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介紹

《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幹字文》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啟蒙讀物,是家喻戶曉歷代傳承的優秀教育著作。其詞句言簡意賅,內容包羅永珍,對於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修養的生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深刻的教育意義。

《三字經》是我國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童蒙讀物之一,成書於南宋時 期,相傳為宋儒王應麟所作,在當時就被引作蒙學教材。《三字經》 的版本很多,每一朝結束以後,後一朝都會把前朝的歷史編寫進去,加以完善。雖然全文只有不到兩千字,但內容卻涵蓋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以及民間傳說等很多方面。

關於《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介紹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後經清朝賈存 仁修訂改編,更現用名。李毓秀以《論語。學而》中“弟子人則孝, 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開篇,編纂成《訓蒙文》這本以教導弟子孝悌仁愛為核心的啟蒙讀本,其影響之大、誦讀之廣僅次於《三字經》。改編後的 《弟子規》雖然全文不過360句,共計1080字, 但內容十分豐富,三字一句,兩句一 韻,朗朗上口。具體來講,《弟子規》 分五個部分加以闡述,列舉了弟子(學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禮儀與規範,堪稱是一套系統的“兒童行為守則”

關於《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介紹

《百家姓》成書於北宋時期,著者不明,是我國流行時間最長、流傳範圍最廣的 一部蒙學教材, 它的成書和普及都要早於《三字經》。全文最初收錄姓氏411個,後來幾經增補至504個,其中包括單姓444個和複姓60個。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是由於採用了四言體例,句句押韻,讀起來順口,易學好記,因而被作為我國古代蒙學的固定教材,兒童在短時間內即可認識四五百字。從文化方面來說,《百家姓》將族娃氏編製成短句並輯錄成冊,反映了中國人對宗脈與血緣的強烈認同感,體現了中華民族濃郁的“尋根意識“。因此直到今天,《百家姓》依然是人們認祖歸宗、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據。

關於《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介紹

(千字文》成書於南朝梁武帝在位時期,編者是當時的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州,因輯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書法中1000個不同的字而得名。它是“三(《三字 經》)百(《百家姓》)千(《千字文》)”中成書最早、唯一 -確切知道作者的一部書。與《三字經》和《百家姓》相比,《千字文》流傳至今基本上不存在被後人反覆修改增補的問題,內容涵蓋天文、地理、在歷史、倫理和道德等眾多方面,堪稱一部簡約生動的小百科全書。

關於《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介紹

這幾部經典讀物涵蓋了我國古代蒙學讀物的精華要義,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韻 卡, 精簡易懂,行文抑揚頓挫,富有韻律,十分適合作為初學兒童的識字工具。本書力求在保證經典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對不符合當今時代的內容作了淡化處理和評說提示,有意灌注新的文化血液,提升其時代意義。為了便於記誦,我們又根據句意將全文分成小段,句句翻譯。在每段之後,還附上了與之相關的一-兩則歷史故事,進一步加深了讀者對原文的理解。同時,書中上百幅精美圖片向讀者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歷史人物的風貌神韻。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