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下面,我依據《如來藏經》、《寶性論》,以及前輩上師們的竅訣,簡單講一下眾生具足如來藏的九種比喻。

這九種比喻,你信或者不信都沒關係,但你要思考:佛陀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具如來藏德相,並且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宣說了,這對你有何啟發?比喻要說明的意思,你能信服嗎?不信的話,你有什麼理由?信的話,那這個如來藏、這個光明的心性,從現在直到成佛之間都是存在的,這一點你又如何受持?……

下面,我一邊講,你們也可以一邊思維—— 總的來講,這九種比喻,是分別對應凡夫、聲緣阿羅漢、見道菩薩、修道菩薩而說的。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其中,第一個比喻是萎花中的佛像:在枯萎的花中,有一尊非常莊嚴的佛像,天人用天眼見到以後,剝開枯萎的花、葉,顯出光芒燦然的佛像。喻義對照:佛像被隱藏著,這代表在煩惱中安住的如來藏;包裹佛像的萎敗花葉,代表以貪心隨眠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天人代表佛陀,當佛陀以佛眼見到眾生都有佛性以後,為其說法,去除如枯萎花葉般的八萬四千煩惱,顯露佛的功德。一般來說,這個比喻對應未入道的凡夫。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第二個比喻是蜂群中的蜜:在千百萬只蜜蜂集聚的中央,有一塊上妙甘美的蜂蜜,智者發現了這塊蜜,便巧設方便驅散蜜蜂,取出蜂蜜。喻義對照:被蜜蜂團團包裹的蜜,代表如來藏;外面的群蜂,表示以嗔心隨眠為主的各種煩惱;智者代表佛陀,佛陀見眾生都有如蜜般的如來藏,就為眾生驅開如群蜂一般的種種煩惱分別,現前證悟。

可見,現在我們不能見性,是因為有太多的障礙遮著,但我們都有佛性,這是決定的。所以,從真實意義上說,眾生是佛。有人問:“如果眾生是佛,那為什麼還要受苦呢?”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佛教所謂的“眾生是佛”,並不是說現相上是佛,是說實相是佛;而在現相上,眾生是眾生,佛是佛。

要進一步理解這個道理,就要涉及佛性的兩種清淨:自性清淨與離垢清淨。當說自性清淨時,所有眾生的本質都是清淨的,都是佛,雖然暫時被煩惱、所知二障遮蔽著,還不是真正的佛,但本體上就是佛;雖然本體上是佛,但在離開障垢之前,還是眾生,只有離垢了才能成佛,這就是離垢清淨。比如冰和水,從本性上講,水的本性是水,冰的本性也是水;但在顯現上,冰就是冰、水就是水,你不能說冰是水,只有它融化以後,才是水。 這個比喻,對應已入道的凡夫。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第三個比喻是糠秕中的果實:被糠秕包著的青稞、小麥等果實,是不能食用的,想要食用的人,一定要用方法剝掉糠秕,才能享用果實。喻義對照:被糠秕包裹的果實,代表如來藏光明;糠秕代表痴心隨眠為主的一切煩惱;而去除糠秕的過程,就好比佛陀轉法輪,讓我們懂得真理,從而突破種種障礙,現前真實的如來藏。這個比喻,對應資糧道的凡夫。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第四個比喻是不淨糞中的純金:有人走遠路,不小心把金子丟在一個骯髒的糞坑中,天人以天眼發現了這個金子,便告訴大家,讓他們把金子挖出來享用。喻義對照:糞坑中的金子,代表如來藏;而這個不淨糞坑,則表示我們非常強烈的貪嗔痴等煩惱;雖然如來藏像純金沉在坑底一樣,本來就存在著,但只有通過了解這一真理,然後去除煩惱糞穢,才能展現它的本來面目。這個比喻,對應加行道的凡夫。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第五個比喻是地下寶藏喻:在一個貧窮人的屋舍下,埋著非常豐富的珍寶藏,但寶藏不能說話,而人也不知道自己家裡有寶藏。只有當寶藏被勘探出來以後,那個人才知道,即使是以前自己最貧苦的時候,寶藏也一直都在自己的家裡。喻義對照:地下的寶藏代表如來藏;貧窮人的家,代表聲緣阿羅漢的無明習氣;雖然我們本自具足佛的相好、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就像自家地底下的寶藏一樣,但我們並不知曉,只有在通達無我智慧以後,才能將這一切開發出來。這個比喻,對應聲緣阿羅漢。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第六個比喻是果中的種芽喻:在灰色的種芽裡,有生長大樹的能力,當你把它埋進地裡以後,藉助於灌溉以及陽光等因緣,它會破殼而出,生芽、紮根、成長為參天大樹。喻義對照:種芽代表眾生的佛性,其中蓄積著無窮的精華和力量;而它的殼,則代表見道所斷的煩惱;當因緣成熟時,如種芽一般的佛性,便能借助於福慧兩種資糧,破除煩惱、展現本來面目,並最終成就佛果。這個比喻對應見道菩薩。見道者的比喻有兩個,這是第一個。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第七個比喻是破衣中的寶佛像喻:被臭穢破衣包裹的珍寶佛像,雖然放在路的中央,但無人知曉。在天人的指導下,大家知道以後,撕去破衣,取出寶佛像。喻義對照:寶佛像代表佛性;破衣代表見所斷煩惱;就像天人為人指示佛像一樣,佛陀為眾生宣說妙法,解脫其相續中的珍寶佛性。 這個比喻,也是對應見道菩薩。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第八個比喻是貧賤醜女懷中的轉輪王喻:一個非常貧賤醜陋的女人,無依無靠地住在一個破屋裡,因為偶然與人相交,懷上了轉輪王。轉輪王,相當於現在一般的國王,他以正法教導世人。貧女腹中雖然懷著國王,但她自己並不知道,只有生下了他以後才知道。喻義對照:腹中的國王代表如來藏;貧女無怙而住,代表修道所斷的煩惱;眾生雖然深陷痛苦,無有依怙,但在每一個眾生的相續中都有佛性,依靠這個佛性,將來都可以成佛。這個比喻,對應一地到七地的修道菩薩。

每個人所具有的佛性到底是什麼?

第九個比喻是泥模中的金像喻:古代都用泥模鑄造佛像,先在泥模中刻好佛像的紋路,再把金子熔化倒入,之後取出時,就呈現一尊完美的佛像。喻義對照:金像代表佛性本自無垢清淨;泥模代表煩惱客塵;佛陀善巧說法引導眾生修行,就像剝去泥模一樣,破除他們的一切障垢,讓眾生成就佛道。這個比喻,對應清淨三地(八地到十地)的修道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