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不收留難民?並非心狠,歷史的教訓實在太過於沉重了

隨著老美退出了阿富汗,此時將近長達二十年的反恐戰爭暫時性告一段落了。這二十年之間,阿富汗滿目瘡痍,遍地難民,老美給阿富汗人民帶去的唯有災痛。

二十年時間,阿富汗人民整日活在了恐懼之中,如今雖然有一絲和平的希望,可是國內滿目瘡痍根本無法住人,也因此大量的難民往周邊國家湧去。

中國為何不收留難民?並非心狠,歷史的教訓實在太過於沉重了

面對這一情況,有些國家則站在了道德制高點指責我們: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我們有義務接收難民。

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這個孽是某些國家制造的,二十年之間給阿富汗帶去了傷痛,如今卻要毫不相干的我們去替他們擦屁股,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事實上,我們也已經看到了當時那些歐美國家接受難民之後的一些情況,當大量難民湧入歐洲之後,由於大部分難民文化水平都不高,因此根本找不到工作,在這情況下唯有鋌而走險,這給當地的治安帶來了一定的煩惱。

而除此以外之所以不接受難民也有歷史的原因,事實上中國歷史告訴我們“濫發太同情心實在沒有好下場”,因此必須慎之又慎:

文化不同無法融入一個團體

為什麼不接收難民呢?主要原因就在於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實在是太大,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很多次這樣的事件:

中國為何不收留難民?並非心狠,歷史的教訓實在太過於沉重了

當年東漢時期,漢朝聯合了南匈奴擊敗了北匈奴,自此之後為禍漢朝一百多年的匈奴之亂算是徹底平息了,由於南匈奴投靠了漢朝,自此之後匈奴也算是漢朝的一份子了吧。

漢朝也接受了南匈奴,把他們安置在冀州、幷州一帶,後來曹操將他們分為五部匈奴。

本來彼此之間相安無事,可是漸漸地矛盾點也出來了,漢朝和匈奴人的文化習俗不同,因此當時頻繁發生了摩擦,對漢朝人來說這些從北遷徙過來的匈奴人擠掉了他們的生存資源,對於匈奴人來說他們也無法融入漢朝社會。

這就像一個隨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一般,直到了西晉王朝,這個“定時炸彈”終於爆炸了。

中國為何不收留難民?並非心狠,歷史的教訓實在太過於沉重了

晉朝承接的是三國時期,這個時代天下經歷了一百年的大戰,漢朝人口急速下降,為了人口他們不得不將匈奴人也納入了徵兵範圍。

此時漢匈之間的比例已經差距不再那麼大了,同時西晉王朝剛剛經歷了“八王之亂”,軍事力量損失殆盡,西晉朝廷元氣大傷,這更激發了匈奴人的野心。

最終在公元305年,匈奴人劉淵在離石要塞起兵,一場席捲整個西晉的災難爆發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事件。

唐朝接收突厥人爆發了“安史之亂”

同樣的,歷史上有慘痛教訓的還有“安史之亂”,由於大唐的開邊政策讓大唐的領土一直急速擴張,同時對於外來民族,大唐也採取的是“一視同仁”的政策。

在大唐時期,的確有不少的異族名將,高仙芝、黑齒常之、哥舒翰等等,這些都並非大唐本土人,他們有的是高句麗人、有的是新羅人、有的則出身突厥。

由於唐玄宗晚年對手握四方的大唐名將王忠嗣已經產生了不滿,因此非常忌憚他的功勞,於是這個時候他就重用番將番兵來鞏固大唐邊塞。

中國為何不收留難民?並非心狠,歷史的教訓實在太過於沉重了

而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如此,這兩人之間讓大唐由盛轉衰。

當時突厥葉護阿布思及其同羅部脫離後後突厥汗國歸唐,而安祿山感覺到了

阿布思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因此直接用各種陰謀詭計剷除了

阿布思,這直接讓歸降的突厥人開始反叛,整個大唐正朝著萬劫不復走去。

大唐“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多方面因素構成的,可是這個也是爆發的原因之一,安祿山為了自己的地位幹掉了阿不思,直接讓突厥反叛,而安祿山自己養寇自重趁機奪取了大唐四鎮的軍政大權。

中國為何不收留難民?並非心狠,歷史的教訓實在太過於沉重了

所以這一些歷史事件就很說明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