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誰的話都不聽,唯獨聽這個人的話,卻被劉邦的小兒子一錘幹倒

呂后誰的話都不聽,唯獨聽這個人的話,卻被劉邦的小兒子一錘幹倒

一次,劉邦的小兒子劉長,在袖中藏了一把鐵錘,上門拜見審食其,審食其出門相迎,就在兩人寒暄之際,劉長趁其不備,突然掏出錘子,對著審食其的腦袋就是一下。結果,深受呂后寵愛的審食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歸天了……

審食其是劉邦的同鄉,都是江蘇沛縣人,劉邦打天下時,審食其沒有上陣殺敵,而是被劉邦安排在後方,照顧他的父母妻兒。說白了,就是一個管家、僕人的身份。

按理說,審食其的功勞,與那些在前線打拼的功臣武將相比,是遠遠不及的。可他後來得到的封賞,一點也不比其他人低。

劉邦當上皇帝后,審食其被封為闢陽侯;呂后臨朝聽政以後,審食其更是官拜左丞相。審食其功勞不大,地位封賞卻不低,說白了靠的就是劉邦和呂后這兩棵大樹。

公元前205年,劉邦與項羽在彭城大戰,劉邦戰敗,丟棄妻子逃走。結果,他的妻子呂雉、老爹劉太公等人都被項羽抓走,成了俘虜,作為管家的審食其也在其中。

幸運的是,項羽並沒有動殺心,只是把他們當作人質,以牽制劉邦。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成為俘虜的日子自然不好過,可以說每天都提心吊膽。

好在是,在這期間,審食其始終不離不棄,一直悉心照料著呂雉和劉太公,這一照顧就是兩年多時間,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審食其與呂雉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兩年後(公元前203年),形勢於楚軍漸漸不利,項羽兵疲糧盡,遂與劉邦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條件是,他可以把劉太公與呂雉等一眾家眷送還給劉邦,劉邦無奈,只好答應。

於是,過了兩年多俘虜生活的呂雉等人,終於重歸舊土。看著老爹和妻兒都平安歸來,劉邦對審食其這位忠心耿耿的“管家”充滿了感激。

呂后誰的話都不聽,唯獨聽這個人的話,卻被劉邦的小兒子一錘幹倒

一年後,劉邦打敗項羽,登基為帝,開始大封功臣,在呂雉的建議下,審食其被封為闢陽侯。就這樣,一個“管家”,沒立分毫戰功,搖身一變,直接位列公侯。

此時的審食其可謂是官運亨通、春風得意,一方面有劉邦的信任,另一方面又有呂后的撐腰,有了這雙重保障,一時間朝中無人敢惹,甚至於,許多人還排著隊地去巴結他。

公元前199年,趙王張敖的丞相貫高刺殺劉邦未遂被抓,張敖雖然沒有參與,但也受到牽連下了大獄,與此同時,他曾經獻給劉邦的的美人趙姬也連坐下獄。

彼時,趙姬已經懷有身孕,她告訴獄吏,自己已經懷了皇帝的龍種,獄吏不敢怠慢,便如實向上彙報了這個情況,可盛怒之下的劉邦,完全沒有理會這件事兒。

趙姬的弟弟趙兼知道審食其和呂后的關係不一般,便透過關係找到了審食其,希望他能在呂后面前幫著說說好話,讓呂后放了他姐姐。

然而,呂后因為嫉妒趙姬這個情敵不肯搭救,審食其頓時明白這件事不容易,或許他再想想其他辦法,多勸說幾次,呂后就會放了趙姬,但他沒有那樣做。

最後,趙姬生下孩子不久就自殺了,這個孩子是劉邦最小的兒子,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淮南王劉長。彼時,審食其怎麼也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多年後,竟會被這個孩子一錘結束生命,當然這又是後話了。

呂后誰的話都不聽,唯獨聽這個人的話,卻被劉邦的小兒子一錘幹倒

不僅趙兼“巴結”審食其,就連大將軍酈商也曾“巴結”他。

劉邦駕崩後,呂后擔心兒子劉盈掌控不了局面,便秘不發喪,還招來審食其商議此事,意圖大開殺戒,剷除功臣舊將,為兒子劉盈鋪平道路。

酈商得知這個訊息後,大為震驚,他知道呂后一旦這樣做了,必將危及大漢江山。可他明白自己說的話,呂后不會聽,還有可能牽連自身,便連忙上門求見審食其,跟審食其闡述了其中的利弊。

酈商對審食其說:“我聽說皇上已經駕崩4天了,呂后秘不發喪,欲剷除諸將。如果這樣的話,那天下就危險了。陳平、灌嬰領兵十萬守在滎陽,樊噲、周勃領兵二十萬在燕代之地,他們若聽聞皇帝已經駕崩,朝中大將皆被誅殺,一定會起兵打進關中。到時,大臣內叛,諸侯外反,我大漢天下就完了。”

審食其聞言,也覺得所言極是,便立刻入宮拜見呂后,向呂后說明其中利弊,幾經勸說下,呂后終於放棄了大開殺戒的念頭,緊接著,就昭告天下,為劉邦發喪。

之後,劉盈繼位,呂后臨朝稱制,審食其作為呂后的第一親信,也官拜左丞相,一時間權傾朝野。

但好景不長,呂后逝世後,呂氏家族也很快被一網打盡,審食其雖然因為陸賈、朱建之力而免遭清洗,但很快就被漢文帝劉恆廢除了。

然而,審食其雖然逃過了漢文帝的清洗,卻栽在了漢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劉長手上,劉長一直對當年審食其沒有救他母親趙姬的事而懷恨在心,無數次想殺了他為母報仇。

然後就到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劉長先用一把錘子敲打審食其,然後又令隨從將其殺死,聰明一世的審食其,就這樣稀裡糊塗的離世了。

可能審食其想到過一萬種死法,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這樣不明不白地死掉了。

明代鬼才馮夢龍評價審食其:闢陽侯謹慎,嘗為外庭解紛,故終呂后之

世無

患。以高帝之雄略,呂氏之咆哮,而食其能順事不忌,其亦有過人者矣。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