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玄牝之門,為人之道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庖丁解牛

道德經,玄牝之門,為人之道

庖丁,也就是一個名叫丁的廚師,因為他的技術十分精湛,所以被請到了魏國的宮廷裡去做事。魏惠王聽說了庖丁的手藝非同凡響,就打算親自過去看一看。魏惠王過來的時候,庖丁正在解一頭牛,只聽得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和膝所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的聲音,而後進刀的時候又發出砉xū然的響聲,整個過程進行得十分諧洽。尤為奇妙的是,庖丁解牛的聲音竟然都符合非常典雅的樂律的節拍。

道德經,玄牝之門,為人之道

魏惠王見此情形,不禁讚歎道:“嗬,真是神奇啊!你的技術竟然達到了這樣高超的地步啊!”

庖丁將刀放下之後回答道:“臣所喜好的是其中的道,而這已經超越了臣對解牛技術的追求了。”

魏惠王對此表示不解,問庖丁說:“哦,難道說這解牛的過程中還蘊藏著什麼道嗎?”

庖丁解釋說:“當然,這其中的確是有道存在的。”

魏惠王感到好奇,就對庖丁說:“那麼,你且說說看。”

道德經,玄牝之門,為人之道

於是庖丁慢慢的講道:“大王您看啊,臣剛開始解牛的時候,眼裡看到的只不過是一頭牛,因為臣在那個時候對牛的身體結構還一點兒都不瞭解;可是三年之後,就不是這樣了,臣的眼中所見到的不再是一頭牛了,因為臣對牛的身體構造已經很熟悉了;到了現在呢,臣在解牛的時候,憑藉自己的意念去做就可以了,而不再需要用眼睛去看了,就好像所有的感覺器官全都停息了一樣,而只有意念的馳騁就可以將牛很好的解完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臣對牛的身體組織已經瞭然於胸、再沒有一點兒不通曉的地方了。刀順著牛的身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之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進入,這些都是符合牛的身體本來的構造的。這樣下來,解牛的刀決不會碰到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不用說碰到牛臀股部的大骨頭了。技術高明的廚工一年需要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用刀子去割肉;技術一般的廚工一個月就需要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用刀子去砍骨頭;而現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解過的牛有好幾千頭,但是刀口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牛身上的骨氣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卻並不厚,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那麼在運轉刀刃的時候就一定是寬綽而有餘地的,因此,刀並不會受到損傷,雖說用了十九年,可刀刃也還如同新磨出來的一般。但即便是這樣,臣每當碰上筋骨交錯、難以下刀的地方,還是會十分警覺而小心翼翼地,把目光集中,將動作放慢,刀子輕輕的動一下,然後嘩啦一聲,骨和肉就都分開了,也就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這個時候,臣才會放鬆一下,站起身向四周看看,在悠然自得中感到一種很大的滿足,然後,把刀擦好,再收藏起來。”

魏惠王聽到這裡,擊掌讚歎道:“說得好,聽了庖丁的話,我學會了養生之道啊!”

魏惠王的這句話也許會令人感到很不解,庖丁分明講的是解牛的事情,魏惠王怎麼就從中學會了養生之道呢?其實,這並不奇怪,庖丁一開始就已經說了,他現在所喜好的是解牛的過程中所蘊含的道,而這已經超越了具體的解牛技術了,這也就意味著,表面上看,庖丁講的是解牛,可實際上,其中卻蘊含著一種超出了這種具體的技術範疇的道,這種道不僅在解牛中存在,而在其他的事情中、在萬物萬事中也是都存在著的。庖丁為什麼會有如此神奇的解牛技術呢?因為他在解牛時的所做所為,全都符合牛的身體的自然規律,而按照規律來做事,又豈止解牛是這樣呢,對於養生來說,難道不同樣如此嗎?所以,魏惠王從庖丁對解牛的講述中悟出了養生之道。庖丁將自己解牛的過程講得很奇妙,令人難以琢磨,而這恰恰符合老子對道所做的描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它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就是這樣若有若無的,然而它的作用卻是沒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