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千古嘉傳,第三位被現代科技復原,真漂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華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能夠名垂史冊的“才女”是寥寥無幾。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古代對女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有句話怎麼說的“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中國人向來就不重視女性的才學,而重視她們的“婦德”。在這種社會風其中也出了不少才女。而要談的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NO1:卓文君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後,西漢時期蜀郡臨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人 ,漢代才女。人稱:古代四大才女之首、蜀中四大才女之首。為蜀郡臨邛的冶鐵鉅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千古嘉傳,第三位被現代科技復原,真漂亮!

網路配圖

古代嘉傳故事:

司馬相如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又以《上林賦》被封為郎(帝王的侍從官)。不久打算納茂陵女子為妾,冷淡卓文君。於是卓文君寫詩《白頭吟》 給相如。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千古嘉傳,第三位被現代科技復原,真漂亮!

網路配圖

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裡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終於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憶,豈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沒有以往過去的回憶了。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詩》 旁敲側擊訴衷腸。相傳卓文君又附《訣別書》 給相如。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歎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兩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

這個故事是千古嘉傳,足以說明卓文君的才氣。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NO2: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但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千古嘉傳,第三位被現代科技復原,真漂亮!

據說在宋徽宗宣和年間,有一年重陽節,李清照寫了一首詞《醉花陰》寄給在萊州(今山東掖縣)做官的趙明誠。趙明誠讀後歎賞再三,自愧不如。為了勝過妻子,他閉門謝客,廢寢忘食地寫了三天三夜,一共寫了五十首詞。他把李清照的《醉花陰》夾在其中,給朋友陸德夫看。陸德夫細細地讀了幾遍,說:“只有三句極好。”“是哪三句?”趙明誠追問。“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從這件故事足以證明李清照的才氣了。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NO3: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人 ,祖籍隴西上邽 ,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千古嘉傳,第三位被現代科技復原,真漂亮!

網路配圖

故事:才華冠天下妙聯呈獻“二聖”

上官婉兒的文采風華絕代有讚譽。被劉禹錫贊為國之棟樑的呂溫在《上官昭容書樓歌》中讚譽上官婉兒“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

宋代許顗(yǐ)撰寫的《彥周詩話》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唐高宗御群臣宴,賞《雙頭牡丹詩》。上官昭容一聯雲:‘勢如連璧友,情若臭蘭人。’計之必一英奇女子也。”此處,“璧”喻綠葉,既雲雙頭牡丹,勢必綠葉相併。“臭”指氣味,通“嗅”,《易經》中有“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化用到這裡,隱含同心之意。連璧是實,如蘭則虛,一實一虛,有景有情,真真工整精緻,典雅絕麗,形容並蒂牡丹又貼切之至。更妙的是那弦外之音,含蓄地從情感角度美飾當時政治上的“日月同朝”,獻給座上“二聖”也頗為妥當,自然深合武后之心——這也是婉兒心機靈巧之處。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NO4: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孩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蹟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千古嘉傳,第三位被現代科技復原,真漂亮!

網路配圖

典故:

蔡琰為丈夫董祀求情時,天氣非常寒冷,曹操見蔡琰沒有穿鞋又披散著頭髮,於是贈給蔡琰頭巾鞋子襪子。蔡琰的父親蔡邕家裡曾經收藏了很多古書,曹操問蔡琰:“聽說你家原來有很多古籍,現在還能想起來嗎?”蔡琰說:“當初父親留給我的書籍有四千餘卷,但因為戰亂流離失所,儲存下來的很少,現在我能記下的,只有四百餘篇。”曹操說:“我派十個人陪夫人寫下來,可以嗎?”蔡琰說:“男女授受不親,給我紙筆,我一個人寫給你就是。”於是蔡琰將自己所記下的古籍內容寫下來送給曹操,沒有一點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