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族的異輩婚,有多混亂?

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門閥士族制度的盛行,使士族階級只圖門第相當,而不顧輩份高低,從而形成很多異輩通婚的現象。然而,處於其後的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唐代存在的異輩婚現象則極少被人提及。事實上,唐朝的異輩婚也十分突出,其中皇族內部就有許多這類現象。它們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皇帝與后妃之間輩份相異。在這方面最典型的是唐高宗娶武則天和唐玄宗娶楊貴妃,前者是兒子娶庶母,後者是父親娶兒媳。除此之外,這方面的事例還有:唐太宗娶下臣徐堅“長姑”,而唐高宗娶其“次姑”,是兩父子分別娶了兩姐妹;唐高祖女常樂公主嫁與趙槐生女趙氏,趙氏卻嫁與母親侄孫唐中宗,並被立為後,顯然,趙氏比中宗高一輩,而常樂公主對於中宗來說是姑奶奶,卻又是丈母孃;唐肅宗的外孫女嫁與肅宗曾孫順宗皇帝,女比夫高一輩;而唐代宗外孫女郭氏嫁與代宗曾孫憲宗皇帝並立為後,也屬於這類情形。

二、公主婚嫁輩份不分。這種現象特別多,只舉幾個以為證:太宗女東陽公主下嫁高履行,而高履行的父親高士廉是東陽公主的親生母長孫後的親舅舅,東陽公主比她丈夫高履行低一輩;太宗女新城公主下嫁長孫詮,而長孫詮是太宗長孫皇后的堂弟,這樣新城公主的丈夫又是她自己的表叔;玄宗女太華公主下嫁楊錡,太華公主死後,玄宗女萬春公主又嫁楊,而楊卻是玄宗妃楊玉環的堂兄,他比太華公主和萬春公主這兩姐妹高一輩;德宗女鄭國莊穆公主下嫁張孝忠子張茂宗,而順宗女襄陽公主又下嫁張孝忠子張克禮,這是兩兄弟娶了兩姑侄(女),形成孃家的姑母與侄女到婆家變成妯娌關係的現象;中宗女安定公主下嫁韋濯,而韋濯是中宗的皇后韋氏的從祖弟,這顯然是堂甥女嫁給了堂舅舅。等等。

三、皇族與一些累世聯姻的家族輩份關係混亂。以楊氏家族和皇族來看,楊士雄子楊師道娶唐高祖女長廣公主,而孫楊思敬卻娶高祖女安平公主為妻,兩叔侄分別娶了兩姐妹。楊士雄孫楊豫之(父楊師道)娶高祖孫女壽春公主(父李元吉),而楊士雄孫女楊氏又嫁與高祖子巢王李元吉,這樣,就楊家來說楊豫之與楊氏是堂兄妹關係,而對於皇族李家來說,則是女婿與岳母的關係,從而使楊士雄的兒子楊師道與皇族高族子李元吉有了三重不同的輩份關係:從楊師道與長廣公主是夫妻的角度看,李元吉是楊師道的妻兄或妻弟;從李元吉的妃子是楊師道的侄女的角度看,李元吉是楊師道的侄女婿;而從楊師道的兒子楊豫之的夫人是李元吉的女兒壽春公主的角度看,李元吉與楊師道又是兒女親家。輩份如此混亂,簡直無法稱呼。

唐朝皇族何以婚嫁不論輩份?有人說是唐朝皇族的鮮卑化程度頗深的原因。這種說法可能最早出於宋代理學家朱熹。他在《朱子語類》中說:“唐源流出於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然而,實際上這並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在於門閥士族制度盛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異輩婚十分突出,從而使後來的唐朝不可避免地傳承其遺風,形成唐朝皇族異輩婚現象突出的情況。

唐朝皇族的異輩婚,有多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