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重臣何充的武昌(鄂州)情懷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魏光祿大夫禎之曾孫也。祖惲,豫州刺史。父睿,安豐太守。充風韻淹雅,文義見稱。初闢大將軍王敦掾,轉主簿。敦兄含時為廬江郡,貪汙狼藉,敦嘗於座中稱曰:“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鹹稱之。”充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於此。”敦默然。傍人皆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遷東海王文學,尋屬敦敗,累遷中書侍郎。

歷史記載何充是王導姨姐的兒子,其妻是明穆皇后的妹妹,因此年少時便與王導友善,很早就擔任顯要官職。

公元328年,也就是晉咸和三年,歷陽內史蘇峻領兵攻陷建康後,何充東奔三吳地區以王舒、虞潭等的討伐義軍。

此時,才三十出頭的何充就已經明震寰宇,年輕人總是對未來充滿憧憬與幻想,年少輕狂的何充也想學前輩先人當一個濟世安民的名臣,於是就主動請纓像到當時的東晉軍事經濟重鎮武昌(鎮守)。

天底下那麼多山奇水秀地方,何充為何獨愛當時的武昌(鄂州)呢?因為,他覺得當時武昌與後趙、涼、前秦等其他國家接囊,一心想有一番作為何充想學三國時期諸葛孔明和周瑜,以武昌(鄂州)為根據地進而北伐平定天下。

東晉重臣何充的武昌(鄂州)情懷

可惜!當時的東晉門閥士族們根本不想一統天下,只想偏安一偶的過他們清淨太平的小日子,加上當時朝政把持在庾亮、庾冰、庾翼三兄弟的手上,坐鎮武昌(鄂州)就意味著軍權旁落,作為門閥士族代言人怎麼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呢?

於是乎,在公元329年,也就是晉咸和四年,蘇峻之亂被平定,滿懷希望的何充被了一個遠離權利中心的職位封都鄉侯,拜散騎常侍。

但是,武昌(鄂州)卻一直是他心理美好!公元361年,也就是晉升平五年,庾冰逝世,次年庾翼亦患病,何充一人獨掌大權,輔助幼主。

東晉重臣何充的武昌(鄂州)情懷

庾翼臨終前,上表朝廷請求將他的職位委託給他的兒子庾爰之。於是議論者都認為庾家世代守西藩,人情所歸,應該依從庾翼的請求,以安人心。

何充說:“不可如此。荊、楚是國家的西大門,擁有人口百萬,北有強胡環繞,西與勁蜀為鄰,地勢險阻盤曲,綿延萬里。所任得才則可平定中原,所任非人則國家社稷可憂,正所謂陸抗存則吳國存,陸抗亡則吳國亡,怎能讓一個白麵少年來充當此重任呢!桓溫才略過人,文武兼備,經略荊楚的重任,非桓溫莫屬。”議論者又說:“庾爰之肯讓桓溫嗎?如果他擁兵阻擋桓溫,禍害不淺。”何充說:“桓溫足以制服他,諸位不必多慮。”

正是因為何充推薦,後來從武昌北伐成功桓溫登上歷史的舞臺。

公元346年正月己卯日,晉永和二年何充逝世,享年五十五歲。朝廷追贈司空,諡號為文穆。因其無子,以其侄兒何放繼嗣。

何充掌政,雖然沒有澄清和改革吏治的能力,但為人努力而且有器量,以社稷為己任,選用官員時都首選功臣,而不會趁機樹立親眾,強化宗族力量,因此都得到人們尊重。但何充親近庸雜之人,信任不得其人,被時人所非議。

東晉重臣何充的武昌(鄂州)情懷

何充喜歡佛典,崇修佛寺,供給沙門超過一百人,花費過億;但卻對親友未加照料,親友至於貧乏,因而引來時人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