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兩委兩委幹部同心協力促進中國傳統村落大變樣

嶺腳村是一個處於贛皖交界的偏僻山村,村域面積

5。52平方公里,距浙源鄉政府10公里,全村下轄5個自然村,5個黨小組,村兩委幹部6人,其中5人為中共黨員。全村450餘戶,1600餘人,黨員42人(預備黨員1人),其中女黨員9人,本科學歷5人。嶺腳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2016年被國家住建部批准為“中國傳統村落”。近年來,嶺腳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村“兩委”幹部同心協力,促進嶺腳村容村貌村風大變樣。

一、抓班子帶隊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群眾心裡有沒有威信,重點在於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平、公開、公正,這需要支部成員率先垂範。為了搞好支部團結,黨支部隊伍始終堅持大局為重,做到不利於團結的事不幹,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政績,不搞一言堂或個人說了算,對於村內的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額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支部還在村裡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的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堅持科學管理、民主決策、政務公開,加強黨建工作,支部書記帶領黨員幹部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率先垂範,使黨員幹部成為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透過努力,近年來,嶺腳村沒有在發生惡性上訪事件,村內呈現一派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二、抓經濟促發展,帶動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

發展才是硬道理,為了全村的經濟發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臺階,村支部全面分析本村的發展形勢,拓寬思路,大力積極扶持個體企業發展。

廣泛宣傳涉農補貼、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等惠農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積極引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科學選購農資產品、務實引進種養技術、廣泛參與農業保險、有效防治病蟲災害,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今年積極引導服務務工返鄉青年養殖延邊黃牛,現已初具規模。依託山林資源的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大力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有機茶和山茶油等特色種植業。

同時經過努力,成立了

“浙麓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楚韻香有機茶專業合作社”,並且積極吸收本村農戶加入,為發展村民經濟、改善困難群眾生活起到了帶頭致富作用,使農戶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

【兩學一做】兩委兩委幹部同心協力促進中國傳統村落大變樣

三、抓專案通民心,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好事。

透過整合資金,

20

21

年,投資

98萬元,佔地980平方米的嶺腳希望小學已投入使用,除了教育部門扶持10萬元,其他88萬元都由企業贊助或群眾自籌。自籌36萬元,總投資56萬元的嶺腳村委會組織活動場所已修繕完畢,近期可投入使用。近年來共為嶺腳村困難學生爭取助學金5萬餘元。為加快嶺腳的發展,自籌集資金20多萬元,打造嶺腳西坑村容村貌和進村500米公路硬化的新農村建設。為解決贛皖兩省群眾和遊客行走方便,向上爭取資金3萬元,對浙嶺古驛道進行維修,併發包給一村民拔路邊草,得到了群眾及遊客的好評。

四、抓公益樹新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發展

幾年來,在村支部的眼裡,錢可捨得用,但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為全村百姓辦事花錢值,但把錢用在迎來送往就不是我們這屆村幹部應該做的,近幾年來,該村招待費一直壓縮在數千元以內。但想為村民辦實事,就捨得花錢。在原有文化設施的基礎上,引導村民參加各項健康有益的活動;原來村委會經營的閉路電視,主動讓出來,由村民成立理事會來管理,讓全村群眾看上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透過多方籌資五萬餘元與縣廣電局簽訂網路開通合同,農戶只需拿

80元就可安裝與縣城同樣的閉路電視。開辦了農家書屋,提供了農民致富資訊及豐富的文化知識。同時,建立健全了民調會、治保會、紅白理事會、治安巡邏隊,這幾個機構分工協作,各負其職,在精神文明建設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現在村裡社會治安安定,鄰里和睦,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的新風尚正在形成。

五、抓衛生建機制,全力抓好環境衛生整治

為建立健全衛生長效機制,成立了嶺腳村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規定由村幹部分片包乾,各自負責本區衛生包括掛點村莊公路沿線、河流區域等,分段包乾衛生盲區,不留衛生死角。各自然村都聘請一名保潔員,簽訂聘用合同,進一步落實保潔員的管理與考評工作;村委會不定時對全村衛生工作情況進行巡迴檢查,對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開展情況採取考核評比制度,考核結果與村小組年終得分相掛鉤,對衛生清潔戶、優秀保潔員、環境衛生村小組實行獎勵,打造嶺腳村良好的村容村貌。

嶺腳村支部透過典型引導,榜樣帶動,全嶺腳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現在村內社會治安安定,鄰里和睦,整個嶺腳呈現出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