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學士院:宋代王朝的皇家顧問機構

引言

在宋代有一個特殊的機構,它負責的是宋代的政治參謀顧問,是一個宣佈皇家命令的機構,名為:學士院。學士院起源於唐代的翰林學士,主要的職責就是君王的顧問,起草詔書等等。到了北宋的時候,學士院依舊被當作宰相的儲備機構,地位是十分高的,擁有獨立的政治意識和獨立意識,並不完全受到宰相的支配。到了南宋的時候,學士院出現了新的變化,到了南宋後期的時候政治地位逐漸的衰落,參政能力開始削弱,開始趨附於當時的派系。

宋代學士院:宋代王朝的皇家顧問機構

翰林制度其實就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秘書制度,這種制度從唐代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清末,走過了中國大半個歷史。對於翰林學士來說,文書的處理工作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代寫文書,也是決策的一個環節。唐代的翰林學士取得了統治者的重視,對其開始進行了制度上的設計,到了五代的時候被廢,而宋代的時候開始將翰林學士作為了宰相儲備機構。

宋代學士院:宋代王朝的皇家顧問機構

一、南宋時期的學士院

南宋在北宋滅亡之後建立,對其官職來說進行了慢慢地恢復和修整,在最初的時候很多的官職是由多人兼職來辦理的,這樣能夠使得當時的政府開支減少。而作為皇家的秘書機構學士院,在元豐改制之前也是由多個官員兼職管理的,最初的時候安排的事務過多,不少的學士院人手卻僅僅有幾人,隨著南宋的發展,學士院的工作逐漸的走向了正規。從學士院的官職來看,大多都是低一級朝堂上的官員的,在學士院的官員升遷主要是外任為主,升為宰相的的機會是很少的。

學士院的官員,如果想要自身的能力得到體現,同時能夠決策那麼必須要擠入決策圈,在南宋初期的時候,不少的官員因為自身的資歷比較淺,很難進入決策權,同時新舊政黨的鬥爭使得學士院的官員無暇顧及決策,往往是開始涉及對黨派之間的關係之上。對外頻繁的戰爭,在內部帶來的也是一場持續的關係考驗,文臣、武將、皇帝之間的關係考驗。

宋代學士院:宋代王朝的皇家顧問機構

二、皇帝對於學士院的態度

在宋孝宗的時候,學士院的地位開始有所恢復,能夠扮演了文書的起草機構,同時也能夠參與到了宰相的人才儲備機構,但隨後又開始重視官員的經驗和務實,講究文治的學士院開始又逐漸的降低起來。這是宋孝宗的用人風格,導致了學士院參與政務的職能進一步的降低,對於學士院的態度往往是趨於敷衍,但是對於學士院官員的能力來來看,宋孝宗還是比較重視的,看個人的才幹能否堪當大用。

宋代學士院:宋代王朝的皇家顧問機構

總的來說,如果學士院作為一種簡單的秘書機構,僅僅能在文書的起草上進行工作的話那麼帶來的政治影響是極其有限的。翰林學士在唐中期的時候出現,隨著政局的變化逐漸的能夠進入了決策的核心圈,但是這種文官制度的發育趨勢卻是令人失望的,僅僅是單純的起草顧問機構,在此後被宰相和皇帝所忌憚,宰相與翰林學士圍繞著核心決策的權力一直在鬥爭,雖然宋代的學士官員能夠決策重大朝政,但是以文立國的宋代,學士院依舊無法和宰相的權力所對抗。

《宋史》記載:“老臣無罪,何眾議之不容。上帝好生,奈死期之已迫。適值垂孤之旦,預陳易簀之辭。切念臣際遇三朝,始終一節。為國任怨,但知存大體以杜私門。遭時多艱,安敢顧微軀而思末路…眾口皆詆,其非百喙難明此謗。四十年勞悴,悔不為留侯之保身。三千里流離,猶恐置霍光於赤族。”

宋代學士院:宋代王朝的皇家顧問機構

結語

學士院是一個宋代的秘書機構,主要的功能就是承擔了皇帝的顧問和起草詔書,起源於唐中期的翰林學士。在北宋的時候,學士院是被當作了儲備宰相人才的機構,地位也是十分的高地,擁有了很多的權力。但是到了南宋時期的時候,學士院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並不能展現其自身的作用,反而地位則是逐漸的下降。

參考文獻: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