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九年七月,明軍迎擊三萬餘蒙古軍,斬獲的首級僅十七顆

在明蒙戰史中,經常可以看到一個非常熟悉的名字“小王子”,這位仁兄活躍的時間主要在成化,弘治及正德年間,實際上一直到嘉靖二十五年,這個“小王子”一直都有活動記錄。從成化年間到嘉靖中期,這個時間跨度有40到50年的時間,所以說明朝人口中這個所謂的小王子也就不可能單指一個人,當然,一般來說這個“小王子”指的是達延汗。達延汗,名孛兒只斤·巴圖孟克,1473年繼位,1516年去世,是,明代蒙古韃靼部的首領,同時蒙古帝國的第32位大汗,其在位期間多次領軍入侵明朝邊境。

成化十九年七月,明軍迎擊三萬餘蒙古軍,斬獲的首級僅十七顆

蒙古騎兵。

在成化十九年(1483年)的七月十一日,“小王子”率軍三萬人入侵“

東西連營五十餘里

”聲勢浩大,逼近大同。注意此處,按年齡推算的,此時的達延汗也不過就是個十歲左右的少年,所以說此次入侵應該並不是他親自指揮的。十三日,數萬蒙古騎兵逼近宣府,明軍與之鏖戰,勝負未決,逼近大同的蒙古軍開始深入內地。大同總兵官許寧分兵御之,左參將劉寧、遊擊將軍董升率兵先行,許寧點起4000兵馬,分成三哨前進。

成化十九年七月,明軍迎擊三萬餘蒙古軍,斬獲的首級僅十七顆

畫得有些抽象的明朝士兵。

前鋒明軍在毛家皂遭遇蒙古軍,前鋒都指揮張鉞、楊彪已經於灰河與蒙古騎兵展開了激戰,許寧遣都指揮劉江、王榮、李文泰等人支援,太陽落山,明軍入夏米莊、竇家坊村,蒙古人四面圍攻。許寧藉此機會先 截斷了蒙古人的退路,同時又在西北方

“揚兵”

,煙塵大起,已經是強弩之末的蒙古軍見此,以為明軍主力合圍而來,頓時驚恐不已。明軍藉機

“復鼓勇向之

”,蒙古軍大敗,絕大多數搶到手的東西被扔掉了,明軍僅奪回的牲畜就有牲畜一萬六千六百多,潰退的蒙古軍又遭到參將莊鑑和少監陸誾的攔擊,被趕出了明朝的邊境,在江家屯的300多蒙古騎兵也被打敗。

成化十九年七月,明軍迎擊三萬餘蒙古軍,斬獲的首級僅十七顆

明軍。

成化十九年七月,明軍迎擊三萬餘蒙古軍,斬獲的首級僅十七顆

明軍鐵頭盔。

此次明軍激戰兩天一晝夜,斬首17級,活捉1人,繳獲戰馬54匹,繳獲的衣甲弓箭等共計970多件,說實話,這些繳獲相比於從前介紹的幾戰確實有點少了,畢竟此次蒙古人出動了三萬人,而從以上繳獲可以推出,蒙古人能確定的死亡人數也就在1000人上下(當然,這只是根據繳獲推出的能確定的死亡人數,蒙古人實際的損失根本無法估計),相比於三萬人的入侵人數而言,不算太高。

成化十九年七月,明軍迎擊三萬餘蒙古軍,斬獲的首級僅十七顆

明軍騎兵。

這點和蒙古人自身習俗是分不開的。《北虜風俗》中記載“

也有被創者,危在呼吸間,眾必捐軀以援之:援一臺吉,臺吉敬若父母,歸盡以所愛衣甲良馬與之;援一散夷,則散夷敬若父母,歸盡分其資財,並世世德其人而不忍忘矣。然此援人者惟欲稱雄於虜中,為名高而不 為厚利也”

再加上明軍移動的速度相對於蒙古人來說是比較慢的,割不到多少首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時,用來計算軍功的首級標準是非常高的,能夠正式上報的敵軍首級就更少了。

成化十九年七月,明軍迎擊三萬餘蒙古軍,斬獲的首級僅十七顆

明蒙騎兵交戰。

此戰對於明軍損失的記錄是非常精確的,總共戰死586人,受傷1101人,被射死的戰馬有1070匹,與蒙古人的損失相當。但畢竟蒙古人被打退了,被搶走的牲畜也都被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