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主動將女兒下嫁給屠夫,屠夫卻拒絕了,屠夫一句話道出了原因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自古以來,只要有利益,人們就會爭相競逐,真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有不良人群,純依靠“騙”來實現自己的利益,而且這群人數量還不少。所以有很多“單純”的人都會上當受騙,白白遭受損失。

那麼怎麼才能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先來看兩個案例,之後我們在說明!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殺牛的屠夫,單名叫做吐。由於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姓氏,因此都直呼他為屠夫吐,原是一位市井小民而已。

一天,齊王置辦了豐厚的嫁妝,要將膝下一位公主許配給他。但屠夫吐卻藉口有病婉言謝絕了這門親事。

他的朋友覺得他太有些匪夷所思了,便責備他說:“你就打算在這又腥又臭的店裡苦一輩子了嗎?為什麼要謝絕這門求之不得的親事呢?”

屠夫一句話道出了原因:“齊王的女兒長得很醜。”

皇帝主動將女兒下嫁給屠夫,屠夫卻拒絕了,屠夫一句話道出了原因

“你怎麼知道的?”

“憑我屠夫賣肉的經驗就可以知道。”

他的朋友更加莫名其妙,問道:“此話怎講呀?”

屠夫說:“就拿我的牛肉來講吧,如果我的牛肉是好肉,大家搶著要;若是臭肉,再多奉送些骨頭,還是沒人要買呢!現在齊王辦了豐厚的嫁妝,要把女兒嫁給我這個屠夫,正是由於他女兒醜的緣故啊。”

他的朋友後來親眼看到了那位公主,果然是奇醜無比,讓人望而生畏。

屠夫與公主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這一點誰都知道,那麼為什麼身為千金之軀的公主要委身下嫁給一個屠夫呢!這正常嗎?不符合邏輯吧!如果說屠夫與公主兩人有感情那麼就另當別論了,可是現在不是。再看一個案例!

《騙經》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江西有個叫陳慶的,以販馬為生,有一天,他弄到了一匹上好的銀合馬,值四十兩白銀。忽然路上遇到一人,打著光鮮好傘,穿著錦衣麗服翩然而來,到他跟前,佇足回顧,對著馬不忍離去。到後來,終於問道:“這馬賣多少錢?”

陳慶答:“四十銀。”

那人爽快答應,“我買,但我要回家拿銀票兌銀子。”

皇帝主動將女兒下嫁給屠夫,屠夫卻拒絕了,屠夫一句話道出了原因

陳慶為了多賺些錢就答應了,於是陳慶讓那人騎上銀合馬,自己也騎上另一匹馬跟在他後面。

走到半道,那人見一綢緞鋪,旋即下馬,把傘放在邊上的酒坊邊,叮囑陳慶說:“你代我看住傘,等我買兩匹綢緞,一會就跟你同去。”陳慶想:“此人想必是富人,馬想必賣得成了。”

那人進到綢緞鋪子裡,故意說綢緞是假的,要請人驗看。

綢緞老闆說:“有這樣的好貨,憑你給誰看去!但不可走遠。”

那人說:“我有馬跟同伴在,你怕什麼?”於是拿著綢緞,出去而去。店家馬跟他的同伴都在,便也非常放心。

陳慶等到中午,仍然不見他來,曉得那人是個騙子,於是把他的傘丟在酒坊,騎上自己的銀合馬,手裡牽著另一匹準備回店。綢緞鋪老闆急忙奔上前,扯住陳慶,不放他走:“你的同伴拿了我的綢緞,你想跑到哪裡去?”

這下糟糕了,陳慶有口說不清,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於是兩人鬧到官府最後經過多方查探,最終確定也那個人確實是一個騙子,想要騙你的綢緞,卻藉故買馬,以陳慶為人質。

皇帝主動將女兒下嫁給屠夫,屠夫卻拒絕了,屠夫一句話道出了原因

用他人的馬,賺你的綢緞,這是假道滅虢的計策啊。你自己被騙,與陳慶有什麼關係呢?”於是連把兩人都趕出了府衙,連筆錄都不做了。

這也是受了無妄之災,不對,不屬於無妄之災,屬於有因必有果吧!陳慶賣馬,要價四十銀,要價之人要高要,要給買家留出講價空間,這是正常的思維吧!當然這一點買家也是明白的。既然買家明白,那麼他為什麼不講價呢?這也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維吧,也就是不符合邏輯。

那麼好,上面兩個案例中都有其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俗話說:事出反常必為妖。所以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分析,這件事情是不是符合正常人的思維,也就是這件事情是不是符合邏輯。

如果經過思考確定這件事情不符合邏輯,那麼就要小心了應付了,謹防上當受騙。只有人人都能提高警惕,讓騙子的騙術不靈,那麼騙子才會越來少,社會才能更加和諧。謹以此篇,提醒廣大人們群眾。推理思維,專注推理,期待關注!

版權宣告:文字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