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也要打光棍兒?

「來源: |歷史教育家 ID:lsjyjlj」

成家立業,是古今人所共同追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俗語是多少世代裡中國人們的任務與追求——不結婚生子,就是“斷了香火”,就是不孝。

古人壽命不長,往往早婚,先成家,再立業。古代女子無業可立,唯有將一生的時光與精力奉獻給家族,相夫教子,以求丈夫或孩子得到功名後,自己也能得到封蔭。

如今的女性也有了自己的事業追求,很多人便選擇

“先搞事業”

,希望能讓家人有更優裕的生活。

不過,這種“先搞事業”的傳統,古人也早已有之了。提出著名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便是西漢名將霍去病。

#01

仕: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如果這句話放在近現代背景下,約等於“日本鬼子還在侵略我中華大地,暫時不急著結婚”。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當時的情境了。

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國秦漢時期的夢魘。

古人為何也要打光棍兒?

漢 金怪獸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推測為匈奴族首領帽上的冠飾

自西周起

,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犬戎部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

戰國時

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定了雲中等縣,築趙長城。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

戰國末期

,趙國大將李牧曾大敗匈奴。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將蒙恬趕出河套地區。

秦末漢初

,匈奴強大起來,屢次進犯,對西漢政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並控制西域。

漢武帝時期

,衛青、霍去病舅甥可謂是匈奴的剋星。

霍去病

少年得志,十八歲為

剽姚

校尉

(“剽姚”意為勇猛勁疾),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

冠軍侯

古人為何也要打光棍兒?

電視劇《霍去病》劇照

十九歲時升任

驃騎將軍

,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與衛青率軍深入漠北,於漠北之戰中消滅匈奴左賢王部主力七萬餘人,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積土為壇,分祭天地,以告成功,臨瀚海而還。

此役使

封狼居胥

從此成為成語,比喻建立顯赫功績,歷代文人多以此歌頌武功。

宋代辛棄疾的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詞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之句,以霍去病的此次壯舉諷刺宋文帝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表明自己堅決主張抗金但反對冒進誤國的立場和態度。

此戰後,匈奴大受打擊,渾邪王投降漢朝,從此匈奴分為南北兩支,再也沒有能力對漢朝進行大規模的侵略,北部邊境幾十年沒有發生戰爭。

霍去病加拜

大司馬驃騎將軍

,與其舅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同掌軍政。漢武帝為他建造房舍,霍去病堅辭不就,曰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漢武帝大為感動。

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病逝時年僅二十四歲。他的單身或許是宿命,若天假以年,應該會娶名門淑女,延續將門雄風。然而命運無常,英雄也逃不脫,這句豪邁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倒是從此流傳了下來,激勵著古往今來的人們,沒有大家之安定,何來小家之美滿?

古人為何也要打光棍兒?

漢 馬踏匈奴 霍去病墓前石雕

如果家國覆滅,無力迴天,許多人便也提不起談情說愛的興致了。

正如

《桃花扇》

最後張瑤星道士喝斥國破家亡後的侯方域和李香君說:“呵呸!兩個痴蟲,你看國在哪裡?家在哪裡?君在哪裡?父在哪裡?

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它不斷麼?

#02

隱: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

李白

寫道,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詹鍈

《李白詩文系年》

認為此詩寫於天寶十二載(753),那麼,離詩人辭世,已經不足兩年。已是53歲老人的李白,在登高時,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他的高遠曠逸千古皆知,像一匹野馬般狂放不羈,既不能為世俗所縛,更難與俗人朝夕相處。

古人為何也要打光棍兒?

十一年前的秋天,42歲的李白突然接到了唐玄宗邀他入京的詔書,大喜之餘,李白寫下了著名的“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據說李白當時的妻子劉氏看不起李白的落魄,所以李白引用漢武帝時朱買臣的典故諷刺劉氏。

李白並沒有得意多久,44歲那年三月,便被玄宗“賜金放還”。此後,漫遊、臥病……名利仕途,隨著年齡增長,希望在破滅。至於何時與劉氏分的手,也已無法具體考證,只知道他與這位劉氏感情實在不睦。

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風風雨雨後,李白在發出這句“相看兩不厭”的感慨時,除了對世俗不能賞識其才華的憤慨外,對身邊家人不能理解自己甚至輕賤自己,會表示更大的憤怒吧。

古人為何也要打光棍兒?

電影《妖貓傳》劇照

向來才高孤傲之人,往往更難得佳偶

。何況在那個普通女性無法受教育,只能被迫相夫教子的年代呢。

李白還是幸運的,結髮妻子許氏為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第二任妻子宗氏為唐高宗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攜宗氏南下。後李白因李璘案下獄時,宗氏曾奔走營救。都是高門之後,與李白琴瑟和諧,肝膽相照,讓李白在滿布荊棘的人生路上,感到愛情的美滿與親情的溫暖。或許正是珠玉在前,這位勢利的劉氏,才更讓李白覺得不堪吧。

從此世間相看不厭之物,只有這座敬亭山了。

李白倒沒有打光棍,在東魯時,還與當地一婦人同居,生下了李頗黎。

但在李白辭世兩百餘年後的宋代,一位叫作林逋的人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

“梅妻鶴子”

林逋

少孤力學,好古,通經史百家。書載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貧困,不趨榮利。

及長,漫遊江淮,40餘歲後

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

。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以湖山為伴,

《宋史》

載其“二十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終身。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聞其名,賜粟帛,並詔告府縣存恤之。林逋雖感激,但不以此驕人。人多勸其出仕,均被婉言謝絕同,自謂:“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

清光緒

《奉化縣誌》

記載,林逋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有人問:“何不錄以示後世?”答曰:“我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

有心人竊記之,得300餘首傳世。其

《山園小梅》

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寫梅花風姿與月色相映,意境混融,被譽為

“千古詠梅絕唱”

林逋的

書法

亦是一絕,陸游謂其書法高絕勝人。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書及人品,並詩跋其書:“詩如東野(孟郊)不言寒,書似留臺(李建中)差少肉。”明沈周詩云:“我愛翁書得

瘦硬

,雲腴濯盡西湖綠。西臺少肉是真評,數行清瑩含冰玉。宛然風節溢其間,此字此翁俱絕俗。”

古人為何也要打光棍兒?

宋·林逋 《自書詩》 故宮博物院藏

以詩書見人格,林逋的孤傲高潔可見一斑。高絕塵世之人,心中自有無瑕山水。他的眼裡不能揉沙,更無法與俗人分享他心中的出塵境界,於是只能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營造心中的冰雪世界,不染俗世塵埃。

#03

無奈: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無論古今,那種“牆頭馬上遙相望,一見知君即斷腸”的愛情,總是美好到耀眼,讓人終身不忘。只是“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愛上渣男,結局總是令人神傷。

古代女子不得為官,除了婦好、梁紅玉等僅有的幾個女將,以及武則天時期的上官婉兒等女官,女性幾乎不能在社會上發揮自己的才學。然而,有一位

“女校書”

,雖未任職,校書之名卻從此流傳青史。她就是發明了薛濤箋的唐代女詩人薛濤。

薛濤

姿容秀美,工詩書,成為當時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身邊的紅人。韋皋欣賞她的美貌,更欣賞她的才華,會讓她參與一些案牘工作。薛濤的才氣以及細緻讓他讚歎不已,於是向朝廷打報告,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

秘書省校書郎

官銜。

校書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然官階僅為從九品,但這項工作的門檻卻很高,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女子擔任過校書郎。雖囿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還是把薛濤稱為“女校書”。

才貌雙全但身為樂籍的薛濤,心比天高,身為下賤,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不知不覺,把自己熬成了那個時代的“大齡剩女”。

然而,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在她42歲時,比她小11歲的詩人元稹慕名來見,他倆很快陷入熱戀。她寫下“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的詩句,愛情中的甜蜜讓她成為一個小女孩。

可是元稹是誰啊,他是唐傳奇

《鶯鶯傳》

的作者,也被古今學者考證,認為他是以自己的一次豔遇作為基礎來創作這篇傳奇的。《鶯鶯傳》即後世廣為流傳的《西廂記》,只是結局悲慘,張生無情拋棄了崔鶯鶯後,還要說“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

古人為何也要打光棍兒?

清·佚名《西廂記》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元稹的品行,可見一斑。才名再高,容貌再美,愛情再甜,他又怎麼能娶這個樂籍女子,從而影響自己的仕途呢?

這年七月,元稹調離川地,任職洛陽,從此勞燕分飛。細算起來,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過3個月而已。

薛濤脫下紅裙,換上一襲灰色道袍,青燈黃卷,了此殘生。

或許這三個月煙花般絢麗的愛情,也曾照亮過她的生命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句詩或許是古往今來許多遇到過愛情又失去的人心境的最好寫照。

諷刺的是,這句著名的

《離思》

是元稹寫給亡妻韋叢的。史載他倆兩情甚篤,韋叢去世後,元稹悲痛難禁,寫下了許多深情款款的詩來悼念她。

韋叢逝於元和四年七月九日,也是元稹遇見並離開薛濤的那年。

紙上深情十二分,心中真正有幾分呢?對韋叢如此,對薛濤呢?

誠然,我們無法用現代的價值觀來評判古人,只是所愛非人,徒惹傷心,古今皆如此。

有的人會像鶯鶯那樣,還是結婚生子,過著平常的日子。但有的人,此生再也無法愛別人。寧可孤獨終老,也不願將就。

不管世俗如何看待,這一生,就自己一個人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