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古代物流 VS 現代物流

趣談:古代物流 VS 現代物流

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商品的生產就有了

物流

,也就有了

儲存

的概念,隨之出現的就是儲存商品的建築物或者說是場所

——

倉庫。最熟悉的應該是古代的糧倉,無論是《東周列國志》中秦國佔有糧倉的政治舉措,還是《史記

·

貨殖列傳》中司馬遷對國內糧食的分佈介紹,都顯示出倉儲這項功能是幾千年前的先人們就已經重視的話題。

倉庫作為物流過程中的一個空間或者說是一塊麵積,是按計劃用來保管貨物的重要場所,並對其數量或價值進行登記,提供有關儲存物品的資訊以供管理決策所用的場所。

古代倉庫之應用

烏巢之戰

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至今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許莜獻計的烏巢之戰。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200

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烏巢之戰是官渡之戰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曹軍焚燬袁紹軍糧,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性因素。事件導致袁紹大軍無糧食而潰敗,曹操實力再為增強。

趣談:古代物流 VS 現代物流

古代倉庫之功能

從上面的列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早在中國古代,倉庫早已被大家所重視,我們的倉庫就應具備了儲存保管、調節需求、調節貨物運輸能力、流通配送與加工、以及生命週期支援等功能。或許你要說,調節需求的功能哪裡來?中國古代糧食的借調、戰爭資源的補給是在很多文獻中都有記載。是不是有點類似於我們的

dc

rdc

?或許你還要講流通加工配送功能怎麼解釋?玉門關外有一座城,大方盤城,也稱河倉城,距敦煌市

60

公里。此倉始建於漢代,直到魏晉一直是西部邊防的軍需倉庫。去過的朋友還能依稀看到中國古代的存糧方式,當然,這樣的存糧方式在現在的很多山區同樣存在,小編曾在貴州和四川的山區裡面都還見過這樣的存放方式,很多年前也曾在國家糧食儲備庫見過這樣的糧倉。糧食沒有經過包裝而進入糧倉,在運往戰場的時候透過一個出口用麻袋進行包裝。所以,中國古代很早就對倉庫的功能有了一個很好的總結和歸納。那在這裡,再為大家做一個總結。

1。

儲存和保管的功能倉庫具有一定的空間、用於儲存物品,並根據儲存物品的特性配置相應的裝置,以保持儲存物品的完好性。比如:危化品,有的有溫度溼度的要求,因此就要有空調、恆溫等裝置。在倉庫作業的時候,還要防止搬運和堆放時碰壞、壓壞物品。從而要求搬運機具和操作方法都不斷改進和完善,使倉庫真正起到儲存和保管的作用。

2。

調節供需的功能創造物資的時間效用是物流的兩大基本職能之一,物流的這一職能是由物流系統中的倉庫來完成的。現代化大生產的形式多種多樣,從生產和消費的聯絡性來看,每種產品都有不同的特點,有些產品的消費是均衡的,有的是不均衡的。還有的生產不均衡而消費均衡,因此,要使得生產和消費協調起來,就需要倉庫這個

蓄水池

來進行調節。

3。

調節貨物運輸能力不同的運輸工具的運輸能力不一樣,古代我們用運河、馬車等進行多式聯運。內河船舶的運力在幾百到幾千噸不等。而馬車的運力只有幾噸。他們之間的運輸銜接是很困難的,這種運輸能力的差異,就需要倉庫進行調節和銜接。

趣談:古代物流 VS 現代物流

4。

流通配送加工的功能現代倉庫的功能已處在由保管型向流通型轉變的過程之中,即倉庫由儲存、保管貨物的中心向流通、銷售的中心轉變。倉庫不僅要由儲存、保管貨物的裝置,還要增加分揀、配套、包裝、流通加工和資訊處理等設定。這樣,即擴大了倉庫的經營範圍,提高了物資的綜合利用率,又方便了消費,提高了服務質量。流通加工是在物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流動過程中,為促進銷售、維護產品質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對物品進行加工,使其發生物理、化學的變化。作為物流重要的利潤源,流通加工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

5。

資訊傳遞功能伴隨著以上功能的改變,導致了倉庫對資訊傳遞的需求。在處理倉儲活動有關的各項事務時,需要依靠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透過資料交換

(EDI)

和條形碼等等技術來提高倉儲物品資訊的傳輸速度,及時而又準確地瞭解倉儲資訊,如倉庫利用水平、進行出庫的頻率、倉庫的運輸情況、顧客的需求以及倉庫人員的配置等。

6。

產品生命週期支援功能根據美國物流管理協會

2002

1

月釋出的物流定義:在供應鏈運作中,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的,對貨物、服務和相關資訊在產出地和銷售地之間實現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逆向的流動與儲存所進行的計劃執行和控制過程。可見現代物流包括了產品從

的整個生產、流通和服務過程。因此,倉儲系統應對產品生命週期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