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懸案:《荷馬史詩》的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有待考究

大約在公元前9世紀至前8世紀左右,古希臘產生了一部史詩鉅著——《荷馬史詩》,直到今天,人們翻開這部史詩,還是會立刻沉浸到其強大魅力的藝術世界裡。的確,這部史詩影響了世界上一批又一批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始,幾乎沒有一個文學愛好者不從中獲益。

但是這麼一部文學鉅著,人們對它的作者卻知因為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以後,希臘的歷史學家、批評家才著手研究、調查有關作者的資料,而《荷馬史詩》對於那時的希臘人,無異近代人眼中的史前神話。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所瞭解的《荷馬史詩),還不如今天讀者所瞭解的莎士比亞戲劇詳細。

文學懸案:《荷馬史詩》的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有待考究

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是:莎士比亞生活在印刷術盛行的時代,與他同時代的人都能看到他的劇本;而在當時的希臘,即使是些受過教育的人,也很難有機會見到《荷馬史詩》的手稿本,只是以某種形式在心中記憶他的詩而已,至於具體採用什麼記憶方式,我們今天不得而知。或許在公元前6世紀,由文學家、哲學家柏拉圖整理了荷馬的詩文,且以一定形式記載下來。

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誰,卻沒有任何的資料以供參考。一般認為,《荷馬史詩》的作者是盲詩人荷馬( Homeros,在愛奧尼亞土語裡就是盲人”的意思)。但是對於這位盲詩人的出生地,卻有眾多說法。因為《荷馬史詩世界上的巨大影響,一個城邦如果被看做是荷馬的故鄉便有著莫大的榮耀月此密而納、科絡豐、皮羅斯、西俄斯、雅典、阿爾格斯等眾多城邦爭先恐後地宣稱是荷馬的故鄉,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地方以自己培育了一個“偉大的詩人荷馬”而感到自事實上,在古希臘,雖然人不知道馬個人的具體資料,但是並不否認盲詩人福馬的存在,他們承認荷馬就是《荷馬史詩》的作者。

文學懸案:《荷馬史詩》的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有待考究

柏拉圖曾在《理想國》中指出,時人們尊敬荷馬,認為他“教育了希臘人民”。直到18世紀以前,這種看法在歐洲一佔主流到了1725年,義大利史學家維柯在《新科不學》一書中的《發現真正的荷馬》裡,對這種傳統的觀點率先發難。他認為荷馬這個人根本就不存在,因此爭論荷馬的鄉就顯得毫無意義甚至可笑。他的理由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之間的間隔達百之久,怎麼可能會是同一作家所為呢?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荷馬史詩》像大多數民學作品一樣,是古希臘人民共同創造的,荷馬也不過是希臘各民族民間神話故事的總1795年,德國學者沃爾夫《荷馬史詩》研究一書裡作出更詳盡的論證,指荷馬史詩》從公元前10世紀開始形成,經過長時間的口頭流傳,其間又經過不斷修改,直到公元前6世紀才用文字記錄下來他的理由是兩部史詩都可以分為若干獨立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曾作為獨立的篇章被歌手演唱,經過反反覆覆的修改才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文學懸案:《荷馬史詩》的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有待考究

因此他認為《荷馬史詩》1眾多民間詩歌彙編而成的然而以德國學者尼奇為代表的一部分人,卻反對於這種“彙編”而成的說法,他們認為歷史上確實存在荷馬這個人,因為柏拉圖等人明確提到過此人;另外《荷馬史詩具有統一的藝術結構,至於其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尼奇作了這樣的解釋,一部如此宏偉的鉅著,出現一些前後不相一致的地方,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尼奇論斷說,那些認為《荷馬史詩》是眾多人合寫而成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也是荒誕的。

文學懸案:《荷馬史詩》的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有待考究

還有一種折中的看法,認為《荷馬史詩》剛開始是一部短詩,可能由盲詩人荷馬創作,但是隨著不斷地流傳,其他一些詩人對它進行了再創作,不斷充實它的內容,就成了今天這樣的長詩。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伊利亞特李》是以阿喀西所的漂流為中心,兩者都有一個核心部分,這個核心部分很可能就是荷馬所創作的短篇的原型,而其他部分則是後來新增上去的。

文學懸案:《荷馬史詩》的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有待考究

正因為如此,史詩才一方面具有統一的風德賽是面也有著諸多前後矛20世紀美國學者帕裡從語言學的角度,又提出了新的見解。他在研究中發現《荷的地方馬史詩》中有大量程式化的語句,數量高達2。5萬個,幾乎佔全詩的1/5,這些程式化的語句是早期詩歌中詩樂結合的常見現象,但如此眾多,絕對不可能由一個詩人獨創,定是經過世代民間歌手不斷加工而成的。荷馬,究竟是一個詩人的名字,還是群詩人的名字,今天仍沒有定論,但其留下世共的史詩卻與世共存。