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詩家集評|熊東遨《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

眾詩家集評|熊東遨《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

眾詩家集評|熊東遨《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

作者:熊東遨(湖南)

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

受降城下誦碑銘,一憶前情一慟生。

傾國力皆心付出,滿山花是血澆成。

往來刀劍驚風雨,多少屍骸失姓名。

省得立坊真要義,五洲從此不言兵。

【濯纓 評】:

1945年8月21日,在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之後不幾日,中國戰場第一次在湖南懷化芷江受降,八年抗戰或者說十四年抗戰真正的勝利紀念地,就在芷江!

作為詩人,熊東遨先生在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自然百感交集。

勝利來之不易,“滿山花是血澆成”;

戰爭是殘酷的:“多少屍骸失姓名”!

詩人的願望是良好的:“五洲從此不言兵”,希望如此吧!

東遨先生行為似李白,飄逸豪放,為詩卻似老杜,沉鬱頓挫,警語疊出。抗戰受降,主題嚴肅,身臨其境,心情沉重,故以沉重沉痛語出之,悲憫時局,審視歷史,正告敵國,警示國人,盡顯詩人的高度!

【何革 評】:

在抗戰勝利紀念日這麼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瞻仰芷江受降紀念坊,自是感概萬千。十四年抗戰,有太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幾千萬中華兒女為此付出了生命,他們大多連姓名都沒有留下,豈不讓人“一憶前情一慟生”。立於牌坊之下,作者更真切感受到戰爭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感受到中華民族為了爭取獨立的英勇鬥爭精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不讓戰爭之悲劇重演,這才是每一個良善之人所希望的。

【張慶輝 評】:

積弱中華,幾至亡國滅種,八年浴血,多少艱難苦恨,受降城下,自是百感縈心。然短短八句難承百感,必集中筆墨,書至深情,發至深思,方顯識見與情懷。

蒙古族著名散文家鮑爾吉·原野說:“一個作者,在多年的寫作之後,如果還沒有成為一個人道主義者,證明他走在錯誤的路上。”文學即人學,這萬載猶溫的人性關懷,從“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就開始了。百感之中,熊先生掂出的是反戰與和平主題,只此一端,便已遠遠高出“落後捱打”和“大國崛起”的戰狼邏輯了。

具體到表達,首聯“誦、憶、慟”三個動詞層層遞進,情感烈度漸增,很好地引出頷聯的追述(全心付出傾國力)與感慨(鮮血澆開滿山花),頸聯緊承,續述續慨救亡歲月,尾聯以“省得”另起一行收束,引發深沉期盼——五洲從此不言兵。

全詩敘議結合情理相生,意象飽滿邏輯清明,神完氣足,允為佳構。“滿山花是血澆成”醒目驚心,尤為精警,與先生另一名句“版圖要用血勾描”遙遙相應,可見其反戰與和平立場秉持有素,非為詩而詩也。

眾詩家集評|熊東遨《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

熊東遨,

別署憶雪堂。湖南寧鄉人。湖南省文史館館員;魯迅文學獎評委;湖南詩詞協會副會長;《小樓聽雨》詩詞平臺顧問。已出版《詩詞曲聯入門》《古今名聯選評》《詩詞醫案拾例》等專著三十餘種。2015年獲“詩詞中國·最具影響力詩人”稱號;2017年獲《詩刊》“陳子昂年度詩詞獎”。

眾詩家集評|熊東遨《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

方偉

號濯纓軒主人(濯纓),1958年12月生,河南羅山縣人,醉根詩社社長,《小樓聽雨》詩詞平臺評論委員,獲《詩刊》2018年度陳子昂詩詞獎。

眾詩家集評|熊東遨《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

何 革

筆名一葉舟,1967年3月生,四川旺蒼縣人,現居廣元,巴山詩社社員,《小樓聽雨》詩詞平臺評論委員。

眾詩家集評|熊東遨《抗戰勝利紀念日過芷江受降城》

張慶輝

1970年生,重慶雲陽人,定居雲南昆明,《小樓聽雨》詩詞平臺評論委員。曾任某都市報評論部主任,現自營傳媒公司。愛詩詞,好交遊,性曠達。

編輯/章雪芳 稽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