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我國曆史上大多數的時間都處在

封建王朝

的統治之下,因而其制度就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而皇帝為了中央集權以保護自身統治地位而採取了許多政策與措施,其中

封爵就是鞏固皇室地位的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係而實行的一種封建等級制度

爵位

是古代皇帝對於親戚功臣的封賞,從唐代杜佑所編

《通典·職官·封爵》

中可得知,封爵是從堯舜開始,但是這件事沒有實物材料進行佐證。而宋代的爵位有著與前朝不同的地方,本文重點分析宋代爵位制度的特點,並總結出宋與前朝的

不同之處

,為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一、宋代爵位制度的變化

1、多變的宋代爵位等級制度

宋代的爵位制度基本是沿襲了唐代的封爵制度,魏晉南北朝到宋朝,爵位分為了

世襲和不世襲

這兩種方式。但是整個宋朝歷史時期,爵位制度就發生了多次變化,從宋太祖時期制定的十二等,到宋神宗時期的九等,再到宋哲宗當朝又改為了十等,而南宋對北宋的十等爵位制度進行些許的調整。可見宋代始終處於一個動盪不安的局勢之中,在政治局面上皇室始終覺得不安。

爵位制度自周代以來分為

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而

《宋史·職官志》

所記載:爵一十二,王、嗣王、群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所以據此,筆者認為宋代的封爵次序應為:

王、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和開國男。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2、獲爵不等同於獲財

在古代中,爵祿往往一併提起,受爵之後必得祿。在西周時期,由於還是分封制度,所以公、侯都是封國的君主,所統治的領地收入盡歸其所有同時需要承擔擁戴天子的責任。

食邑則指的是古代君主封賜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地,又因為卿、大夫世代以采邑為食祿,擁有糧食收入的權力,所以稱為食邑。再往後封爵都有一定

食邑

,但不是自己徵收,而是由王朝撥給。

食邑早期來源於

《史記·曹相國世家》

:“參將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參,參出擊,大破之。賜食邑於寧秦。”和

《醒世恆言·小水灣天狐詒書》

:“不則一日,來至一所在,地名樊川,乃漢時樊噲所封食邑之處。”

後來的唐宋時期,食邑變成了一種作為賜予宗族和功臣的榮譽。宋代根據唐代的制度保留了

封君食邑

,但是食邑的數字只是一個虛銜,只有在爵位前加上“

食實封

”若干戶,才能享有相應的封戶租稅,或從國家領得一定賞賜。

實封中最多千戶,少的有百戶,每戶每月折錢

二十五文

,隨官俸發給,由此可見宋代當時的封爵收入頗為低下。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雖然說在財富獎賞上比較少,但是換來的榮譽與地位確實不可小覷的。在宋代封侯封爵的也絕不是等閒之輩,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才能獲得此等

殊榮

,所以大家也不能因為它獎賞的錢財較少而小看了它。

3、爵位升級所需的經驗條究竟有多少

宋代的爵位和唐代大致一樣,但是宋朝王爵和公爵分得更細一些,包括了

親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一共十二級。

根據封爵的等級需要,開國男食邑需要三百戶,開國子需要五百戶,開國伯需要七百戶,開國侯需要一千戶,公爵食邑則要兩千戶以上,而公以上的王爵食邑萬戶不等。王爵一般都是皇室宗親,極少數會封異姓王,異姓王一般都是功臣去世後追封,以表示其為王朝做出的貢獻進行褒獎。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當然,社會背景的變化也會導致傳統的封爵制度做出改變。所以封爵制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異姓王爵最多的時期高達六十多位,都是在南宋時期所封,這也側面反映出南宋時期國家局勢動盪不堪。

二、宋代封爵所需要的“小小”要求

1、宗親與功臣

爵位,又稱作是封爵,原指對諸侯獲封行賞的封建等級制度,故爵位本就是與封建制度密切相關的。中國古代的封爵條件,整體歸結起來分為兩點,一是“

宗親

”,二是“

功勞

”。前者是為了鞏固皇室宗族的地位,維持統治階級的秩序;而後者則是為了犒賞功臣,使其進一步的維護皇帝的天子形象,加強皇室的統治。

宋太祖趙匡胤出身在軍事家庭,又是黃袍加身被擁立為皇帝。因此對於手握兵權的武將極為警惕,所以封爵的物件主要為宗室和功臣,並且規定了 “

非趙氏不能封王

”的規則。

在對宗族勢力的封爵,嚴格規定了皇帝的兒子、兄弟才能封為王爵,親王的嫡子才能封嗣王爵,宗族勢力的近親嫡子才能封郡王爵等等。對於一些異姓功臣的封爵也只有在其死後追加封賞,比較著名的有王安石死後被追封為了“舒王”,“鄂王”岳飛,“涪王”吳玠等。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宋代世襲的爵位很少,大多數的爵位都只是世襲的終身爵位。當然也有特殊的爵位需要世襲,其中崇義公與衍聖公這兩種特殊爵位是需要封授與傳襲的,崇義公是為了優待柴氏後代而衍聖公則是以孔子後代定下。

這兩種特殊爵位的繼承爵位選擇標準為選嫡,其主要目的是使受爵之人負責祖先祭祀以及管理家族內部事務。而崇義公在宋代的封授始於宋仁宗時期,終於宋理宗時期,衍聖公則始於宋太宗時期,終於宋理宗時期。

2、宋代官員的加官進爵之路

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基本上都圍繞著宗親和功勞兩個方面來進行封爵,但是也不是說不存在比較特殊的時期,這就回到我們要講的兩宋時期了。兩宋時期在封爵制度中,延續了以往朝代的宗親制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是在功勞的評判上變化極大,簡單來說就是對於官員的封爵不再拘泥於功勞的有無和大小,而是直接讓“爵”成為官場上的另一種形式。因此相對於其他爵位評定較為嚴謹的朝代來說,兩宋的官員爵位獲得與晉升則較為容易。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而授予官員爵位也有一定的要求,

《宋史》記載:“文臣少監、少卿以上,武臣副率以上,內職崇班以上,有封爵。”

從宋史裡頭得知,文官要想獲得爵位至少得是從五品職官,而武官則需要四品,內殿崇班為武臣階官原為七品後由宋神宗改為正八品。文武百官只有在達到了相應的品級後才有資格被授予爵位,然後透過官員自身的食邑數目來評定爵位的等級。

這便說明了,如果擁有爵位的官員因為升遷,或者是國家祭祀大赦天下以及其它一些重要的節日慶典,而獲得食邑後,只要

食邑數目

達到了下一級爵位的標準那麼就可以進爵。還有就是武官不同於文臣,武官可以因為

軍功

而加官進爵,但是沒有立軍功也同樣可以加食邑。

所以,各位如果想要穿越的話,宋代是個比較好的選擇,熱血男兒能夠上陣殺敵保衛國家,還能因此獲得封王賞賜,這等好事也不是每個朝代都會擁有。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3、異姓封王的特例

宋代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給異姓追封王爵,這在宋代原則上是不允許的,但也存在著特例。異姓之所以會被封王授爵主要還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故事有關,官員被授予王爵的時間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時間段:

宋太祖建立北宋之初、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南宋時期。

北宋初年封王的有八位,大多為武官。人數不多,分別是王景、慕容延釗、王審琦、石守信、李繼勳、高懷德、趙普和曾彬。生前被封王也僅有王景一人,這是對武臣的戰功的褒獎和肯定,也是對其家族後代的一種寬慰。這對於新政權的鞏固與穩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於封王進爵的事例,可以看出北宋對於開國功勳的厚待,在動盪年代,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宋徽宗時期的異姓王爵共有六位,其中僅有一位在立封王的居然是個宦官。宋神宗的遺訓中有這樣一句話“

能復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遂封廣陽郡王

”,神宗遺訓本可以作為是對前方作戰將領的激勵獎勵政策,但是給宦官封王實屬可笑之極,筆者甚至認為把宦官同其他王爵放在同等位置是對其他王爵的

侮辱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在六人中除了王安石被封為了舒王,其他皆為郡王,在此之後的南宋也一直沿用著北宋的異姓封王制度,這也可以說是宋徽宗導致了異姓封王的泛濫。

南宋時期,由於外有金朝和西夏作亂,內有大奸臣秦檜權傾朝野,使得抗金英雄岳飛蒙上了

“莫須有”

的罪名,進而加劇了南宋的滅亡。

當時武臣有張浚、韓世忠、楊存中、吳璘、韓侂冑五位生前封王爵者,文臣則有兩位生前封王的秦檜和史彌遠。而岳飛和劉光世二人在死後也被追封為王,獲得了各自的殊榮,這也進一步的體現了宋代統治者想透過封爵制度建立一種

激勵戰士為國捐軀的手段

南宋的異姓比北宋時期的數量都要多得多,側面反映了當時南宋由於戰亂頻繁而需要給抗擊金與西夏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給予嘉獎。然後承襲了北宋異姓立王的先例,導致了爛封的局面,使得爵位不論出身因而降低了

爵位的身份性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4、繼承發展的宋代爵位

爵位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階級制度,而宋代作為封建王朝也沿襲了這一傳統制度。宋代大體上

繼承

了唐代的封爵等級,再根據自己的朝代特點逐一變化,形成了十二等、九等、十等這幾類不同的爵位制度。

但是由於宋代的社會時代背景下,使得封爵晉爵變得更加的廣泛,

有功之臣也可被追授為王爵

。授爵封爵本身所具備的作用,在這個時代體現得更加明顯,在各類祭祀慶典大典上可得到爵位賜封,為朝代延續奮鬥、保家衛國立下的戰功也可受到封爵的

榮譽性激勵

,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宋代的獲爵易於其他朝代。

宋代爵位制度研究

三、小結

宋代統治者為了獎勵在戰場上立下軍功的將領,授予其爵位,再者分封賞賜所帶來的一系列經濟上與政治上的獎賞也是各官員家族

欣欣向榮

的來源之一。

文武官員在生活上與政治上得到了

足夠的肯定

後,勢必會在進諫與戰場上更加賣力為老闆幹活,以此制度讓官員們的忠誠度達到最高,防止其做出投敵叛國的勾當。因此筆者認為,封爵制度對於鞏固統治者政權的作用在宋代達到了頂峰。儘管如此,由於當時統治者的懦弱使得國家註定要破敗。

宋代的爵位制度為後世朝代爵位制定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參考作用,一直延續到了中華民國成立之後,頒佈法律正式

廢除

了一切爵位制度,爵位制度也就隨著清朝的消逝一併消散。

參考文獻

1、《通典·職官·封爵》

2、《宋史·職官志》

3、《史記·曹相國世家》

4、《醒世恆言·小水灣天狐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