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打包費“亂象”,花樣百出的消費“套路”!

近些年我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非常快速,並且依託於網際網路基礎成長一大批相關的企業,主要涉及到群眾飲食、購物和出行等方面,例如滴滴、美團、餓了麼等公司,尤其在外賣餐飲方面,不僅僅改變了傳統的餐飲的格局,並且打造了一條全新的就業途徑,但是在線上平臺發展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

其中對於外賣平臺來說,這其中的外賣打包費就是一個“消費套路”,打包費用顧名思義就是在點餐過程中包裝所產生的費用,看起來不起眼的打包費,其中其中暗藏了商家與平臺的“玄機”,因此在逐漸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外賣打包費的“亂象”,也日漸衍生了眾多花樣百出的“套路”。

外賣打包費“亂象”,花樣百出的消費“套路”!

簡單來說,關於打包費中的“小心機”本質上來講是逐漸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並且外賣平臺在其中攫取了利益,各種各樣的打包費“套路”浮出水面,透過點單的商品數量在逐步的提升打包費用,據相關媒體報道,線上下實體店與線上外賣平臺購買相同的產品時,在打包費用上產生了很大的差價,這這一部分利益大部分被外賣平臺佔了,因為本來線下購物打包費用是非常少的,甚至對於一些奶茶飲品等,價格都是算在一起的。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網上外賣使用者規模已超過4億人,按照40%左右的使用率,活躍使用者超過1。6億人。一份外賣打包費一般都是1~10元錢不等,粗略計算就已經是幾億元的收費專案。面對如此巨大的利益空間,一些商家巧立名目變相增收所謂“打包費”就不足為奇了,這也是打包費用“亂象”的開始,因為其中“油水很大”。

總而言之,外賣平臺以及相關的商家就是想透過打包費用“新套路”,變相來進行謀取利潤,或者利用多收取的所謂打包費衝抵一部分參與外賣平臺營銷推廣活動所要承擔的費用。逐漸的在整體的市場中形成了一種嚴峻趨勢,商家透過打包費用可以讓自身獲得曝光率,同時也讓外賣平臺賺取了一大筆利潤。

但是,這種亂象最終傷害的是消費者,因為每一個菜品都收取一個打包費,最後卻使用了一個打包盒,這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種市場亂象必須及時制止,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文/知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