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最繁榮的宋朝文明為何會被教科書認為是“貧窮”時期

宋朝可以稱之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在這個時期,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我國科研技術都有著重大突破。但是,在如此重要的年代,為何教科書會將此評為“貧窮”時期?讓我們一起分析下,宋朝政治制度的演變以及經濟的變化到底受到了哪些影響?

一、矛盾化的宋朝歷史

1、歷史疑難——北宋

早在北宋時期,宋朝的人口就已經遠超漢唐時,那為什麼面對如此大的人口,其疆域卻十分狹小呢?是宋朝沒有對外擴張的能力,還是國內經濟面臨著巨大難題?北宋中央對於君權,始終牢牢掌握在朝政之中,面對如此統一的指揮下,部隊的作戰能力以及效率也十分強大。宋朝人十分堅信封建禮教,對古代的儒學是更為尊重,思想極為保守,卻為何有創造出四大發明以及中國及上百種的科技發明?

歷史最繁榮的宋朝文明為何會被教科書認為是“貧窮”時期

在我們常學的歷史教科書中,時而提到宋朝“積貧積弱”、對外屈辱,對內腐敗,但同時又說過,兩宋商業經濟空前繁榮,海外貿易也逐漸興起,其經濟情況達到了古代所有朝代之最。如此矛盾化的北宋,讓人鑽研許久,面對“積貧積弱”的問題,主要面對於北宋政府來說是正確的。社會經濟繁榮,是北宋政府應對商業以及海外貿易的回收的豐厚財政收入,但依舊存在“三冗問題”,北宋政府常年入不敷出,財政面臨枯竭,可以說繁榮的是社會,積貧的是政府。討論的經濟主體不一樣,所以此說法並不矛盾。

北宋時期,無論是朝中的官員還是民間的百姓,都有豐厚的財政收入,而國家面對百姓以及官員是屬於釋放性經濟。所以付多回少也是北宋政府經濟衰弱的主要原因。空前繁榮的盛世景象,是北宋政府花費了大量國家財政支出換來的盛世場景。

2、宋朝的經濟結構

無論處在古代社會的哪個朝代,官員的俸祿都是國家財政支出的最重大的專案之一。相較於其他朝代來講,在宋朝當官,其俸祿以及福利都是十分優越的。唐朝在最鼎盛的時期給百官發放的俸祿主要以穀物、布帛為主,中期會發放稅法用錢幣來視為工資。但隨著國家走向衰敗,實際能夠發放到官員手中的錢財越來越少。

歷史最繁榮的宋朝文明為何會被教科書認為是“貧窮”時期

到天佑年間,實際發放的工資只為法律規定的半數還少。北宋政府建立後,不僅給足了百官俸祿,還同時給足了穀物以及布料等。根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北宋官員的俸祿情況,最高的為宰相月份,達到三百千錢,冬季兩季4020匹,捐30匹等,數量頗多。普通官員也會發放錢財以及穀物等。在王安石變法後,即使百官的俸祿有所前減少,但在食料等方面也增加了許多。所以說,官員的俸祿並非降低實而增多。

北宋的官員除了俸祿以外,還有其他福利,包括府內的奴隸以及服侍自己侍女等開銷都由政府來支出。甚至還有許多的酒店以及花銷都由政府來負責。所以,北宋發放給百官的俸祿,實則只是為了百官自己的存款。直到宋真宗時期,宰相王旦年年老請求退休,真宗還賜予他的職位可以掛在互補,每月可以領取照常俸祿。大部分大臣退休後也可以在其他部門掛職,從而獲取俸祿。對於百官的福利只多不少,這就是北宋時期皇家主要應對百官的財政支出。

歷史最繁榮的宋朝文明為何會被教科書認為是“貧窮”時期

由此可見,北宋政府常年對於百官的資助達到了只出不收的地步,所以政府內部的經濟衰弱,也和發放百官俸祿有著極大的關係。這種情況下,也就會滋生出許多的腐敗官員,從而對這些錢財強行收攏,達到了北宋政府經濟徹底竭盡的地步。

二、推恩賞賜過於氾濫

1、朝廷十分闊綽

“與士大夫治天下”是宋朝的基本政治原則。趙家的祖訓規定:“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這就表明了北宋朝廷對於文官的喜愛程度,同時也是對古老的儒學尊敬。宋朝不僅給予了百官本人豐厚的俸祿待遇,同時,還將此等賞賜推恩到了族內成員。推恩的程度基本上達到了氾濫的地步。

歷史最繁榮的宋朝文明為何會被教科書認為是“貧窮”時期

宋朝制度規定,太師級開封儀同三司的官員可以將其自己的待遇,從而沿襲到子孫以及異性親戚等都可以沾到光。由此可見,“一人當官雞犬升天”這句話正是從宋朝由來。例如曹兵死後,他門下有20餘人被追加封官,李繼隆歸順宋朝以後,不僅兒子加官,手下幾十個門客也全部被朝廷錄用,升官加職。所以,宋朝的恩賜已經達到了氾濫的地步。而每當新皇帝登基的時候,各地郡守也會派出自己的親手前往京都獻禮。但凡縣裡的郡守,朝廷都會賞賜給官爵以及豐厚的賞賜。

到宋神宗時期,由於財政壓力頗大,才不得不規定,70歲以後的大臣不得享受恩賜的待遇。可見,宋朝即使到中葉以後,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恩賜程度已經跟不上了財政的收入情況,就是所謂的假大方。

2、冗官冗費

北宋朝廷對於百官的恩賜氾濫以外,其官職也設定得十分不合理,明明一個人可以做的工作卻要分為兩支,從而形成互相制衡的情況。雖然在政治層面可以保證官員之間的平等對待以及政府的穩定性。但同時就會加大了經濟的開銷。

歷史最繁榮的宋朝文明為何會被教科書認為是“貧窮”時期

到宋朝中葉以後,這種形式逐漸形成了一人幹活,兩人監工的荒唐現象,而國家需要一直持續增加俸祿的財政支出。不過,這種情況在早期的北宋時期,主要是因為北宋的經濟總量一直在增長,已經達到了國家收入暴漲的地步。面對如此情況,宋正宗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從而達到對外指出,增加國家整體收入經濟情況的表現。所以,北宋早期的暴富現象,從而影響了北宋末期的積貧結果。

總結

出現“積貧”的現象,在最早時期也不是宋朝想要的經濟發展目的,主要是最開始宋朝對於百姓經濟擴張以及農業的發展,還有科技的推行,從而導致國家整體經濟過度龐大,國庫錢財也持續保障到了無法制衡的階段。宋朝皇帝面對如此大的財政收入,才會想到用官員的開銷來花費,從而不僅穩定了趙氏江山的目的,也同時給百姓帶來了許多的福利。

歷史最繁榮的宋朝文明為何會被教科書認為是“貧窮”時期

比如唐朝鼎盛時期僅有的91項水利工程,二到宋朝時期就增加到了496項。這樣資料的變化就可以看出,北宋的財政將其錢財大部分的投入到了工程以及技術方面的研究中。此等局面的不停延續,只會導致除宋太祖以外,其他皇帝不斷就會出現了推恩制度的實施。這種制度長期實施下去,只會讓財政估計擔當宋朝政府財政空間的同時,卻將民間打造成了中國古代最強盛,使百姓的安居樂業以及百官收取的憤怒以及福利都是前所未有的優越。

早在開國的時候,宋太祖就曾警告自己的子民不能對於經濟過度開銷,甚至還處於哀嘆“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的這樣的預言,預言在北宋中葉以後就得以實現。由於北宋皇族不斷對於國庫經濟的開銷而導致國家出現“積貧”的現象。這就是宋朝政府持續百年的矛盾化,而讓現今許多人不理解的積貧又盛世的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