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包容的,不要常常以漢族自居!

在我國本土過去不僅在內蒙古有一望無際的草原,而且在內蒙古的南側也都曾是遼闊的草原地帶。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陝西省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等地,農耕地和遊牧用的草原縱橫交錯,可農可牧的土地曾大量存在。而且,在這一片包括內蒙古草原在內的遊牧地帶,曾經先後湧現過許多遊牧民集團,匈奴、羯、鮮卑、氐、羌、稽胡、突厥、沙陀、党項、吐谷渾、奚、契丹等遊牧民族,他們馳騁縱橫,活躍於這一區域。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包容的,不要常常以漢族自居!

中國遊牧民族史

從秦漢與匈奴對抗的時代開始,經過五胡十六國,再到北魏、隋唐、五代,進而到遼、金、元三朝,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以草原為根據地的遊牧民族絕不只是客人,他們是與身為農耕民族的漢族同樣的。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包容的,不要常常以漢族自居!

秦漢時期盛極一時的匈奴

五胡十六國時代之前,西晉文臣江統曾說,在關中(以長安為中心的渭水流域)百餘萬人口之中,半數為戎狄。江統此言並不誇張。東漢末年的戰亂導致漢族人口急劇減少,五胡乘虛而入。經過三國、西晉之後,中國北部湧現了許多由五胡建立的政權,最終由鮮卑族的北魏統一了北部中國。由北魏分裂出來的東魏和西魏、承襲東魏和西魏的北齊和北周,以及不光取代了北朝,而且把江南也納入手中從而再度統一全中國的隋、唐,這些王朝無一例外都是由鮮卑裔拓跋部出身的人建立起來的,因此可將這些王朝統稱為“鮮卑裔諸王朝”或“拓跋國家”。鮮卑族原來生活在大興安嶺周邊的草原森林地帶,後來逐漸南下,在內蒙古草原地帶發展壯大起來。隨後整個集團繼續南下,將農業和遊牧的交匯地區變成了自己的根據地,從而控制了北部中國,並最終發展成再度統一中國的大帝國。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包容的,不要常常以漢族自居!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

近十來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意識到,相對於內蒙古草原地帶而言,位於其南側的這種半農半牧地帶的重要性更值得注意。從那些認為漢民族都是農耕民或者都市民、漢民族就是中華民族(國人)的論者的立場來看,他們將這一地帶稱之為“長城地帶”是包括了“邊境”的含義在內的。而在我看來,鑑於漢民族的半數來自遊牧民,這一地帶不僅不是什麼“邊境”,確切地說應該是遊牧民與農耕民交匯的“接點”,是孕育和產生中國史能量及活力的中心地帶。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包容的,不要常常以漢族自居!

北魏帝國

從河北、山西北部的“燕雲十六州”延伸到陝西、寧夏、甘肅的六盤山、賀蘭山、祁連山一帶,這一遼闊的農牧接壤地帶對中國的歷代王朝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當王朝能順利地控制這一區域時,就會呈現出像唐朝前半期那樣的大繁榮局面。然而如果局勢一變,同一地區卻又會成為培養和支撐像安史之亂那種動亂勢力的搖籃,該王朝也會變成如五代沙陀諸王朝(突厥系統)、遼(蒙古系統)以及西夏(党項系統)那樣的所謂“征服王朝”出現的舞臺。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包容的,不要常常以漢族自居!

北宋燕雲十六州

倘若單就可以畜牧的小規模草原而言,在河北省南部、山東省和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陝西省南部等地也散見一些小規模草原。黃土地帶乃是中國北部農業的基礎。專門研究黃土地帶的原宗子批判說,中國的農本主義實際上要依賴畜牧業,然而在理念上卻又盡力排斥貶低畜牧業,中國北部的畜牧業不僅不劣於農業,而且可以說是十分盈利的產業。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包容的,不要常常以漢族自居!

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

與在農耕都市民和遊牧民對抗相爭之中發展的中國史相呼應,“萬里長城”將這一農牧接壤地帶或往北推或往南移,在歷史上來回不斷變動。當農耕都市民與遊牧民一體化時,萬里長城就變為了無用之物。就其典型時代而言,首先是唐朝,其次是元朝和清朝。行文至此,附言之,萬里長城不僅是阻擋遊牧民入侵的屏障,也起著阻止在農耕中國不得志的讀書人、軍人以及為賦役所苦的貧苦農民北逃的作用。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包容的,不要常常以漢族自居!

萬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