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究竟有哪些政績?

而明太祖實際上做了很多事情。朱元璋在歷史上一直是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正評者一般是從其大力打擊腐敗,恢復經濟的角度來看,歷史上記載朱元璋是少有勤政的皇帝;而持負面評價者,多從其高壓統治下,大加殺戮功臣、以特務錦衣衛控制政治、文字獄及廷杖。經濟學和戶籍管理參見:大槐樹屯田與洪洞大槐樹之時,中國發生了多起大規模的大瘟疫,還有連年的戰爭,人口銳減。

在大明建立統一全國以後,朱元璋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全國農業生產在大規模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加之洪武年間大規模遷往淮河以北、四川等地,大量移民遷往淮河以北和四川,使人口得以穩定增長。另外,還實行屯田政策,軍屯面積佔到全國耕地面積的十分之一。

明朝究竟有哪些政績?

另外,商屯地區也相當盛行,政府以專賣鹽(又稱鹽引鹽)作為交換,誘使商人向邊境地區運送糧食,以保證邊境對糧食的需求。明太祖又派國子監到鄉里監督水利建設,賑災,獎勵農業稅。這一舉措使許多曾經被戰爭破壞的地區恢復了生機,使明朝經濟迅速恢復。至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國共有六千五百萬人,其中民戶佔6175萬人,軍戶325萬人。

此外,為了動員全社會,明太祖也非常重視戶口普查,人人有責任。民眾被劃分為軍戶(弓兵、校尉、力士)、工匠、民戶(馬戶、陵戶、茶戶、柴戶、陰陽戶、醫戶)、灶戶等,不允許隨意轉換工作,不允許隨意轉換工作,而且不允許轉業。如果要脫離原來的戶籍制度是非常困難的,需要皇帝的特旨批准。各種各樣的活動也要有合法的證明。

明初,政改沿襲元朝制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甲、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吳元年,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洪武元年,改左、右丞相。以六部為中心,不設中書令。1380年,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發生一起胡惟庸案後,明太祖朱元璋下詔書,將六部書分給他。前中書省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到目前為止,秦、漢以降實行六百餘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廢止,相權與君權合而為一,實行軍權、行政、監察三權分立的國家體制。因國事紛繁,皇帝無能應付,洪武九年九月罷官,仿宋殿閣制,設內閣。閣下只是皇帝的參謀,雖然沒有宰相的名字,卻有宰相之實。

另外,他還沿用元朝制,設定六部吏、戶、禮、工、刑、兵六部。設事中六人,分吏、戶、禮、工、刑、兵六科,各一科一人;此外,還建立了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等五寺制度。另外,他還沿襲元監察制度,設立御史臺,設左右御史大夫一人,不久又改為都察院,下設若干監察御史,負責監督各級官吏。

明朝究竟有哪些政績?

此外,他還頒佈了《大明律》等,以規範官吏管理。明朝初年家境貧寒,特別是政治貪汙,對貪官汙吏的懲處極為嚴厲。朱元璋統治時期,有許多不法貪官被處死,包括國父朱亮祖、女婿御馬都尉歐陽倫等,其中甚至還有因郭桓案、空印案等被殺。明初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由於朱元璋的嚴刑峻法,官吏腐敗得到了有效遏制。朱棣本人節儉、勤勉地工作,在明南京皇宮內,沒有設立「御園」,只有種滿蔬菜的「御菜園」,使皇宮自給自足。

但是,明太祖性格多疑,對這些功臣也有一定的猜忌,怕他們居功枉法,圖謀不軌。廖永忠、朱亮祖、李文忠先後被殺。後來,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的罪名殺了胡惟庸,又殺了御史大夫陳寧、史中丞等。後來李善長也被牽連,其家屬七十多人被殺,共株連者三萬餘人。其後在藍玉案中,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多人。為了加強對軍隊的管理,朱元璋還設立了錦衣衛(洪武二十年廢止)、詔獄、廷杖、打擊功臣、監視等一系列措施。

明朝究竟有哪些政績?

明初的兵源,有諸將之人,元兵歸附於元軍,有獲罪而貶發,而最主要的來源是籍籍,是從戶籍中抽丁而來。此外,尚有簡拔、充填、收等方法。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廢止了大都督府,改為中、左、右、前三軍等五軍都督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在全國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由都督府管理。一衛有軍隊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為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其上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

兵源是世襲軍戶,家家戶戶都派一人為正丁至衛所當兵,軍人在衛所內輪流守守和屯田,屯田所需。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但又無調兵權,兵部有調兵權,兩者相互制衡,互不統轄,直接與兵部聯絡,最後奏請皇帝裁決,以避免權力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