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做唐僧,撕下孫悟空身上的標籤,一起成佛嗎?

你願意做唐僧,撕下孫悟空身上的標籤,一起成佛嗎?

《西遊記》看過的人應該很多吧。在我小學最喜歡看的電視劇一是《西遊記》,二是《新白娘子傳奇》。簡直百看不厭。直到現在還覺得是經典。

但是這個和沙盤能扯上什麼關係?原來在沙盤遊戲中,除了沙箱、沙子,還少不了的就是沙具了。

沙具的種類越多越好。比如說動物類包括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和天上飛的;建築類包括國內國外特色建築或功能類的建築;人物類那就更不用說,男女老少、各種職業,單人的雙人的家庭的……總之,我看到沙具配備的時候感覺自己太窮了,如果要開一個沙盤諮詢室,都不是自己能夠承擔得起的。但是,還是對沙盤很感興趣呀。

人的語言會騙人,人的行為會掩飾,只有潛意識,那樣的真實而迷人。怎麼看出人的潛意識呢?即使破開腦殼也做不到,只能藉助一定的工具,才能有這樣的希望。繪畫是,沙盤亦是。

我曾經多次給小朋友做繪畫諮詢,透過繪畫和問話看他們的家庭結構和人物關係。而在這方面很有研究的大神是嚴虎,據說上過央視,根據圖畫匹配畫者。這真是太神奇了。他也是身經百鍊,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普通人估計難學,可是到我這樣的程度應該不難。關鍵是不要“暴力分析”,一定要多些問詢,再來確認。

沙具就和畫筆一樣,畫筆在紙上生花,沙具在沙盤中起舞。

有個來訪者選擇了“孫悟空”,這和普通的花草樹木不一樣,孫悟空是“原型”的存在。

什麼是原型?在心理學上榮格賦予了定義:是集體無意識的主要內容。原型不是人生經歷過的事情在大腦中留下的記憶表象,它沒有一個清晰畫面,而更類似於一張需要後天經驗來顯影的照片底片。

換句比較容易理解但不一定準確的話來解釋,是:大家看到或聽到這個物品或者形象,就會想到背後的故事。而十之八九,不會有太大出入。

比如說“孫悟空”,只要知道《西遊記》故事的人都會知道它孕育天地之靈氣從石頭中蹦出來,拜師菩提老祖學習本領後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鎮壓在五行山下。後唐僧解救收之為徒,從此開啟了降妖伏魔的生涯,最終修成正果,成為戰鬥勝佛。

縱觀孫悟空的一生,它的精彩十個手指頭都數不完。

那這個來訪者為什麼會選孫悟空呢?

他說:這個孫悟空,就像我的兒子,頑劣不堪,不守規矩,

家裡學校都

被攪得天翻地覆。

沙具找到了,原型也有了,那怎麼引導呢?

我真是一頭霧水。初學沙盤的人一般到這裡就會卡住。可是出路也在這裡,決不能放過。

諮詢師說問:孫悟空大鬧天宮確實無法無天。那發生了什麼孫悟空停止了這個行為呢?

來訪者說:被如來降服了。

諮詢師繼續說:是啊,被如來降服,那故事結束了嗎?在它生命中出現了哪個轉折的人物?

來訪者說:觀音……唐僧……

諮詢師不緊不慢問:是誰收它為徒,帶它一路取得真經呢?

來訪者說:唐僧。

諮詢師回:是啊,它被壓後唐僧做了什麼?

來訪者說:撕下了如來的封印,讓它從五行山中出來。

諮詢師問:那孫悟空能大鬧天宮是它有什麼本事?

來訪者說:厲害啊,神通廣大,有能力又不怕事,敢挑戰權威。

諮詢師說:確實。有能力,為什麼它的能力不被肯定呢?

來訪者思考一下,說:因為不守規則。

諮詢師說:嗯,所以天庭要恢復秩序,想收服它也沒有錯。如果沒有唐僧,它一直被壓在五行山下,永遠是妖猴。可是它遇到了唐僧,一起成佛。這對你和你兒子的關係是否有新的發現呢?

來訪者無言。

諮詢師繼續說:你的兒子就像孫悟空,你願意做唐僧,撕下貼在他身上的標籤,放他從五行山下出來,相信他,一步步感化他,最後一起成佛嗎?

這是諮詢師在沙盤訓練中舉的一個案例。我反覆咀嚼最後兩句話,溼潤了眼眶。

寫下這篇文章時,因為記憶不太深刻,諮詢師的語言記得不是很清晰。她的言詞更優美、更連貫也更有力量。

我從小膽子不大,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做事謹言慎行,生怕被批評被指責。所以看到有小朋友無拘無束或放膽表現內心充滿了羨慕。

後來長大了,作為老師,作為家長,平時遇到的孩子數不勝數。如果每個孩子背後,都有這樣的父母作為後盾,真是太幸福了。

現在我有了孩子,我也期待自己能做她的唐僧,相信她,支援她,一起到我們想的明天。

你願意做唐僧,撕下孫悟空身上的標籤,一起成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