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唐宋最發達的省份,卻因移民湖廣背上“臘雞”的綽號!

文:王振忠

明代的江西人,在朝野上下頗為引人矚目。早在宣德年間,民間便流傳著這樣的一句俗諺:“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吉水在江西的吉安府。在整個明代,吉安府科甲鼎盛,產生的進士數超過一千人,這一紀錄在全國無與倫比。而在明代,非進士不入翰林,故此,吉安所出的翰林也就特別之多。

曾是唐宋最發達的省份,卻因移民湖廣背上“臘雞”的綽號!

他們與其他的江西籍官僚一起,在官場上形成了一個頗具勢力的江西幫。特別是在嘉靖年間,先後柄政的內閣首輔夏言和嚴嵩諸人,均是江西人。不僅在朝如此,在野亦不例外。尤其是在一些未開發及新開發的地區,江西人更是隨處可見,甚至有“非江右商賈僑居之則不成其地”的說法。

舉個極端的例子,十七世紀前後,有人曾從雲南出發,沿怒江(薩爾溫江)順流而下進入緬甸,竟發現沿途各地只要出現聚落的地方,其酋長頭目必定是江西移民及其後裔。

曾是唐宋最發達的省份,卻因移民湖廣背上“臘雞”的綽號!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些無遠弗屆的江西人有了個綽號,

叫作

“臘雞”。據萬曆時人沈德符的記載,某次,首輔嚴嵩生日,在京的江西士紳麇集鱗聚,候於嚴宅。當時,只見嚴嵩長身聳立,諸紳皆鞠躬屏氣,俯身趨謁。此情此景,令在場的河南新鄭人高拱忍俊不禁。嚴嵩見他旁睨而笑的樣子,頗感莫名其妙,高氏只得含笑道出箇中的盎然趣味:

看到您出來時在

座諸君屏聲斂息的樣子,讓人陡然間憶起韓昌黎《鬥雞行》中的兩句詩:“大雞昂然來,小雞悚而待。”

嚴嵩聽罷為之破顏,在場的江西人亦鬨堂大笑。

《萬曆野獲編》中的這則“諧謔”,亦見於清人褚人獲《堅瓠乙集》卷一的“各省地諱”條。後書更曰:

各省皆有地諱,莫知所始。如畿輔曰響馬,陝西曰豹,山西曰瓜,山東曰胯,河南曰驢,江南日水蟹,浙及徽州曰鹽豆(浙又曰呆),江西曰臘雞(元時江南亦號臘雞),福建曰癩,四川曰鼠,湖廣曰乾魚,兩廣曰蛇,雲貴曰象,務各以諱相嘲。

曾是唐宋最發達的省份,卻因移民湖廣背上“臘雞”的綽號!

上述的諸多“地諱”,以民風、飲食、物產甚至地方病等,渲染各地人群的性格特徵。例如,“鹽豆”就是形容南方人的儉嗇成癖。據說,曾有作客蘇州的徽州人,自制鹽豆放於瓶中,而用筷子鉗取,每頓自限不得超過九粒。

某日,有人告訴他說:“令郎在某處大嫖。”其人勃然大怒,把瓶中一把豆全都倒了出來,嚷道:“老子也不做人家了!”這則廣為流傳的笑話,或許正是“鹽豆”地諱的出處。

北方人透過江南人嗜食的鹽豆,形象地概括出自己眼中的南人脾性。

從前述的“各省地諱”中我們還看到,元時江南亦號“臘雞”,故明人李時嘗以“臘雞獨擅江南味”戲稱夏言,對此,夏言及嚴嵩等江西人,似亦未以為忤。

曾是唐宋最發達的省份,卻因移民湖廣背上“臘雞”的綽號!

臘是一種乾肉,臘雞是指風乾的雞肉。作為一種醃臘製品,其做法是將雞宰殺後放盡血汙,在腹部切口,除掉內臟,斬去翅爪成雞坯,用鹽、糖、硝、酒、醬油和香料等擦抹,入缸

醃漬

。然後晾乾水氣,並烘烤至於。製成的臘雞色澤金黃,雞形完整,油潤味鮮。食用時,或蒸或煮,臘香濃郁。

江西人究竟是什麼原因被稱作“臘雞”不得其詳,但揆情度理,這與江西作為一個移民社會當有著密切的聯絡。因為在長途移徒的過程中,不僅風乾的臘雞更易於儲存,而且,給遍佈全國的遠方親人捎點土宜,臘雞無疑亦是不易變質的上品。大概是元明時代的江西人隨處可見,江西人制作臘雞的工藝及食用習俗更是別緻,久而久之,也便有了“臘雞”的綽號。

在元明以前,江西是全國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北宋時期,江西人口曾居各路之首,經濟開發在南方屬於先進地區。及至明代,雖然江西人口較浙江稍遜一籌,居全國十三布政司的第二位,但每年所納稅糧有時甚至要超過浙江。

不過,從總體趨勢上看,當時東南沿江、沿海區域經濟已日趨多元化,相形之下,地處內陸的江西,以農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註定了其發展水平將日趨下風,當地百姓的生活水準也只能是每況愈下。因此,在明人眼裡,江西人的節儉是出了名的。

曾是唐宋最發達的省份,卻因移民湖廣背上“臘雞”的綽號!

從前杜詩曾曰:“莫笑田家老瓦盆,也曾盛酒養兒孫。”這是狀摹鄉間農民儉樸,一盆一碗,只要不摔碎、不丟失,便永遠不換,傳之子孫,會一直用下去。在這一點上,民俗勤儉的江西,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江西的一些地方,擺在日常宴席上的勸酒果品,只有時果一樣可以食用,其他的都是用木頭雕刻、上塗彩色裝飾而成,稱為“子孫果盒”,意思是可以傳之子孫後代。

此外,其他各事也多有節制之法。譬如吃飯,約定俗成第一碗不許夾菜,到第二碗才允許以菜佐餐,美其名曰“齋打底”;饌品喜好購買豬的內臟、雜碎,稱之為“狗靜坐”,因為這些東西吃後沒有骨頭可吐,實在毋須勞動在旁搖頭擺尾的家犬;為了節省開支,獻神的牲品,都是從食店中租來的,祭祀結束後就馬上歸還店中,名曰“人沒分”。

由於地瘠人稠,大批的江西人紛紛外徒謀生。

外出商賈負販、打工趁錢的江西人,有南、西兩個流向最為便捷。明人葉權的《賢博編·遊嶺南記》就曾描述,一些江西人在秋收結束後,大都越過梅嶺到廣東打工。這是因為廣東不僅能提供就業的機會,而且氣候溫暖,可省去冬季的寒衣。

他們在廣東度過較為舒適的暖冬,等到開春二、三月間地氣轉暖,才回到本土從事農耕,年年如此,廣東人稱之為“使郎”,大致是指他們像信使一樣來來往往。此外,更多的江西人則是向西挺進,從而形成了“江西填湖廣”的移民浪潮。

曾是唐宋最發達的省份,卻因移民湖廣背上“臘雞”的綽號!

“湖廣”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廣西、海南全省區以及廣東、湖北、貴州的一部分。及至明代,則基本上轄有兩湖地區(即現在的湖南和湖北兩省)。清代雖已分置為湖南、湖北,但“湖廣”之名仍然約定俗成。在江西人眼裡,到湖廣謀生猶如“跨門過庭”,實在便當得很。

據估計,兩湖人口中有十之六七系江西移民的後裔。直到現在,不少湖南、湖北的鄉村百姓都聲稱自己是“江西種”,並煞有介事地說——凡是江西人後裔,其小腳指的指甲多一塊。這種所謂江西種的生理特徵是否有遺傳學上的依據不得而知,但“江西填湖廣”給兩湖生活習俗打下的烙印卻是清晰可見的。

據張國雄先生的調查,在鄂北的隨州,鄂東北的大悟、紅安,以及江漢平原的雲夢、黃陂等地,從前每年祭祖,城鄉居民富裕的用全豬,其次用豬頭,再次用豬脖子肉,最窮的也要用一塊豆腐,再在上面插一根筷子,頭朝向東南方的江西,以寄託對祖籍地緣的追溯。

曾是唐宋最發達的省份,卻因移民湖廣背上“臘雞”的綽號!

當地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強迫江西人遷往兩湖。背井離鄉的江西人被反綁著雙手,用船押送到湖廣的江漢平原。

遷徙

途中想方便時,必定先要讓押送官兵解開手上的繩索。據說,這就是稱上廁所為“解手”的來歷。這些移民歷經艱辛,輾轉遷徙來到湖廣。

剛來時劃地結廬,條件十分艱苦。有時初蒞異地,正值年節臨近,他們只得因陋就簡,用瓦罐煨煮年飯,以床鋪地聚食。有時屋漏偏遭連夜雨,便不得不戴著斗笠煮食年飯。迄今,湖北有些地方吃年夜飯時,仍然保留著煨罐、鋪席、戴斗笠煮飯等舊習,以緬懷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