、撫順等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太原、上海等鋼鐵企業的援建大軍。他們滿懷激情與理想奔赴西安,有的還攜家帶口,“舍小家、顧大家”,準備開始一場沒有硝煙的鋼鐵大會戰。

1958年7月1日,這是一個讓西鋼人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西鋼破土動工,揭開了大會戰的序幕。

隨後在1958年10月8日,經過工人們不分晝夜的連續作戰,只用了57天,就順利完成一期工程,成功煉出了第一爐鋼,從此結束了西安“手無寸鐵”的歷史。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有記載提到當年的創業者場景:

白天汗流浹背、晚上挑燈夜戰,用蘆葦蓆搭起的臨時工棚就是休息室,工地東南面的河溝就是“洗澡堂”,單身宿舍和家屬生活區就是工地西南面一片荒蕪的土坡上用泥巴和竹片築起的“乾打壘”。

“艱苦創業、艱苦奮鬥”就是那個時代創業者締造輝煌的精神感召。

然而好景不長,西安鋼廠的建設持續了三年多時間。1962年的1月,整個企業在國家大政方針的背景下進行調整整頓,並要求減少職工人數,尚在建設中的西安鋼廠於1962年的4月停產下馬。

企業停產、人員精簡,當時的西安鋼廠有3150多名職工,除留駐350餘人外,其餘2800多人精簡下來,返回各地。一場轟轟烈烈的會戰,一個熱氣騰騰的企業偃旗息鼓。

西安鋼廠雖然停止了前進的腳步,但它在三年多的歷程中,卻是陝西冶金工業從無到有的歷史見證,為陝鋼史冊留下了熠熠閃光的一頁。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三線大戰略”啟用一個企業

1964年5月,根據國家三線建設的佈局計劃,當時的冶金部決定將沿海的大連鋼厂部分車間、人員和裝置內遷到西安鋼廠,其名為冶金部五二廠。

1965年3月16日,在冶金部發出“搬遷通知”後,一次企業大規模的搬遷開始了。其中大連鋼廠鋼絲車間的職工,在不影響軍工生產的情況下,邊生產邊拆遷,有條不紊地將109項、2000噸重的裝置於當年9月底全部運抵西安。

1965年7月至10月,以大連鋼廠為主,來自全國8個省市18家單位的2000多名內遷職工,風塵僕僕抵達西安,並與西安鋼廠的300多名職工融為一體,再次創業。同年的10月25日,一個裝置先進、年生產力5000噸的特鋼鋼絲車間正式建成投產。

在短暫的搬遷過程中,企業提前實現“當年搬遷、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目標,創造了我國鋼鐵工業搬遷史上的一個奇蹟。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1975

年3月,五二鋼廠更名為陝西鋼廠(以下簡稱“陝鋼”)。

到1979年,一個完整的特鋼生產體系初步形成。

回顧陝鋼1965年至1979年14年的建廠歷程,雖廠名幾度變革,但特鋼性質始終未變。陝鋼的冶金軍工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單一品種到多品種的發展過程。尤其是改革開放時期,陝鋼的軍工民用產品生產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多項產品榮獲國家表彰,為國家的軍工機械等產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此後的1980年至1991年,是陝西鋼廠在改革大潮中不斷邁進的12年。這12年中,陝鋼完善了生產流程,經濟效益逐年攀升,產品質量顯著提高,技術改造和企業管理有了明顯進步,是陝鋼發展史上的一段輝煌時期。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滑坡”後的重生

輝煌過後卻過渡到了夕陽。

1996年,在國企改革開始進入深水區後,陝西鋼廠多年積累的生產經營中的弊端和矛盾漸次顯露出來,生產經營開始出現“滑坡”,並出現了虧損。1997年5月起,陝鋼被迫停產。後期在1998年,雖然企業進行了重組,但最終未能挽救僵局。

2002年5月,陝鋼正式宣佈政策性破產。一個曾經有過輝煌,為國家作出過重要貢獻的鋼鐵企業,就這樣在改革的大潮中擱淺。可以說陝鋼的變革是國企改革中的一個縮影,在44年的創業、發展和改革中,它所創造的歷史貢獻應該被銘記。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然而陝鋼實行政策性破產後,有著光榮歷史的“陝鋼”往哪裡去?

幾千名職工的出路又在哪裡?

這裡不得不提一名智者,這就是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徐德龍院士。在陝鋼面臨如此窘境之時,他以“解困難家庭難題,惠澤建大發展”的擔當與氣魄,給予陝鋼以“重生”。

2002年10月26日,西安建大科教產業有限公司成功拍得陝鋼破產資產並接受安置原陝鋼2500名職工,開創了由一所高校控股的企業收購一家大型破產國企的先河。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在“雜草比人高、野兔滿地跑”的破舊廠區裡,“化腐朽為傳奇”,建起了一座美麗的建大華清學院,讓校園在陝鋼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從啟動教育園區、恢復工業生產到安置接收職工入手,企業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在這塊餘熱尚存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創業。到2010年5月19日,公司正式更名西安華清科教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組建了西安華清科教集團,旨在全力打造一個集教育、科技、文化於一體的科教產業集團。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城市中的“鋼廠印記”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透過一棟棟老廠房留下的斑駁影調,依稀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留給人們的美好記憶。

現在的“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是2012年開始定位開發的,由西安華清科教產業集團與西安世界之窗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秉承著“舊廠房、新生命”的開發理念,踐行老廠房活化再利用的城市更新方式,對原老陝鋼老廠房重新定位、規劃、改造。主要是將創意、文化、建築、藝術有機結合,講述關於工業記憶、城市文脈、歷史標本的故事,使得沉睡的老廠房再次煥發出新的活力。

整個園區以“打造全國知名、西北一流的創業產業園區,全國唯一一個建在大學校園內的文創園”為總體定位,從老鋼廠是一個設計創業園區、是一個工業文化旅遊點及城市會客廳以及一個重創載體、雙創基地三個維度出發,進行設計開發。目前入駐企業/商戶150多家,涵蓋了規劃、建築、景觀、室內設計以及影視、平面、廣告傳媒等板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設計產業叢集的生態系統。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如今,這裡有教堂儀式感的上世紀工業建築、有經過時光洗禮後的酸洗車間;

有安靜的扶壁巷、光影斑駁的紅磚牆以及下沉廣場的夜燈初亮、水晶廣場的燈光照耀,處處體現著建築的美、藝術的美。

其中有一座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讓人記憶深刻。館內以老廠房、老物件為特色,陳列著一些舊時的桌椅、盆碗、農具、瓷罐等,每一個老物件都塵封著一段故事,時不時地會勾起人們滿滿的回憶。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對城市的所有感觸都來自過往生活的點點滴滴,所有這些感觸都是時間的附著物,在記憶中呈現城市的不同片段。連線那些幾乎已經消失,甚至不再被提起的記憶,就是以時間為材料,搭建一個有關城市記憶的時間建築。”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館長宋群曾這樣介紹建博物館的初衷。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那麼能在這個園區入駐,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懷呢?

“我們是第一家入駐的企業,因為這裡是以建築風為主的園區,與我們建築設計企業很相符,而且很多傳統的寫字樓能改造的餘地很小,而這裡的廠房樓高很高,有很大的改造空間。因此我們選擇在這裡。”談起為何在園區入駐,老鋼廠森科設計公司薛存文如是說。這裡的環境氛圍、這裡的“工業風”深深地將他們吸引,如今企業在這裡“安營”已八年有餘。走近一看,在這家公司牆外鋼結構的外牆上,爬山虎已全然覆蓋,好一份愜意。

“老鋼廠對我來說是塊福地,首先我很喜歡她的格調,其次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她都是我幸福美滿的新起點。人生美好的事情和回憶都在這裡,所以,選擇這裡,留住美好;選擇這裡,向幸福出發。”木木兒童美術工作室創始人劉林琪談起在這裡的感受時,滿是幸福感。

老鋼廠——尋找記憶中的“工業風”

如今許多設計師、設計品牌、設計業態都在這裡聚焦,一些重大論壇、展覽都選擇在這裡呈現,現在的老鋼廠風生水起、“工業風”十足。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是為保留一代人的城市記憶而保留和改造,她曾經鼎盛輝煌,也曾經落寞孤寂,如今她經歷蛻變與新生,重新成為這個城市的文化記憶焦點與創新載體,又煥發出了青春的容顏與活力。”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總經理、創始人全建彪曾在《說給老鋼廠誕生後的話》中這樣說。

他還說,多少人來到這裡,為她的氣場所震撼,為她的本色所衝擊,為她的文化所感染。無論是孩子、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能和這裡的建築找到一份有穿透力的對話……

的確,記者徜徉在園區內,看到老人在這裡談天說地、年輕人在這裡擺各種造型拍照,孩子們則在草地上無憂無慮地奔跑著……

老鋼廠不僅是建築遺產,也是工業遺存和城市復興的新地標。尋找“工業風”,這裡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午時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園區,去尋找他們心中的“城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