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在古代是中原逐鹿之地,其地理位置屬於中原兵家必爭之地

鄭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河南中部偏北,北瀕黃河,西望太行,左右有濟、洛二水縈流。加之其“西控虎牢(關),東蔽大梁(開封)”,“北通幽燕,南達兩湖”,當東西南北的要衝,因而自古以來便雄視中原,控御險要,成為天下重鎮。

河南鄭州在古代是中原逐鹿之地,其地理位置屬於中原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前597年(魯宜公十二年),楚莊王親率三軍攻打鄭國,鄭國國君被迫請和。晉景公聞訊派荀林父救鄭,晉軍渡黃河進駐菅城(今鄭州)西部的滎陽,與盤踞菅城的楚軍對峙。荀林父臨陣畏敵,派人到楚營言和,沒想到部下擅自衝擊楚軍,引起楚軍反擊,晉軍連夜渡河北逃。公元前587年(魯成公四年),鄭國進攻許國,晉國派欒書伐鄭救許,鄭軍戰敗,晉國佔領了鄭國的記邑(今中單縣南)和祭邑(今鄭州市東北)。公元前555年(魯襄公十八年),鄭國的大夫子孔為了奪取鄭國的統治權,勾結楚國來攻打鄭國,楚康王遂命令尹子庚率軍進駐今鄭州市西南三十多里處的梅山。這時,鄭國的大夫子展和子西發覺了子孔的陰謀,嚴加防範,使子孔無法出城接應楚軍。時值秋雨連綿,楚軍凍餒而死者甚多,不久被迫撒軍。

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鄭國的萑符(今鄭州老城東二十里處)之澤聚集了許多起義的奴隸,鄭定公派兵將其鎮壓下去。戰國末年,鄭州一帶是秦國吞併魏國時注目的地方。魏公子無忌曾對魏王說:“秦有鄭地,與大梁鄰,王以為安乎?”意思是提醒魏王注意來自鄭州方向的威脅。公元前238年,秦王贏政派軍攻打魏國,很快就佔領了魏國的衍氏城(今鄭州老城北三十里處),然後東魏國的國都大梁(今開封),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起義後,陳勝在陳縣(今河南淮陽)自立為王,立即派吳廣領兵西擊滎陽,戰火蔓延至今整個鄭州地區。後為秦將章邯擊敗,吳廣身亡。

河南鄭州在古代是中原逐鹿之地,其地理位置屬於中原兵家必爭之地

楚漢相爭之際,鄭州一帶是主要戰場之一。楚軍屢次攻奪鄭州西部的重險成皋關(虎牢關),劉邦派周勃堅奇敖倉(滎陽敖山),派彭越襲擊楚軍後方,派韓信向黃河以北發展。韓信一面側擊楚軍,一面打擊歸附項羽的魏趙、燕、齊等國,翦其羽翼。公元前204年春天,楚軍以優勢兵力猛攻滎陽,劉邦被困,曾打算向項羽請和。有人向他建議,認為應該向陝西武關方向突圍,以調動楚軍主力。劉邦採納了這個建議,引兵突出重圍西去。楚軍果然緊追不捨。這時,因彭越襲擊項羽後方成功,項羽親率主力東擊彭越,劉邦乘機又返回成皋。同年六月,項羽安定了後方之後,回師再攻滎陽,一舉將漢軍趕過黃河。不久,項羽又被迫向東回擊彭越,將成皋一線的指揮權交給大司馬曹咎。

十月,劉邦返至成皋進攻曹咎,利用其易躁易怒的弱點,迅速奪下成皋和廣武城。等項羽再來爭奪時,漢軍已在廣武山上牢牢站穩了腳跟。項羽無奈,只好同劉邦割鴻溝為界,西屬漢,東屬楚,然後撤軍東退。一年後,劉邦向東進攻,終於在公元前202年12月於坡下(安徹靈壁縣境內)之戰全殲楚軍。劉邦平定天下後,大概是汲取了同項羽作戰的教訓,仍極為重視鄭州附近的防禦,特派陳平、灌嬰領十萬精兵屯駐滎陽。據史書上講,劉邦之所以要這樣做,也是由於“天下新定,恐易世之際,人心動搖,故以信臣重兵屯南北之衝”。鄭州附近的榮陽,不但在漢初,在整個漢代都是非同尋常的地方。

河南鄭州在古代是中原逐鹿之地,其地理位置屬於中原兵家必爭之地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國反漢時,漢朝大將周亞夫曾揚言:“吾據滎陽,滎陽以東無足憂者。”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軍盤踞於此,曹操命徐晃偷襲衰紹軍,燒燬其大量輜重。

公元398年(東晉隆安二年)8月,晉寧朔將軍鄧啟方、南陽太守丘嘉率領二萬人攻打南燕,與南燕軍戰於菅城,晉軍大敗。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3月,北魏軍進攻虎牢,宋守將毛德祖奮力抵抗,堅持了二百餘天仍未失城,後因北魏軍挖地道引走城中水源,宋軍無力再戰,虎牢才被北魏軍攻陷。隋末群雄紛起,翟讓的瓦崗軍不斷出擊商邱、鄭州一帶,截獲隋軍大批物資,聲威大振。公元616年(隋大業十二年),隋煬帝派張須陀為滎陽通守,率軍進攻瓦崗察。翟讓與李密、徐世勳、王伯當等伏擊隋軍於滎陽西北的密林中,張須陀戰死,隋軍大部被殲。此戰使瓦崗軍愈發強大,成為推翻隋朝統治的一支重要力量。唐初,竇建德又與李世民戰於虎牢,竇建德軍大敗,竇建德本人逃至鄭州以西的牛口渚被擒。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淄青節度使李思道遣兵進攻鄭州附近的河陰轉運院,焚燬貯存在那裡的大量糧食布匹,然後折向淮西。公元1127年12月,金兵聞宋高宗趙構南逃,分三路追擊,一路由宗輸率領自河陽(河南孟縣)渡河攻河南,一路由兀朮率領自滄州南下攻山東,一路由洛索率領自同州(陝西大荔)攻陝西。宗翰過河後,佔據虎牢關,引兵向東又奪鄭州。鄭州知府董庠棄城逃跑,金兵越過鄭州繼續進攻汴京(開封),為宗澤所敗,於是才回頭佔領鄭州。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十三家農民起義軍在滎陽會師,李自成提出分兵五路作戰的方針,為大家所贊同。滎陽大會後,擔負向東進攻任務的高迎祥、李自成部經過鄭州,十幾天便攻下安徽鳳陽,焚燬明皇陵,接著又回兵北上,攻克商邱,轉戰河南各處,基本上控制住了中原地區。

1927年2月,奉系軍閥張作霖派兵沿平漢線南下,與吳佩孚軍隊戰於鄭州北,四月底佔領鄭州。1941年秋,日寇發動長沙戰役時,為牽制豫中蔣軍,特抽調三個師團約五萬人的兵力,在中牟、滎陽等處集中,於10月2日分三路進犯鄭州,兩天後即攻克鄭州。10月31日,蔣軍反攻收復鄭州,日寇潰退至邙山一線。解放戰爭時期,我軍解放開封和濟南後,鄭州守敵懾於被殲,曾企圖棄城逃跑。我第二野戰軍九縱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於1948年10月22日發起進攻,當日進佔鄭州,共殲敵一萬二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