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唯一反抗司馬懿的親王,最終是什麼下場?

《贈白馬王彪》是漢末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創作的一首抒情長詩。這首詩作於黃初四年,寫曹植與白馬王曹彪在回封地的途中被迫分離時的複雜心情,感情非常沉痛悽婉。全詩分七章,其一寫離洛陽,渡洛水,抒眷戀之情;其二抒寫路途艱難的蒼涼之情;其三寫兄弟被迫分別,怒斥小人離間;其四寫初秋原野的蕭條,抒發悽清孤寂之情;其五悲悼任城王曹彰,慨嘆人生命短暫,抒發悼念之情;其六強自寬解,以豪言壯語和白馬王曹彪互相慰勉;其七申訴苦辛之懷,抒發和白馬王的離別之情。

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唯一反抗司馬懿的親王,最終是什麼下場?

在三國時期,作為曹魏的親王,曹植的日子並不好過,甚至可以說是鬱鬱而終。不過,對於他的兄弟曹彪來說,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甚至可以說是更加淒涼。曹彪(195年—251年),字朱虎,三國時期曹魏親王,魏武帝曹操之子。在曹魏後期,曹彪作為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反而要比曹叡長壽,也即在曹叡去世後,曹彪依然在世,並經歷了高平陵之變。那麼,問題來了,高平陵之變爆發後,曹彪是如何應對的,最終又是什麼結局呢?

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唯一反抗司馬懿的親王,最終是什麼下場?

首先,曹彪是曹操之子,他和曹丕、曹植、曹昂、曹衝、曹彰等人,是同父異母的關係。同時,曹彪還有兩位同父同母的兄弟,分別是曹上、曹勤,不過這兩人在史料中都沒有留下什麼記載。曹彪於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壽春侯。黃初二年(221年)晉升爵位,遷移封地,為汝陽公。所以,在筆者看來,曹彪的年齡應該要小於曹丕、曹植。黃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在位時,曹彪被封為弋陽王。當年遷移封地,為吳王。黃初五年(224年),改封為壽春縣。對於魏文帝曹丕來說,對宗室親王嚴加防範。為了避免這些親王形成一定的勢力,曹丕經常遷移他們的封地。

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唯一反抗司馬懿的親王,最終是什麼下場?

和曹彪一樣,曹植的封地,同樣被多次遷移。黃初七年(226年),曹彪遷移封地為白馬。太和五年(231年)冬天,曹彪到洛陽朝見魏明帝曹叡。從輩分上來看,曹彪是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太和六年(232年),曹彪改封為楚王。當初,曹彪前來朝見時違反了禁令,青龍元年(233年),被主管官員上奏批評,曹叡下詔削減了他三個縣、一千五百戶的封地。雖然是魏明帝曹叡的叔叔,但是,曹叡對於這位叔叔沒有心慈手軟,而是嚴加懲罰。

青龍二年(234年),遇到大赦,曹彪得以恢復了削減的三個縣的封地。景初三年(239年),在魏明帝曹叡去世後,曹芳即位。這位新皇帝即位之後,楚王曹彪增加了封邑五百戶,連同以前的共有三千戶。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都城洛陽。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徵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桓範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徵調天下兵馬勤王。曹爽果然疑惑,不從其計。

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唯一反抗司馬懿的親王,最終是什麼下場?

不久之後,曹爽放棄抵抗。於是,曹爽請免職,隨曹芳回京。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馬懿派兵包圍。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由此,對於司馬懿來說,成功篡奪了曹魏大權。而這,自然不符合曹彪等曹魏宗室的利益。不過,在關鍵時刻,曹魏的大部分宗室力量都沒有站出來。特別是在曹爽及其黨羽被誅殺之後,很多曹魏親王選擇了明哲保身。當然,對於楚王曹彪來說,則勇敢站出來反抗司馬懿。

嘉平元年(249年),兗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謀劃迎立曹彪,在許昌建都。九月,令狐愚遣親信張式以監察親王為名赴曹彪家拜訪,對曹彪說:“令狐使君向大王致意,天下的事未可知,願大王珍重!”開始了他們另立新君的第一步。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這一計劃能夠成功的話,無疑會給司馬懿帶來重創,也即會削弱曹芳的地位,從而聚集更多反抗司馬懿的將領。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淩見東吳在塗水有行動,於是上書請朝廷准許討伐東吳,打算乘此而起兵反抗司馬懿,此為王淩之叛。

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唯一反抗司馬懿的親王,最終是什麼下場?

但是,司馬懿先發制人,率軍討伐王淩。王淩自知不敵,司馬懿又在發軍時先赦免他的罪,於是投降,司馬懿納降。一定程度上,這不僅體現出王淩能力上的不足,更顯示出他沒有和司馬懿殊死搏鬥的決心。並且,司馬懿自然不會放過王淩等人。後來王淩自知他不久一定會被誅殺,於是在被押解到洛陽的途中自殺。王淩、令狐愚等人被誅滅三族。而就參與這場反叛的楚王曹彪,顯然也不會獨善其身。不久之後,魏帝曹芳派遣太傅司馬懿和侍御史去到曹彪的封地考察驗證,把各個有牽連的人逮捕治罪。

最後,在司馬懿大動干戈的背景下,廷尉請求徵召曹彪治罪,於是依照漢朝懲治燕王劉旦的舊例,派人兼任廷尉大鴻臚持節符賜給曹彪用璽印封記的詔書嚴厲譴責他,讓他自謀出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司馬懿沒有明確要求處死楚王曹彪。不過,曹彪顯然明白司馬懿不會善罷甘休,也即等到自己離開封地後,自然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於是,曹彪選擇自殺,以此獲得自己家人不受牽連。在曹彪自盡後,他的妻子和幾個兒子都被罷免為平民(不過總算保住了性命),遷移到平原郡。曹彪手下的官員以及監國謁者,因為犯了知情而不加以輔正教導的大義,都被司馬懿派人誅殺。

魏明帝曹叡的叔叔,唯一反抗司馬懿的親王,最終是什麼下場?

正元元年(254年),曹芳下詔書說:“已故楚王曹彪,背叛國家,依附奸人,自己身死,後代被廢為平民,雖然是咎由自取,還是哀憫憐惜他。國君具有容忍包容的器量,是親近自己的親人的方法,特封曹彪的世子曹嘉為常山真定王。”而這,很可能是司馬師為了籠絡人心,所採取的手段。也即在逐漸掌握大權之後,司馬師、司馬昭都沒有對曹魏宗室力量趕盡殺絕,而是適當的籠絡和利用,這成為司馬氏能夠順利取代曹魏,建立西晉王朝的重要原因。總的來說,在高平陵之變後,整個曹魏的大權就被司馬懿家族篡奪了,而就楚王曹彪等人的反抗,終究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