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讀史知今,廣西各地歷史解說,少為人知的地方誌歷史,歡迎關注!

道級行政區管理制度,是古代實行的一種行政管理制度,這個制度類可以說是“郡縣制”中的一級行政劃分,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又有所區別。

這一級行政制度,從官級制度來說,“道官”,更是處於一個不好言說的地位。講起來都是故事,也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的。真要嚴格區分,非要說清道級行政,那有兩個詞大概可以解釋清楚,那就是民政與軍政了。

本文只以區域行政區劃(民政)角度說這個道級行政區域制度。

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單從行政區域管理制度的歷史發展來說,一般都只熟知古代“郡縣制”的歷史演變,從秦始皇的郡縣,到後來的府州縣,再到現在的省市縣,一般中間很少有專門提到“道”這一級行級。

道,這個行政區劃概念,其實最早出現在秦代,和縣同級,同義不同稱呼,在特定的區域內使用,如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到隋唐時,道這一級行政概念就慢慢發生變化了,區域由州縣二級變為道州縣三級,如開元時天下分為十五道,這實際上就是當時的行政區域劃分。道,就有點像現在的省級行政的意思了。

不過在唐後期,道級行政又慢慢成為了節度的轄區,成為了地方節度使的地盤,節度使成為軍政大員,最後也就要了唐王朝的命了。

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唐代的道

從後來的歷史發展看,這唐代前期也是道級行政的最高光時刻了,因為到了宋時,“路級行政”代替了“道級行政”,也是義同字不同,這時候開始,道級行政的地位慢慢下降了,並且在宋以後,道級的定義也就慢慢開始亂了,不好理解了。

總的來說,“道”作為行政區劃的定義開始不明顯了,慢慢偏向

軍務,政務行政劃分

了,官職的意思增強了。如在看明清時期的影視劇的時候,劇中“某某道臺”的說法出現頻率就比較高了,這時候,這個“道”即是官職為主了,這算是

軍務,政務行政劃分

了。類似於漢代的刺史,後來的觀察史,行政督察專員。

到了明清時期,“道”也就成為了省之下的軍區通稱,但是,清代的道,在一定程度上,又與區域行政的省,府,縣混在一起,說法就多了,有理解為省,道,府州,縣四級的,也有理解為道與省府州縣是兩個不同的建制。

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清中後期廣西三道

以廣西為例,一般閱讀,瞭解清代廣西的行政區域劃分,地方沿革,都知道,廣西分省(布政司),府州,縣三級,即分為十一府二州二廳(清末):

桂林府,柳州府,慶遠府,平樂府,梧州府,潯州府,南寧府,太平府,思明府,思恩府,鎮安府

歸順直隸州,鬱林直隸州,上思直隸廳

百色直隸廳。

從行政管理制度來說,布政司有巡撫(省長),府州有知府知州,縣有縣令,這已經是一個比較完善的體制了,這當中都沒有提及“道”,似乎也沒有“道”什麼事了。

實際上,在這個區域劃分上,還有一個“道”的道級行政區劃分。在道制中,清代(到1875年)廣西分三道,即

左江道,右江道,桂平梧鬱道

,(注:

桂平梧鬱道

在1887年改

桂平梧道

,到光緒中後期時增設

太平思順道

,成為四道)。清代時的“道”的區域劃分和唐代時的道的區域劃分在意義上就有所區別了。

清代的道,沒有地盤的概念,而是在省,府州之間設定的0。5級官制。沒有對地方的實際管轄權,只有區域相應的軍務,政務管理權,也算是地方軍政政長官。道官細分起來說法就多了,分巡道,分守道,糧道,河道,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很多講法。

總之,道以軍務,政務劃分為主,和地方行政(民政)的府州縣劃分是有區別的,通俗簡單的理解,那就是兩個系統的事情。

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清末廣西四道

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也就進行了行政改革,在“道”級行政上,也沿用了清代的“軍政”定義,全國分為70多個道,其中,廣西的清代四道改為六道,即1913年2月,全省置邕南道、鬱江道、灕江道、柳江道、田南道、鎮南道,並在4月5日,任命觀察使(地方軍政長官)。

1914年5月,根據《道官制》,又改置為南寧道、蒼梧道、桂林道、柳江道、田南道、鎮南道。這民國時期的“道”,在他本身制度中,也是分等級的,是按其轄區廣狹、事務繁簡、財賦多寡,大體可分為六類三等,即:繁要缺、邊要缺、繁缺、邊缺、要缺、簡缺六類。

但是,這個民國時期的“道制”,在廣西實行時間並不長,到1925年8月,廣州國民政府掌管廣西省,根據軍政合一的原則,廢除道級行政區,到1927年正式廢道制,改而實行民團區制。

這個道制行政基本就退出歷史舞臺了。

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民國廣西六道

從1913年置道,到1914年廢道,直到1927年完全實行民團區制,這民國廣西六道有什麼變化呢?

一,南寧道(繁要缺,一等)

1913年2月置

邕南道

,觀察使駐武鳴縣(道治今武鳴鎮),轄南寧(後改名邕寧)、新寧(後改名扶南)、隆安、永淳、橫縣、武鳴、武緣(後併入武鳴)、賓陽、上林、那馬、上思十一縣,及土忠州、歸德土州、果化土州、定羅土司、都陽土司、安定土司、古零土司、興隆土司、舊城土司、白山土司、遷隆峒土司。

1914年5月改名

南寧道

。道治駐邕寧縣(今南寧市城區)。1915年8月,增領都安、隆山、果德三縣。1916年9月增領綏淥縣。

二,蒼梧道(要缺,二等)

1913年4月置

鬱江道

,觀察使駐蒼梧縣(道治今梧州市城區)。

1914年5月改名

蒼梧道

。轄蒼梧、藤縣、容縣、岑溪、懷集、桂平、平南、貴縣、武宣、鬱林、博白、北流、陸川、興業、信都十五縣。

三,桂林道(要缺,二等)

1913年4月置

灕江道

,觀察使駐桂林縣(今桂林市城區)。

1914年5月改名

桂林道

。轄桂林、興安、靈川、陽朔、永寧(後改名古化)、永福、義寧、全縣、灌陽、龍勝、中渡、平樂、恭城、富川、賀縣、荔浦、修仁、昭平、永安(後改名蒙山)十九縣。1916年10月增領鐘山縣。1924年增領榴江、西延二縣。

四,柳江道(簡缺,三等)

1913年4月置。駐馬平縣(今柳州市城區)。轄馬平、雒容、融縣、羅城、柳城、懷遠(後改名三江)、來賓、象縣、宜山、天河、思恩、河池、安化(後改名宜北)、遷江十四縣,及南丹土州、永順土州、永定土司。1918年增領南丹縣。

五,田南道(簡缺,三等)

1913年4月置,駐百色縣(今百色市)。轄百色、恩隆、恩陽、凌雲、西林、西隆、天保、奉議、東蘭九縣,及都康土州、上映土州、向武土州、那池土州、鳳山土州、上林土縣、下旺土司。1917年增領向都縣。

六,鎮南道(邊缺,三等)

1913年4月置,駐龍州縣(今龍州縣)。轄龍州、憑祥、崇善、養利、左縣、永康(後改名同正)、寧明、明江、靖西、鎮邊十縣,及上凍土州、下凍土州、萬承土州、茗盈土州、龍英土州、太平土州、安平土州、佶倫土州、結安土州、都結土州、鎮遠土州、思陵土州、下石西土州、土江州、土思州、下雷土州、羅陽土縣、羅白土縣、上龍土司、金龍峒土司。1916年增領龍茗、鎮結、思樂三縣。

廣西曆史:清末民初廣西省、縣之間的道級行政區劃範圍歷史

作為省和縣之間的一級行政,道制結束後,慢慢的,就延伸發展成後來的民團區制,行政監督區,行政督察區,再到後來的專署,地區,再到現在的地級市,這是一個比較複雜,有共同又有不同意義的歷史發展過程。

這些民團區,監督區,督查區,專署,地區又有什麼樣的劃分故事,也就後面再單獨介紹了。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