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一個人真的可能一次戰鬥,就殺死幾十上百人嗎

首先要說一下,史書上確實提到過一個人用冷兵器殺死幾百人的戰例。

比如說《史記·項羽本紀》就提到項羽兵敗垓下,帶著八百騎兵突圍。 等項羽到了烏江時,手下已經損失大半,只剩下二十六人跟隨。烏江亭長勸項羽渡江回江東,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於是將烏騅馬送給亭長,自己帶著手下下馬步行迎戰漢軍。

在戰鬥中光項羽就殺了數百人。直到手下損失殆盡,項羽自己也受了十幾處傷,這才自殺,結束了戰鬥。

(項羽)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

冷兵器時代,一個人真的可能一次戰鬥,就殺死幾十上百人嗎

還有《宋史·楊再興傳》提到郾城之戰時,楊再興單槍匹馬殺進金軍陣中,想活捉金兀朮。但是金軍太多,他殺死數百金兵以後才退回。

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而《宋史·種世衡傳》也記載了北宋王舜臣在和叛亂的羌人作戰時,主將戰死大軍被圍,他先是箭不虛發射殺了對方騎兵先鋒七人,為整頓部隊爭取了時間。在隨後長達四個小時的戰鬥中,王舜臣又射出上千只箭,死在他箭下的羌人不計其數,最終擊退了叛軍的攻擊。

(王舜臣)引弓三發,隕三人,皆中面;餘四人反走,矢貫其背。萬騎愕莫敢前,舜臣因得整眾。須臾,羌復來。舜臣自申及酉,抽矢千餘發,無虛者。

冷兵器時代,一個人真的可能一次戰鬥,就殺死幾十上百人嗎

當然,這些記載可能有所誇大,實際上殺敵並沒有那麼多。畢竟即使對手不反抗,要殺幾百個人也是非常耗費體力的,即使是天生神力的人,也很難做到。

但是這些記載至少可以說明,冷兵器時代一個人殺死大量敵人還是很可能的,而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也不奇怪。

首先來說,古代猛將體格明顯強於普通士兵。

古代普通人生活水平比較低下,能吃飽肚子就算不錯了。相比之下,武將的伙食就有所保證。這麼一來武將的體格就明顯好於底層士兵。

像《三國志》就提到張飛“雄壯威猛”,趙雲“姿顏雄偉”,而很多古代猛將的畫像也是膀大腰圓,一看就很有力量。

所謂“身大力不虧”,武將的體格強於普通士兵,力量自然也更大,在肉搏戰中佔據很大優勢。

冷兵器時代,一個人真的可能一次戰鬥,就殺死幾十上百人嗎

其次,武將的裝備也要比普通士兵好。

古代軍隊裝備的兵器、盔甲都是匠人手工製作,匠人手藝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兵器、盔甲的質量。而且甲冑,特別是鐵甲因為加工複雜,耗費時間長,因此很多普通士兵只能穿著皮甲之類的輕甲,甚至根本沒有任何甲冑。像即使是盛唐時期,士兵的被甲率也不過是六成左右。

而高階將領自然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一些衝鋒陷陣的猛將,更是可能身披重甲。像典韋在濮陽西寨之戰時,就身披雙重鎧甲,衝鋒陷陣。

(典韋)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

這種情況下,武將可以輕易地殺傷普通士兵,但是普通士兵要傷到對方,卻是難上加難。

冷兵器時代,一個人真的可能一次戰鬥,就殺死幾十上百人嗎

第三,猛將的武藝也要比一般人強得多。

肉搏戰中,武藝的高低對於戰鬥結果也很重要。古代不少武將都武藝高超,普通人難以對敵。

比如說關羽在白馬之戰中直衝袁軍統帥顏良,袁軍將士自然是不會讓他輕易得手,紛紛前來攔截。但是他們都不是關羽的對手,只能看著他衝到顏良身邊,將顏良殺死。由此可見關羽武藝明顯要比一般人強得多。

面對這樣的高手,不要說一對一,就是幾個人一起上去圍攻,那也是難以取勝的。很可能要等對方體力消耗得差不多,才能將他殺死。

冷兵器時代,一個人真的可能一次戰鬥,就殺死幾十上百人嗎

第四,面對猛將時,很多人很可能會崩潰,不敢和對方死戰。

雖然前面說了武將對普通士兵時有那麼多的優勢,但是如果幾百上千士兵悍不畏死上去圍攻,猛將再厲害也不是三頭六臂,肯定是難以阻擋。

問題是面對面廝殺殘酷而血腥,如果不是久經戰場的人,看到對方一個猛將連續砍瓜切菜一樣殺死多人以後,很可能根本不敢和對方死戰,而是想著逃命了。

這種情況下人數多不僅不是優勢,甚至可能會因為慌亂逃跑,自相踐踏造成大量死傷。

冷兵器時代,一個人真的可能一次戰鬥,就殺死幾十上百人嗎

所以說在冷兵器戰鬥中,一人殺死大量敵人還是有可能的。

當然,我們還需要注意到前面所說的戰例中,能一人殺幾百人的猛將身邊往往都有人助戰。雖然這不能改變人數居於劣勢的不利因素,但是有人在旁邊提供掩護的話,猛將可以專心對付正面。而王舜臣更是靠著戰友掩護,才能專心射箭。

如果真的靠一個人單打獨鬥,那麼很可能會顧此失彼,被人暗算。因此團隊協作,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