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前言

荀彧之所以想辭官迴歸故里,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源於荀彧的政治主張,已經和曹操的政治主張背道而馳,荀彧的政治主張是透過迎奉天子的方式,讓曹操匡扶漢室,實現漢室中興,而曹操在後期已經想要取而代之。對於荀彧來說他的政治抱負並沒有實現,與曹操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多,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才導致荀彧和曹操的徹底決裂,荀彧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迴避曹操,同時也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痊癒心中同時還有另一個擔憂,他懼怕曹操會卸磨殺驢,正是因為眾多謀士的前車之鑑讓他選擇了辭官歸隱,但是這一目標並沒有最終實現,荀彧的結局早已註定。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荀彧收到曹操的空食盒

一、荀彧的定位和政治圖謀註定他的結局

荀彧之所以願意幫助曹操,是因為他看到了曹操,作為當時北方最有潛力的割據軍閥是最有希望統一北方的,他希望透過藉助曹操的勢力實現自己匡扶漢室的心願,而這一心願也是自己的政治抱負,如果沒有曹操的支援,他的政治抱負也很難實現事實證明曹操也成全了荀彧,在荀彧最需要的時候,讓荀彧主持軍政大權,軍馬錢糧也交由荀彧保管,荀彧就像曹魏集團的大管家一樣為曹魏集團忙前忙後,而且荀彧還為曹操提供了迎奉天子的戰略規劃,這一戰略規劃的形成,也讓曹操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在天下人的眼中,曹操是漢室的忠誠也是匡扶漢室的代表。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曹操對袁術、張繡、呂布、張揚之戰示意圖

在曹操的統一北方過程當中,荀彧讓曹操以兗州為根據地,積極屯田,訓練士兵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沒有輕敵冒進,也更沒有趁勢擴大地盤,正是由於荀彧的運籌帷幄,才有了曹操的統一北方的萬世基業。荀彧在這一時期看到了曹操實力的壯大,他原本以為可以透過曹操的這一平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希望曹操能夠拱衛漢室,消滅其他割據勢力,併為大漢中興做出自己的歷史貢獻。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荀彧影視劇照

但是曹操顯然沒有這樣的想法,在曹操不斷的進行戰爭的同時,一個接一個勢力被消滅,曹操的勢力也越來越大,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後,曹操更有了統一天下的願望,這是荀彧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荀彧所擔心的,而這一擔憂最後也變為了現實,荀彧在這一階段也處於兩難的境地,他的選擇已經不再那麼重要,歷史已經幫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荀彧的政治定位本身是有問題的,雖然說荀彧的計謀很少失策,每一步都幫助曹操做好了戰略規劃,但是正是由於他的出發點是與當時的歷史相違背的。

東漢已經處於強弩之末,已經沒有了發展空間,是需要新興政權來代替的,而曹魏集團是最好的代表。但是荀彧沒有看清這一點,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不斷的請求曹操想要辭官迴歸故里,以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爭,但是很顯然曹操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在到壽春之後,曹操給荀彧送上了食物,但是,當荀彧將食物開啟,準備品嚐之時,裡面卻什麼也沒有,只得被迫飲下毒酒,那一年荀彧五十歲。諡號敬侯。其子荀惲嗣,後官至虎賁中郎將。次年,曹操進封魏公。曹操用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荀彧的政治生涯,但是曹操並沒有忘記荀彧所作出的歷史貢獻,曹操厚待了他的後人,但是對於荀彧而言他的一生是失敗的,因為他沒有得到自己所想要的。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三國的將士

二、荀彧辭官回鄉的原因分析

荀彧想要辭官回鄉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荀彧在曹魏政權當中,在後期越來越沒有存在感,因為對於曹魏政權而言,曹魏政權需要的是一群能夠忠於曹務集團併為曹魏集團謀取利益的人,而荀彧不是曹魏集團的核心代表,而是大漢皇室的代表,他希望透過各方勢力來為自己的政治圖謀服務,這是荀彧的政治主張,荀彧從一開始從袁紹帳下轉投到曹操帳下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袁紹影視劇照

荀彧的一生都是在尋找靠山,因為他只是一個謀士,他沒有多麼強大的軍事實力,更沒有割據一方的實力,他有的是無窮無盡的政治智慧和謀劃能力,他需要透過一個平臺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這一抱負是違背當時的歷史發展規律的。東漢末年宦官專政,朝野腐敗,已經進入了王朝的發展末期,天下群雄並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尤其是農民起義在東漢末年沉重地打擊了東漢的統治,東漢的政權搖搖欲墜,已經失去了重新煥發生機的可能朝中沒有可以把控全域性的重臣,也沒有可以抵禦外敵的軍隊,就是這樣的一個王朝,荀彧仍然對他忠心耿耿。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曹操一度想刺殺董卓

荀彧希望透過曹操來實現政治抱負,是因為他認為曹操第一有雄厚的政治實力,第二曹操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第三,曹操在當時是採納了他的建議,將天子接回了國都。曹操的做法贏得了荀彧的認可,但是荀彧所沒有想到的是,曹操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給自己的政治圖謀掃清障礙,這是荀彧所沒有料到的,荀彧在這之後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曹魏集團打工,無論是他對於後勤保障的排程還是對於財政大權的把控,都是為了曹魏政權的發展,一切是他在後期才突然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徒勞,他感覺到心灰意冷也就想要辭官回鄉,一是迴避自己的錯誤,二是規避自己可能受到的傷害。

曹操作為一名君主,曹操的猜忌心非常的嚴重,荀彧一直擔心曹操最終會謀害自己,事實上曹操也是這麼做的,而曹操之所以對荀彧產生猜忌,是因為荀彧在很多地方表現的與自己的想法出現衝突,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雖然在表面上曹操依然非常的喜愛荀彧,依然重用荀彧,給外人造成一種假象,但是實際上曹操心底已按下決心,荀彧的政治生涯已經到了盡頭,所以自己也感受到了危險,他希望透過辭官回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荀彧本人沒有任何的想法,也不想參與任何的政治紛爭,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但是曹操並沒有給他實現的機會。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荀彧影視劇照

在荀彧死後,曹操對荀彧大加讚賞,這或許是歷史的諷刺,一個有政治抱負的人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願望,卻在死後被人大家追捧,這不得不說是歷史的悲哀,但是荀彧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是違逆歷史潮流的歷史的發展,車輪滾滾向前,沒有任何人能阻擋它的腳步。

三、荀彧計謀無雙為何不早日脫身

荀彧有聰慧的頭腦和強大的戰略規劃能力,為什麼荀彧不選擇早日為自己留一條後路,而是在最後的階段才幡然醒悟,其實對於荀彧而言,他沒有別的歷史選擇,因為就整個三國的勢力劃分來講,只有曹魏集團能夠實現他的政治夙願,因為在整個三國的發展時期,只有曹禺集團的實力是最強的,也是最有機會實現他匡扶漢室的心願的,而這一點荀彧在選擇曹操時已經知曉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曹魏集團後期的發展規劃超出了他的預料。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兗州之戰示意圖

他的政治圖謀在後期已經沒有辦法去實現,因為首先曹操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曹操多次將它留在後方,讓他掌管前梁和軍事大權,雖然看似荀彧大權在握,但是已經讓荀彧脫離了政治權益的中心,荀彧對於軍事上的整體的謀劃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風采。

因為曹操不給他這樣的機會,而荀彧為曹操所網路了一大批人才,包括郭嘉司馬懿等人,是對曹魏集團忠心耿耿,一切都為了曹魏集團的利益而服務,他在整個朝野當中沒有任何的政治盟友,更沒有與他相同理想抱負的人,所以這對於荀彧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因為他已經成為了孤家寡人,沒有一個人願意與他向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

荀彧就像是中世紀的堂吉訶德,他希望用自己的標槍去與風車搏鬥,卻不知道面前的巨人是無法打倒的,也許在精神上他是一個戰士,是偉大的戰士,但是從實際意義層面上,他在現實中已經徹底失敗,因為他沒有他所想要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更談不上政治空間,在後期自己的政治空間一再被壓縮的前提下,他不得不選擇辭官迴歸故里,迴歸故里對於他來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這一階段也給自己找一個臺階。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三國的謀士

但是由於曹操與荀彧之間的矛盾已經越來越深,積怨已久,曹操就必須將荀彧解決,而後世所給予荀彧的美名也僅僅是歷史的美化,對於荀彧來說他的一生是悲劇的,也是令人惋惜的。

綜上所述一個人的性格也許就是一個人的命運,如果當初他沒有選擇曹操,而是選擇觀察天下的大事,尋找合適的君主,也許就不會是今天這樣的結果,其實對於他來說,違背歷史潮流是錯誤的選擇,如果他能夠正視這一問題,並積極為曹魏集團服務,幫助曹務集團統一天下,新興政權也會給予荀彧應有的優待。

而他也將在政治舞臺上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但是他在正確的歷史條件下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他認為透過一個勢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才是最主要的,但是他沒有。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任何的勢力是需要謀士來給自己服務的,但是沒有哪一個君主會因為毛氏的想法而改變自己的想法,更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願望而放棄自己的歷史使命。

荀彧計謀很少“失策”,為何卻想辭官迴歸故里呢?

▲郭嘉影視劇照

曹魏集團的歷史使命就是要統一天下,同時取代舊有的政權,而最終歷史也選擇了曹魏,而曹禺集團也最終讓三國的歷史程序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雖然最終是由司馬懿的子孫後代取代了曹魏政權,但是從客觀上來講,曹魏集團的實力是三國最強的,也是最有希望建立新型政權的,如果荀彧在他的政治生涯當中能夠看清這一點,也就不會有後期辭官規避的想法。

因為這是他政治生涯的起點,也是他政治生涯的終點,只有與曹魏集團聯合為曹魏集團服務,實現統一天下的願望,才能讓百姓結束戰亂才能讓。迎來和平,這才是一個謀士應當做的,但是很顯然他沒有做到這一點,這是尋覓最失敗的一點,也是他最致命的弱點,他所理解的政治版圖和天下是他眼中的天下,而不是眾人眼中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