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江蘇|沉寂湖底三百年,多災多難的明祖陵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方誌江蘇|沉寂湖底三百年,多災多難的明祖陵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明代的皇家陵墓存有6處,即南京的明孝陵、北京昌平區的十三陵、北京海淀區的景泰陵、江蘇盱眙的明祖陵、安徽鳳陽的皇陵以及湖北鍾祥的顯陵。朱元璋稱帝以後,於1386年(洪武19年)在現今淮安盱眙建造祖陵,以“衣冠冢”的形式重葬其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祖先。明祖陵由於當時的建築規模極為宏大,設有城牆3道,金水橋3座,殿、亭閣、署房、宮私宅第千間,佔地927公頃,被稱為“明代第一陵”。

明祖陵歷時28年竣工,建成後,歷經267年,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黃河奪淮,泗州沉淪,祖陵沉於淮水。又歷經277年,1963年大旱,祖陵露出水面,重現天日。而陵墓永藏於淮水中,成為全國唯一的一座水下皇陵。

方誌江蘇|沉寂湖底三百年,多災多難的明祖陵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乾旱露出水平的明祖陵

明祖陵是怎麼被發現的?

可以說,明祖陵的發現也純屬偶然。1963年,蘇北大旱,河道水位急速下降,蘇北重要的水源地、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也迎來了歷史上的最低水位,一度超過了警戒線。

5月20日,當地村上的一個農民因天旱無雨,甚是焦急,便出門到湖邊閒逛,一邊看看天,一邊看看乾枯的土地和奄奄一息的莊稼。突然,他發現湖中有高高低低,奇形怪狀的東西露出水面,有的若隱若現,有的似柱,有的像頭,非常驚訝。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村幹部的耳朵裡,覺得此事非同小可,便急忙上報到鄉里,鄉里也不敢怠慢,即刻上報縣委。很快,縣文物局便組織考古隊下來檢視。考古專家經過詳細的實地勘測,多方論證,又查閱史料,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興奮地說:“終於找到了!終於找到啦!”原來這就是消失了幾百年,史書上記載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這座明代第一陵,沉睡於洪澤湖水下283年後因大旱才得以重見天日,外羅城牆遺址“水落石出”,建築構件遺存零亂地分散在全長250米的中軸線的甬道上,其中有倒在泥水中的21對石象生。大水塘下隱約露出的幾座拱形門,那是墓穴。

方誌江蘇|沉寂湖底三百年,多災多難的明祖陵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1966年,省文化局組織了專門工程隊伍和專家,運來了木材、鋼材等修建物資,開始了明祖陵修復工程。剛剛動工,“文革”開始,這項工程被迫停止。1976年底,省文化局組織有關專家,專門召開論證會並撥款5萬元,盱眙縣管鎮鄉(當時歸泗洪縣)人民政府組織4000餘民工,參加明祖陵修復工程。經過幾十年的逐步修復,現在明祖陵已有一定規模,成為旅遊開放的一大景觀。

明祖陵的傳奇故事

洪武元年(1368年),明皇追封祖父朱初一為熙祖裕皇帝,祖母王氏為熙祖裕皇后。裕皇帝、裕皇后何時崩,葬於何地,均無記載。《明史》記載,朱元璋自登帝位後,多次遣官尋找祖陵未果。最終朱貴獻圖,熙祖裕皇帝、裕皇后合葬於楊家墩,是建在盱眙境內最早的明代陵墓。

熙祖墓葬之地,明·萬曆《帝鄉記略》記載的王文祿《龍興寺記》中,介紹一個神奇故事。泗州基運山前楊家墩,墩有窩,熙祖常臨其中。一天,有師徒二道士經過此處。道士指其處曰:“若葬此,出天子。”其徒詢其故。道士曰:“此地氣暖,試以枯枝插之十日,必生葉。”此時,熙祖在其臥,聽此言而佯睡,其徒乃以枯枝插之而去。熙祖候之十日,果生葉,撥去,另以一枯枝插之。師徒二道士復來,其徒曰:“葉何不生。”是時,熙祖在旁睨之。道士指曰:“必此人撥去矣。”熙祖不能隱。道士謂曰:“此墩顯天子之氣,汝有福,歿當葬此,出天子。”熙祖以語告之仁祖後,熙祖歿,果得葬,葬後其土自壅為墳。半歲陳太后孕,生朱元璋。

方誌江蘇|沉寂湖底三百年,多災多難的明祖陵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朱元璋

明·萬曆《帝鄉記略》記:洪武十七年(1384年),有署令朱貴,先充龍驤衛小旗,家泗州招賢人(明朝屬盱眙),年假回家祭祖。年假後,賚捧祖陵家圖,親赴太祖高皇帝御前獻畫圖貼說:“基運山楊家墩是熙祖裕皇帝、熙祖裕皇后之墓。識認宗室相同,願守祖陵根本。”朱貴是朱元璋宗室之人,年假回到家鄉泗州,找到熙祖陵墓,並畫圖獻給朱元璋。朱元璋喜出望外,賜朱貴財物和祖陵署令官位,並世襲。從此,每歲正旦、清明、中元、冬至、每月朔望,署官供祭行禮,在其地望祭熙祖陵墓。

方誌江蘇|沉寂湖底三百年,多災多難的明祖陵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明祖陵規模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遂令懿文皇太子率領文武郡臣、諸色人匠,開始修建明祖陵。並聖御,修建祖陵時,不動舊陵嘴及楊家墩之土,恐洩王氣也。洪武十九年(1386年)陵墓建成;至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祖陵園竣工。

明代祖陵長方形,南北走向,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十分壯觀。現從遺址來看,從石刻群往北,是欞星門遺址和正殿遺址。正殿遺址有石礎28個,可見正殿規模氣魄之壯麗。

明祖陵雖崇麗無比,遺憾的是它不處在高山大阜之側,而是在有“九崗十八窪”之稱的丘崗之地。明弘治七年(公元 1494年),劉大夏築太行堤阻斷黃河北支,使南支奪淮入海後,河道開始紊亂,淮河中下游連年洪水氾濫,祖陵不斷遭受水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後,在陵東不斷增修堤防。到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明祖陵和泗州城終於被滔滔洪水吞沒。經過湖水長期的浸蝕和衝擊,墳丘已被蕩平,原先地面的磚木建築大多毀壞,僅餘下欞星門、正殿、東西兩廡遺址和殘存的30多個大型柱礎、磚砌拱頂建築3座,但神道兩側的21對石像大多完好。1963年,洪澤湖水位下降,明祖陵才得以重見天日,但木製建築已蕩然無存,僅剩外羅城城牆以及後來發掘修復的石像。

方誌江蘇|沉寂湖底三百年,多災多難的明祖陵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修復石象

被帝王“遺忘”的明祖陵

明祖陵最大的悲哀不是600年沉與浮,而是終明一朝276年,明王室沒有一個人以帝王身份拜祭過明祖陵,甚至朱元璋生前一次都沒有去過。朱元璋僅命太子朱標、朝官及地方官員去拜祭祖先,並要求於城西瀕河望祭。永樂大帝在兵過泗州準備攻打南京時順便拜祭過一次,不過這時他的身份是燕王,在此後的220多年漫長歲月裡,沒有一位皇帝到泗州拜祀祖上。

同時期的明皇陵呢,朱元璋得天下後曾三次回鳳陽祭陵,朱棣在稱帝后曾經二次拜祭明孝陵,三次拜祭明皇陵。既然作為明朝第一陵明祖陵,為什麼會成為明朝帝王們集體忘卻的紀念?這背後的原因不得而知。

儘管如此,明代祖陵祭典依舊非常隆重,祭典時間、祭之品、器、服、官、儀、文、告等方面均有規制,可見皇家祭典文化之深邃。

夏維新

(本文原發“方誌江蘇”,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