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歲月」看露天電影

看露天電影

杜太一

看電影對於現在的人來説,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下鄉知青在兵団看個電影那簡直是比吃頓大餐還要奢華的事情了。當年的電影就是那麼幾部,如南斯拉夫的《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等幾部進口電影,還有幾部樣板戲長期來回播放,這還要在農閒時放映。來一部電影全團二十四小時不停的放映,還得放映三天全團所有單位才能輪過來。

「知青歲月」看露天電影

當年一聽到今晚要放映新電影的訊息,那連隊的戰士真是吃完了晚飯,就開始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電影來。幾點來也沒有準訊息,常常是半夜一兩點鐘來,反正是幾點來幾點看。我們當時都年青精力旺盛,平時也沒有什麼文化生活,所以,不管幾點演電影,大家都不睡,熱情高漲地在宿舍裡談論著電影,也有的人聊累了,就和衣而臥。

還有的戰士能把電影裡的臺詞橋段背得滾瓜爛熟,像我們班有個上海青年就能繪聲繪色地講出電影裡的很多橋段,他講的是惟妙惟肖,我們聽的是津津有味。就這樣盼著、聊著、等著放映隊的到來。

那時團裡也沒有幾輛吉普車,但為了影片能在全團所有連隊三天演完,常常派一輛吉普車拉著放映隊全團轉。如果片子不急,有時我們連也自己派馬車去團部把影片拉回來。

放映隊也沒有幾個人,但有一箇中年人我記憶深刻,是因為他的放映技術太高超了。那時的放映機常常只有一臺,是最小的那種,最適合在農村邊遠的地方放映小電影。如果放映技術不高,換片的時候就會斷片。但這位師傅卻在片頭片尾換片的時候,用十幾秒的時間就能把影片接上。這樣在只有一臺放映機的情況下,讓所有人都看不出有斷片的痕跡,真是個放映高手。

每次他放電影,我都要在他身邊看一會兒他換片時候的風采。

當年,有時來團裡的影片只給一天時間,那就只在團部或造紙廠等幾個單位發映。但還是有很多戰士為看一場電影跑到團部去,一趟就要十來里路,來回二十幾里路。我們連有個上海青年跑的最勤,他個子高高的大長腿,每次聽說團裡來了電影不下連隊他都和幾個人,不知疲倦的走到團部,到了地方還要看站票。

這時的季節常常在夏季,放的都是露天電影,一邊看還要一邊拍蚊子。

「知青歲月」看露天電影

去團部需要路過二十五連,老連隊有一條小路離團部很近,可以少走十分鐘的路。有一年出了一件命案,一位密山本地的女教師被殺在小路上,當時,一個北京青年他在團部加工廠工作,和她搞過物件也被抓起來,拘了一段時間。當時還發動全營的人在現場附近,拉大網找血衣兇器,但找了兩三天也沒有收穫,此案後來一直也沒有破案。自從出了這次命案,我就再也沒有去團部看過電影了。但連裡有的戰士還是不信邪,照看不誤。

文化生活的匱乏,讓當年的知青無法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是當今的青年難以想象的。改革開放以後,文化藝術市場空前繁榮昌盛,人民群眾的業餘生活更是豐富多彩。像當年的兵團戰士為看個電影跑上二十里路再站上兩個小時,早已成為歷史。但年輕時一群年輕人,在興凱湖畔為看一場電影,來回走二十里路,再站上兩個小時,期間還要忍受蚊蟲叮咬,精神可嘉實在是令人難忘。

年輕真好,青春萬歲!

「知青歲月」看露天電影

作者:

杜太一,畢業於北京新三中,1969年曾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団四師四十三團(現興凱湖農場)工作8年,現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