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封82歲郭子儀做官,郭老:我要6個美女,多年後才知他高明

我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封建時期,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但瞭解歷史後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很多皇帝在即位或者功成名就之後,都會把朝代的功臣殺掉,就算是明君也會這樣,這令很多人感到不解。

關於皇上為什麼會殺功臣這個問題,跟很多人的認知是不符的,人們通常認為有功就要有賞,有過應該懲罰,功臣是有功之臣,為何會被殺呢?

因為對於功過賞罰並非是古代皇帝的出發點,只是皇帝用來鞏固地位和行使權力的手段,其實他們的出發點,只是對自己利益的維護。

皇帝想封82歲郭子儀做官,郭老:我要6個美女,多年後才知他高明

功臣被殺的原因,除了確實損害國家人民的利益這種情況之外,還有一種就是

“功高蓋主”,他們威脅了皇族和皇帝的統治。

就算大臣本人忠於國家,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嫌疑和威脅,這樣的人必須要除掉,皇帝才能高枕無憂。

歷史上功臣大多沒有善終,比如岳飛雖然是忠臣良將,但因為威脅到皇帝的利益,被認為要謀反,所以最後被以謀反罪殺死。

岳飛是功臣,宋高宗也許知道他並沒有謀反之心,但岳飛活著,就影響他求和保平安,因此他必須被處死,最終枉殺忠良。

皇帝想封82歲郭子儀做官,郭老:我要6個美女,多年後才知他高明

有一位大臣也是朝廷功臣,實力雄厚才智過人,但最後卻得到了善終,就是因為他更懂得明哲保身,更適合官海沉浮,他就是郭子儀。

郭子儀是唐代政治家、軍事家,是歷仕四朝的名將,是當時唯一一位安度一生,為後世稱讚的歷史人物。

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解除吐蕃和回紇侵襲長安的危機中居功至偉,他

“再造王室,勳高一代。”

皇帝想封82歲郭子儀做官,郭老:我要6個美女,多年後才知他高明

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富貴壽考,繁衍安泰,哀榮終始,人道之盛,此無缺焉。唯以讒怒,誣奏判官戶部郎中張譚杖殺之,物議為薄。

郭子儀擁有巨大權力和卓越功績,但卻沒有人忌諱,也沒有人懷疑他的忠誠,這也是因為他具有超凡的為人處世的智慧。

皇帝想封82歲郭子儀做官,郭老:我要6個美女,多年後才知他高明

以無爭換皇上無忌

郭子儀非常懂得帝王心思,皇上愛才,但比起人才,他更怕臣子功高蓋主,歷史上臣子權力高而謀逆造反的例子不少。

但郭子儀卻打消了皇帝這方面的顧慮,他一邊建立功績,另一邊也極力向皇帝證明自己的忠誠。

唐代宗曾想提升郭子儀為尚書令,但郭子儀當即拒絕,其實這是皇上給他設下的

“陷阱”,如果他答應了,那麼就會被皇帝列為“危險人物”。

尚書令這個官職很特殊,李世民曾經就被封為尚書令,所以歷代皇帝都不再任命這個職稱。

皇上想讓郭子儀做尚書令,看樣子是在試探他的忠心,他如果接受,就證明他想做第二個李世民。

皇帝想封82歲郭子儀做官,郭老:我要6個美女,多年後才知他高明

有一次,皇上想給郭子儀加官進爵,當時他已經

82

歲,郭子儀還是馬上拒絕了,並且對皇上說:“如果皇上真的想賞賜臣子,就賜我

6

個美人吧。”

皇帝聽後笑了,沒想到郭子儀還是老當益壯,於是就答應了。

這正是郭子儀的智慧,他年過八旬還跟皇上要美女,自然不是為了自己的慾望,而是要保全自己,他想告訴皇上自己不愛兵權只愛美人,讓皇帝以為他是個色令智昏的人。

雖然大臣們對郭子儀這個舉動嘲諷,但郭子儀卻不介意,雖然他已高齡,但這樣做,也是在為後世子孫造福。

皇帝想封82歲郭子儀做官,郭老:我要6個美女,多年後才知他高明

縱觀郭子儀一生,他的忠義之節令人敬佩,卓越功勳令人仰慕,無上榮耀令人豔羨。

《舊唐書》:

“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挾憾而報仇

讎,晏然效忠,有死無二,誠大雅君子,社稷純臣。

但我們也應該知道,郭子儀身處亂世,能夠功成名就,靠的不僅是忠誠和風骨,更因為他處世如用兵,講究“以正合、以奇勝”的江湖智慧。

郭子儀的處世之道揭示了歷史背景的複雜性,思想和行為的晦澀性,他的歷史經典標本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複製性。

他的榮耀映射了一個衰弱王朝可嘆可悲的悽慘境況。他的品行值得感懷,但生存方式卻不能如法炮製。

皇帝想封82歲郭子儀做官,郭老:我要6個美女,多年後才知他高明

瞭解歷史人物的人生,這就是歷史的意義,它可以讓後人知曉以前發生的事,可以從中總結事情的發展規律,產生凝聚力和向心力,讓人在面對困難時眾志成城。

歷史的作用是無形的,至於是正向還是阻礙,要看個人理解和使用。

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