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分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選擇撤軍?專家:他不撤軍就輸了

227年,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克服中原。《三國志》記載,他給劉禪上書了這樣一篇表文:“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個充滿智慧的男子,從草廬中出仕,只為慧眼識人的劉備效力。劉備崩殂後,又為先帝扶持他的兒子,汗馬功勞,匡扶漢室。

司馬懿分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選擇撤軍?專家:他不撤軍就輸了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自稱自己是在南陽種地的一個農民。是金子總會發光,雖然身處田間,諸葛亮的光芒還是照進了劉備的眼裡。舉薦者稱,他有大智慧,被稱為臥龍先生。在三次親自邀請之下,諸葛亮走出草廬,從此承擔起了匡復漢室的重任。

諸葛亮擅長用兵,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作者筆下處處凸顯出他的智慧。民間傳說中也有對諸葛亮智慧的肯定,“三個臭皮匠頂不過一個諸葛亮”,都是人們對他的一種讚賞。

關於諸葛亮智慧用兵的案例逸事也非常之多,其中就有著名的空城計。

司馬懿分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選擇撤軍?專家:他不撤軍就輸了

空城計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它體現了與敵人軍事較量時所運用的心理戰,在知彼知己方能勝利這一層面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故事中,

諸葛亮雖然軍備不足,卻運用對方多疑的弱點來達成了自己以弱示弱,最終以弱勝強。

空城計原本是取自於小說三國演義裡的一個情節,而他最早的原型應該是出於條亮五事。條亮五事出於郭衝之手,是一本關於諸葛亮鮮為人知事蹟的書籍,故事情節傳奇生動。條亮五事之三原文中這樣寫道,諸葛亮在陽平屯兵時,司馬懿率十幾萬大軍攻城。不巧的是,

此前諸葛亮派魏延率大部軍隊離城東去,餘下兵力留守城中,總共加起來只有一萬左右。

軍事力量上的懸殊迫在眉睫,如果這樣打起仗來,很明顯城內是屬於弱勢地位的。這時候人人都焦頭爛額,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若然讓魏延率大軍趕回來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此時得到情報,司馬懿大軍離塵只有六十里地。

遠水解不了近火,看似已經無解了。

司馬懿分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選擇撤軍?專家:他不撤軍就輸了

在這種危急情況之下,諸葛亮和眾人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不慌不忙,整理好衣冠,帶著一把素琴,端坐於城。兩旁各站著兩個小童,諸葛亮神情自若,焚爐撫琴。

他又命令其他人把旌旗隱蔽起來,不許露出動靜,還吩咐下去開啟城門,找幾個人進行灑掃。

一切的佈局好像都顯得並沒有軍力部署。

當司馬懿大軍趕到之時,看到這樣的狀況不免非常疑惑,這不是明擺著讓人進去城裡嗎?正當司馬懿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看見諸葛亮在城上端坐撫琴。琴聲悠揚清澈,非心靜者不能彈也。司馬懿懷疑其中有詐,畢竟諸葛亮用兵從來都是非常謹慎的。眼前的諸葛亮悠然撫琴,神情閒適安然,琴聲之中也充滿了平和寧靜,很像是胸有成竹,早有埋伏。

司馬懿吩咐下去按兵不動,在僵持了一會兒之後,他決定撤軍。

司馬懿分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選擇撤軍?專家:他不撤軍就輸了

空城計的故事在歷史上鼎鼎有名,故事來源調亮五事卻被裴松之進行了反駁。

裴松之認為,故事裡邊存在著地點時間以及邏輯上等行不通的地方。

陳壽在寫《三國志》時也沒有引用空城計這一故事。然而,也有人提出意見說,條亮五事只是時間上等細節有出入,

不能證明事件的過程完全是虛構的。

除了對時間地點等的議論之外,還有一件事是引起廣大讀者關注的,那就是司馬懿真的沒有識破空城計嗎?仔細一想,並非如此。司馬懿本身也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司馬家族後期的強大,也說明了這一家族並不是莽夫,是勇謀不缺的。還有人說,兩者兵力懸殊,就算司馬懿並不知道城裡不城裡軍力多少,可以派一支部隊先進行試探。

毫無所獲當下撤兵不合常理。其實,說司馬懿識穿了這一佈局是非常有可能的,

司馬懿分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選擇撤軍?專家:他不撤軍就輸了

那為什麼司馬懿分明識破了空城計,還選擇撤軍?專家:

他不撤軍就輸了。

司馬懿選擇不正面對決的原因就是:

如果不撤兵,司馬家族結束的就更快。

曹魏與司馬家族本是互相利用的關係,而曹魏對司馬懿的看待更像是一顆棋子。曹操意在讓司馬懿和蜀漢進行相互制衡,如果司馬懿一旦失去了這個作用,曹魏就會對他進行清算。

兔死狗烹,司馬懿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就算他看穿了諸葛亮的用心,也不敢輕舉妄動。

真正強者的對戰時,有時並不如表面所看的那樣簡單。司馬家族和諸葛亮的這一場對決就暗含著

局中局,謀中謀

。雙方可能都知道彼此的底細和策略,但為了大局考慮,都只能對雙方放暫且放過一馬。這場對決無疑也是一場賭局,只是

二人心中都知進退識大局,就是一場雙贏的賭局。

參考資料:

《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